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為自己有意無意侵犯他人的時間找借口!

不要為自己有意無意侵犯他人的時間找借口!

「你是女生嗎?」

剛剛就在昨天,一位女生並不是很熟。

當時我們正在微信群里聊天,剛好得知我正在學習心理學之後,就突然跑來跟我七聊八聊。

出於禮貌的原因,我沒有拒絕。

中間突然興起,問我是否是女生?

大叔實屬無奈,只好把自己照片發了過去。

看到後,她回復:不好意思,不知道你是男生,下次不這樣了。

云云。

WTF?

敢情你之前都以為自己和女生說話么?難道就因為沒有看到我的資料顯示的是男性么?

你瞎你還有理了??

不知道安的什麼心呢?

千萬不要以為這類別的女生強撩你是怎麼怎麼「喜歡」你,對你感興趣而已。

對於一個不怎麼愛私聊的人來說,簽名檔明明寫得清清楚楚:如非必要,謝絕私聊。

你都當是在放屁么?!

誰給你的勇氣?梁靜茹么?!

後來,就不怎麼忍耐得下去了。雖然對方屢屢刷新我心理所有承受的下限,大叔都直接回復「沒有」「我不知道」。

後來,就沒有然後了。

既然不能直接趕你離開,那就至少要維護下自己的心理底限,不然以為是你備胎,有事來號喪,沒事就離開么?

心理學愛好者的根本目標不就是自己支配自己么?

你所以為的脾氣好,說話中聽,對之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云云,只是他在你面前儘可能暴露自己的真實性罷了。

與你可沒有多大關係,換一個來,他也會是如此。

哈哈。

學習心理學的好處?

至今覺得學習心理學並不後悔,偶爾陷入自我方面的心理困惑時,它總能給予我意外的驚喜:

當我在經受常年在外,以此逃避家庭責任,它告訴我要直面自己的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當然原話可不是這麼說的);

遇到戀愛、人際障礙時,她囑咐我親密關係不能正常建立的原因更在於早年經歷的原因,也就是所謂的原生家庭;

大叔為何屢屢感覺自己吃虧,常常為答應他人事情做不到而痛苦時,它向我展示的是懂得適時拒絕別人,守護自己的心理底限(界限);

工作不順心的時候,我的諮詢師會告訴我:你這是把自己與父母的相處模式照搬到工作環境中,也就是說你把老闆看成了自己的內在父母,專業術語叫投射;

自己為什麼總是被騙,其實是因為人的貪慾是天性,同時又是因為自己的潛意識容易接受暗示,還有換位思考的因素存在,心理學上叫共情/同理心;

某個人的控制欲過強,那麼他/他很可能會有一個強勢的母親。其實無論是控制欲,還是強勢,都是自戀產生的結果,而非原因;

某個人自卑的背後一定深藏著自戀,如果遇到合適的當口/對象,會瞬間傾泄出來,這種能量會令對方驚詫;

同理,一個人如果平時性格溫順,從不發脾氣,那麼他/她必定會有暴戾的一面。只是因為他/她的不穩定/不安全感去促使自己刻意收斂,如果遇到合適的場景,能量必定驚人;

某些人會把注意力用於自身內在心理層面的建設,有些人則通過強化外在來增加自身的能量,但是普通人可不太懂這些,於是就人為給他們加上一些標籤:前者是內向,後者是外向。云云;

男生三十歲之前單身可能是因為經濟或者性格上的原因,而女生只可能是性格上的原因。所謂的渣男/渣女,只是我們對於他人關係,或者之前關係的評價,為什麼他人自己或者自己當時就有覺察出來呢,就很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這就涉及到一種問題出來:你以為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人的內心都有美化自己/記憶的需求,事實上它也是這麼做的。與其嫉妒別人,不如大大方方承認出來;

其實我們每一分鐘都可能是在內耗,不可能完全停止。它的壞處在於使你自己時刻都處於矛盾糾結的衝突之中,如果想要盡量去減輕它們對於內心的作用,就要做到保持內外的一致性,想必這個詞應該很容易懂;

等等。今天就說這麼多,有時間再碼點別的出來。

少看點雞湯,多讀點書

我曾經在企鵝問答中,在某個雞湯話題下做回復時,最後碼上了這樣幾個字。

真心覺得對於大家都很有必要。雞湯的過度泛濫,事實上已經令很多人產生了心理困擾:為什麼我那麼做了,還依舊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根本原因是,那不是真正的自己。

尊重自己的基礎是儘可能地去真實地表達自己。理論上來說心裡怎麼想現實中就應該怎麼做,但是這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

社會生活必須是要有道德規範和法律法規在限制著的,在適合二者規範的前提下,怎麼想就怎麼做的問題是可以成立的。

有人嘗試這樣闡述自由:不是我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而是我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我想這句話是對的,放之於心理學領域是可以同樣適用的。

最近一直流行的泡學和勵志成功學,他們的本質就是否認人自身的真實性,不相信人的潛能是可以無限積累,量變引起質變的。

同樣對於被展示被接受的對方來說,也是不公平的。愛一個女孩子/男孩子的真實表現應該是能夠真實地表現出自我,如果人人帶著虛假面具生存,那麼初始時他/她肯定會覺得好奇,但好奇之後他們也會同樣會虛假的面具來敷衍你。

這樣雙方都會得不到真愛,而拚命去想得到真愛,然後愈加得不到真愛。惡性循環的後果就是變得跟大片《無極》一樣,這足可以令人警示。

正如同一句話叫:盡信書不如無書一樣。想要看書的人與其把精力投入到那些暢銷書中,還不如多看些能夠引發自我改變的書籍中去。以我閱讀多年的經歷,值得閱讀的書目大概有兩類:古典史籍(文言文版的,但是出於晦澀能懂的原因,我一直沒怎麼看),心理學書籍。

小說之類的能扔就扔了吧。

今天的推送大概就是這樣。晚安,親們。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大叔 的精彩文章:

TAG:墨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