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 紀錄片」,探索紀錄片版權的解決方案

「區塊鏈 紀錄片」,探索紀錄片版權的解決方案

「現在的社會是『互聯網+』,未來有一個趨勢是『區塊鏈+』。」 最近幾年,「互聯網+」「大數據+」以及「智能+」的概念在國內逐漸熱了起來。隨著技術驅動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將被應用於場景中,這其中也包括近期備受關注的區塊鏈技術。

9月23日,區塊鏈技術保護紀錄片版權解決方案發布會上,鵬宇致峰科技CEO劉金鵬詮釋了區塊鏈與知識產權結合等方面的應用和原理。

區塊鏈的誕生遠落後於3D列印、虛擬現實,但未來它或成為推動互聯網從2.0信息傳遞走向3.0價值傳遞的重要力量之一。劉金鵬表示,區塊鏈有四個特徵:第一是非對稱加密,用戶設置的密碼和最終解密的密碼不具有一致性;第二是智能合約,真正做到無紙化的合同交易;第三是共識機制,這一機制可以藉助技術解決一些糾紛;第四是公共帳簿,去中心化,多用於金融行業。

劉金鵬談到,區塊鏈目前分為三種: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我們目前基於區塊鏈技術,深入研究知識產權的行業特點,開發了人人鏈版權保護聯盟鏈平台,為知識產權行業機構,提供簡單無縫的區塊鏈應用服務。由此,不僅降低了行業的技術門檻,也帶動了知識產權行業的生態繁榮。」

區塊鏈如何保護知識產權?

數據顯示,中國2016年數字出版收入為5720億元,僅佔世界的3.87%,這與中國GDP全球排名第二的地位嚴重不符。盜版嚴重、知識產權意識薄弱,嚴重影響了創意人的收入和創造積極性,極大地影響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區塊鏈不是萬能的,但它與知識版權的結合也許是最佳的結合。」劉金鵬表示,盜版現象的加重,令很多創作者的價值被低估。

據劉金鵬介紹,區塊鏈技術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具有幾大特性——首先,區塊鏈技術具備不可篡改的屬性,可預先提取一些DNA值永久保存,這相當於用技術做了公信力機制,有了信用背書。第二是公開透明,與信用機構的打通,將影響造假人整體的信用值。第三是可溯源,在整個交易過程中,為了保障賣方與買方的利益,交易的流轉場景在區塊鏈上將產生完整記錄,使得整個鏈上機構所開展的業務公開透明且可追溯。

「區塊鏈能夠有效地保護原創,打擊侵權行為。」劉金鵬表示,區塊鏈記錄了數字資產的DNA信息和數字資產的交易流轉信息,為跟蹤數字資產的使用流程提供了較大的方便。對於非法使用的行為,不僅可以開展有效地跟蹤,同時利用現有的網路爬蟲技術,還可以追蹤到數字資產在網路上的使用情況,從而對侵權行為進行有效地打擊。

區塊鏈保護紀錄片版權的解決方案

區塊鏈為紀錄片版權提供的解決方案,主要解決了創意者在登記、申請、證據、展示傳播等方面的問題,藉助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為版權的登記提供信息公信力。所有登記在區塊鏈上的版權信息,將被永久保存、不可篡改,版權創作者可以利用區塊鏈上的相關信息,為自己的版權聲明提供有力證據。人人鏈平台結合版權登記的應用特點,發明了一套數字資產DNA演算法,將數字資產的DNA提取存入區塊鏈上,這將有利於版權創作者對自己的版權信息進行跟蹤保護與維權。

對於每一個新上傳的作品,人人鏈會先對其進行特徵值提取,隨後將作品的特徵值與全網作品的特徵值進行比較。相似度未超過一定閾值的作品,可被認為是原創作品,並寫入區塊鏈中,獲得全網唯一ID,對相關作品也可以進行版權註冊。

「紀錄片用鏡頭記錄歷史,它的點點滴滴也將在區塊鏈的幫助下永久保存,此技術將為紀錄片行業帶來良性的發展。」 劉金鵬說。

目前,區塊鏈技術在國內還處於初期階段,仍在迭代普及的過程當中。將來,隨著不斷地進步與創新,區塊鏈技術或被廣泛地應用於各個領域,而人人鏈也將在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的基礎上,繼續開放更多的相關介面,讓更多用戶享受到版權註冊的相關服務。

作者:張亞

視頻:劉靜 王成功

來源:紀錄中國

編輯:於安琪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電時評 的精彩文章:

全方位立體傳播,推動傳統文化影視資源走出去
總局公布一季度優秀國產電視動畫片,這6部動畫片被推薦播出
電視劇公司半年報:業績愈加依賴「大劇」,資本故事多見「大文娛」
影視改編勿失原著之「魂」
《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媒體看片會18日舉行;央視網整合優勢資源加強台網融合服務

TAG:廣電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