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認識東亞經濟模式

認識東亞經濟模式

認識東亞經濟模式,從哪裡開始說起呢?

從當年日本的戰略決策開始說起吧,我們提一下日本早期的政治,那就是薩摩藩和長州藩。長州藩為攘夷派,多出維新仁人志士。薩摩藩為將軍派,主張公武合體(尊天皇以幕府推行維新)。但隨著孝明天皇死亡,睦仁天皇上位,兩者都成為倒幕派。長州藩掌陸軍,薩摩藩掌海軍,維新後日本開始了藩閥政治。全世界的陸海軍都是不和的,因為國家的資源就那麼多,你多吃一口,我就要忍飢挨餓。

在二戰期間,日本預判世界戰爭將要到了,為此日本要佔領絕對的主動權,這個主動權就是中國東北。對於日本而言,入侵中國東北的目的是日本打算以此為基地,發動對美國,或者蘇聯的戰爭。黨內無黨,帝王思想。在日本內部分為兩個部分,陸軍主張進攻蘇聯,海軍主張在東南亞進行擴張。按照日本參謀本部的思想,或者說按照石原莞爾的思想,日本陸軍應該是集中兵力進攻蘇聯。但陸軍內部也有很多攪屎棍,他們認為打蘇聯那個難度太大,打中華民國那個手到擒來。於是陸軍又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對蘇聯用兵,一派主張對中國用兵。假如日本在二戰中對蘇聯用兵,那今天我們的戰後格局不是這個樣子。

在戰後,東亞實際被美國和蘇聯控制,美國人一貫奉行先歐後亞,日本和歐洲都在餓死人,美國在歐洲有馬歇爾計劃,在亞洲他坐視黃種人餓死。事實上朝鮮戰爭他對東北亞格局、亞洲格局、世界格局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塑造。假如沒有朝鮮戰爭,東亞中的韓國、日本、中國、朝鮮現在還在餓死人。

還是村長討論問題的習慣,預設前提,我們假設美國人不是傻叉。

今天中國和日本、韓國的親華派一直在作出嘗試,嘗試構建一個東亞或東北亞的自貿區,但每一次關鍵時刻都被美國打斷。今天,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的經濟崛起,事實上是吸中國血實現的。這一戰略的起源是里根,他想向中國展示所謂的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性,然後中國就學蘇聯一樣消失了。他打越戰,他又打不過中國,或者說耗不過中國,所以他就想用那種成本更低的廉價關懷來推翻中國制度。然後美國會控制中國經濟,然後不斷的向中國轉移美國的次貸,最終以中國經濟崩潰完成美國十字軍遠征東亞文明的終極目標。

物質守恆,美國人民要過的更好,歐洲、亞洲、非洲、拉美的經濟就要崩潰。那麼問題來了,問題是中國經濟崩潰以後呢?伴隨著中國的隕落,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經濟迅速崩潰。東亞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硬幣的兩個面,他們是互相依存的矛盾關係,當一個要素不存在的時候,另外一個要素也不會存在。還是剛才預設的那個前提,美國人不是傻叉,他不會平白無故的給你提供技術。當年的天主教紅衣主教黎塞留聯合新教徒進攻天主教國家神聖羅馬,聯合伊斯蘭教國家奧斯曼土耳其入侵天主教神聖羅馬,對於國家而言,沒有意識形態的差別,只有國家利益,只有金幣掉進募捐箱才是國家追求的唯一真理。

解釋東亞經濟模式這一問題,就要你理解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的貿易盈餘從哪裡來?答:中國。美國要的是所謂的展現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性性,但美國還不願在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大量投錢,所以需要美國投入其他的物質財富,比如說東亞需要的技術、資源、市場,技術美國可以提供,資源可以亞非拉提供,問題的關鍵是市場。所以美國向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提供一些二手的技術,然後通過巴黎統籌委員會(後面的瓦森納協定)嚴密封鎖中國,形成一個技術的內外壓差,中國在2016年,僅晶元的智商稅,中國就付出了1.3萬億人民幣。

更形象的說法就是,全球最大的計算機生產廠商聯想集團,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只有1.49%。而美國英特爾的凈利率高達15.70%,而且是相對壟斷的行業。手機晶元生產廠商高通2016年凈利潤57.05億美元,凈利率24.21%。而全球智能手機市場2016年全年利潤,蘋果一家佔到了九成,然後再扣除三星和日資企業,中國手機廠商事實上就是為高通免費打工而已。

從三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從中國的角度講,美國當然要形成一種文化的張力,他不願叫中國退回到78年以前輸出革命的狀態。從東亞的角度講,美國要維護東亞的政治生態平衡,美國不願投入大量的資源,但他又不願東北亞、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局面失控,所以他需要建構一個穩定的亞洲秩序,而這個以中美聯合公告為基礎的亞洲秩序已經平穩運行了四十多年。從全世界來看,東亞經濟秩序是美國排在門羅宣言、大西洋湖地緣政治戰略之後的地緣政治安全戰略,有了東亞安全秩序,尤其是經濟資源,他就隨時可以調配其資源用於打壓其他地區的挑戰者。這就是羅馬人從迦太基那裡學習的海權理論,自由航行的主動權就是第三羅馬帝國統治世界的方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行道 的精彩文章:

村長讀明史
國家有機體理論

TAG:易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