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內閣首輔和古代丞相之間就差了一個太監!

明朝內閣首輔和古代丞相之間就差了一個太監!

一提到明朝的內閣首輔,大夥的第一反映恐怕就是,內閣宰相。實際上,內閣首輔雖然地位和職權和宰相很相似,但是它們卻有一個最大的差距,就是其中差了一個太監。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就先從內閣的發展演變說起。

張居正

其實內閣的產生還要歸於朱元璋的廢除丞相,丞相胡惟庸造反之後,朱元璋為了防止大權旁落,於是就廢除了近千年來的丞相制度。可是廢除之後,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務都由他一個人處理,他感到很匹配,於是設置了四輔官,後又設置了殿閣大學士幫助處理政務,這些人官職很低,這就是內閣的雛形。

明成祖即位後,特派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稱為內閣。內閣制度至此建立。過去,宰相擁有決策權、議政權和行政權,明成祖成立內閣以後,把原來宰相擁有的決策權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議政權分給內閣,行政權分給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後來隨著明朝社會的發展,內閣大臣的權力也日益增大,慢慢的開始由六部的長官擔任內閣的成員,內閣成員的官階自此上升。到了嘉靖和萬曆朝,內閣首輔權力更是達到了頂峰,雖無丞相之名,但已有丞相之實。但是真正研究起來它的運作方式,有差了這一點。

馮保

這一點就是一個太監。雖然內閣職掌天下所有的大事,事事過問,但是也僅限於對事情的票擬,所謂的票擬就是內閣成員將地方呈上來的事務看完之後,討論出來結果,將意見上報給皇帝,最後由皇帝決定。隨著皇帝的怠政,這個權力慢慢的轉移到了皇帝最親近的太監——司禮監手中,太監負責對內閣的票擬結果進行批紅和蓋章,之後這份內閣報告才能生效。

所以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說明朝的內閣首輔其實不是丞相,而與丞相差了一個太監,就是因為首輔沒有丞相的那個決定權,而是需要太監來合作,才能完成。最典型的就是張居正和馮保,張居正可謂是明朝最厲害的首輔,但是他也要聯合馮保才能職掌朝政。所以首輔並非宰相,宰相至胡惟庸而止。

胡惟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戰神,被朱元璋處死,朱棣狂笑:我必當皇帝!
明朝悲哀的太子,這一位絕對是第一位的
腐敗明朝為何能全殲日本軍隊,然而清朝卻會失敗?
皇帝帶宮女去打仗結果慘敗,敵人處置宮女的手段禽獸不如
《西遊記》為什麼能列入四大名著,原來有這些內涵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