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矮刀長槍短,日本戰國時代的騎兵在戰場上的優勢有多大?

馬矮刀長槍短,日本戰國時代的騎兵在戰場上的優勢有多大?

如果說2017年日本最值得期待的戰爭片,那就是原田真人主導,改編自司馬遼太郎的《關原之戰》,絕對是片中翹楚。不過目前國內暫時還沒有片源,因此我們只能先看看預告片解饞。但即使是短短几分鐘的預告片,也足夠讓人眼前一亮了。

《關原之戰》中的母衣眾

影片中,特別吸引人們眼球的,可能就是身背母衣的母衣眾了。雖然這些精銳武士的主要作用是冒險遊走於戰陣之間傳遞消息,但是他們同時也是己方精銳中的精銳。這些傳令兵身後背負的母衣,是一種用竹子編成的筐形然後再附上不同顏色的布。當戰馬疾馳的時候,風從前方灌入,後面的布就會變的如同一個巨大的氣球一般。據說,這種防具對於流矢有著較好的防禦作用。雖然有人說母衣可以用來裝戰場上斬獲的首級,但母衣裡面的竹編部分較為輕薄,裝載沉重的東西會導致母衣變形,並破壞其使用效果,所以這個說法很可疑。

說到這裡,母衣眾的另一個身份——騎兵就值得說一下了。關於日本戰國的騎兵,一直是處於要麼被人們黑到一無是處,要麼又被人們捧上天的狀態。那麼,日本戰國時代的騎兵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母衣眾

日本騎兵的歷史實際上也是源遠流長。尤其是在日本的東北地區,在平安時代就有著騎兵的傳統。受其影響,便產生了極具騎戰特點的毛抜形太刀。不過這種毛抜形太刀在平安時代後期逐漸衰落,很快就成為了一些公卿的禮儀用刀。這也表明,在日本瑣碎的地形情況下,大規模騎兵作戰在日本大部分地形並不適合。而少量的騎兵也是作為騎馬武士,他們主要是進行指揮,並將目標定為對面的騎馬武士,而非進行大規模騎兵衝鋒。

毛抜形太刀

提及戰國時代的日本騎兵,很多人自然會想到大名鼎鼎的武田氏。日本戰國時代伴隨著戰爭的不斷升級,各種軍事技術也不斷的出現,並進行戰爭的殘酷試驗。於是專門的騎兵軍團,也在當時日本的東北部開始出現。不過事實上,即使是在武田信玄鼎盛時代的武田家,其騎兵的數量在整個武田家龐大的軍隊中只佔了很小的程度。畢竟當時武田家所佔有的甲斐、信濃等地,大多是多山地形並不是日本的產馬區,因此也只有少數富裕的武士,才能有財力置備馬匹。最令武田家名聲在外的武田赤備,也並不是純粹的騎兵軍團。他們是由少數騎兵作為核心,大量步兵作為主力的混合軍團。

武田信玄

相對於武田家,身處平原地區的鄰居,相模的北條家,倒是擁有更多的騎兵。甚至於長時期服務於北條家的著名忍者風魔一族,在戰場上也同樣是以騎兵為長,不斷用奇襲的方式攻擊敵人。而作為日本的主要產馬地的奧羽地區,赫赫有名的伊達政宗也嘗試過讓騎兵們使用鐵炮,也就是我們說的火繩槍,在馬上進行射擊。不過無論是武田家、北條家,乃至伊達家,這些戰國大名使用騎兵的方式,也都是將騎兵分散在不同的軍團中作為突擊力量,與步兵共同作戰,而非集結起來作為專門的騎兵軍團。這種低效的使用與當時日本戰國時代的社會結構有著很大的關係,畢竟這些騎兵往往並不是專屬於大名,而是分散在自己的家臣手中。

著名的長筱之戰

限制日本騎兵發展的,除了地形,還有一個非常巨大的問題,那就是馬匹質量。日本作為一個海島,馬匹長期以來繁殖都是一種封閉的狀態,這也因此極大的影響到了馬匹的質量。日本本土馬除了少數馱馬以外,肩高都普遍較矮,這極大的影響到了日本本土馬的奔跑速度,以及他們的衝擊力量。雖然戰國時代後期包括江戶時代,日本都有從朝鮮半島引進馬匹的舉措,不過這對於日本本土馬種改良影響不大。

日本本土馬種

不過有點匪夷所思的是,日本本土馬匹的劣勢,並沒有太大影響日本騎兵裝備的發展。源平合戰之後,當時的源氏一族武士,曾經一度流行在戰馬上使用巨大沉重的大太刀作戰。不過這種威懾意味大於實戰的武器,在源平合戰結束之後也很快便走向了衰落,之後開始流行起來的雉刀和長槍便成為了大太刀的替代品。尤其是長槍,在戰國時代成為騎兵之間極為流行的武器。相對於足輕們使用的三間長槍,騎兵們使用的長槍基本較短。不過相應的,長槍的槍刃也更長,這樣更加方便在馬上揮動。

使用長槍的日本騎兵

對於日本的騎兵們來說,長槍同樣也有展現實力的功能,因為一些名聲在外的武士,往往會將自己的長槍塗成紅色,這便是象徵實力的「硃色長槍」。除了長槍或者雉刀之外,日本騎兵們往往還會攜帶和弓和一把作為備用武器的太刀。這些騎兵使用的和弓與步兵使用的和弓差別不大,由於其弓箭較重,因此在距離較近的時候,可以發揮極大的威力。

攜帶和弓的騎兵

正如上文所說,日本戰國的騎兵,往往都是一些富裕的武士。因此他們往往也會擁有比普通步行武士更加精良的鎧甲,並且在戰馬上也會有裝飾性的繩穗和羽毛,極少數還會在給戰馬上也佩戴防禦性的絹布或者鎧甲。除了母衣眾之外,很多騎兵往往會在背後插上代表其歸屬的旗子,以便在混亂的戰場上互相辨認。

背後插有代表歸屬旗幟的騎兵

總之,日本特殊的社會結構,以及日本的地形,都決定了日本的騎兵發展並不會與大陸國家相同。不過要只是簡單的將日本的騎兵定性為騎馬步兵,實際上也是有失偏頗。因為這些分散而又稀少的騎馬高級武士,他們在兩軍對壘時,實際上也不僅僅只是擔任指揮的角色。有時這些騎兵也會作為機動力量,在局部時常發動突擊以便為後續的步兵打開缺口。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些騎兵會不顧馬匹的缺陷依舊攜帶各種裝備,而非簡單的輕裝上陣。

對敵方步兵發動衝擊的騎兵

另一方面,日本戰國時期普遍使用的攔馬柵,其實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騎兵對於步兵的威脅。即使是擁有大量鐵炮的織田家和德川家,在面對武田或者是上杉這樣日本東北部的大名時,也必須要依靠於攔馬柵來保護自己的步兵,免受地方為數不多的騎兵的正面衝擊。由此也可以看出,對於戰國時代的步兵來說,這些裝備精良的騎馬高級武士,究竟是一種多麼可怕的威脅。

日本戰國時代的攔馬柵

其實,評級某一地區的某一兵種,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必須要考慮這一地區長期以來的作戰環境。畢竟任何一種武器或者兵種,他們的發展都是必須要契合於該地區的作戰環境的變化。日本騎兵雖然在很多硬體,包括馬匹以社會經濟和結構等方面有諸多劣勢,但是在長期的發展中,日本騎兵也依然是日本戰國時代軍事的重要一環。畢竟,戰爭永遠是人類社會最嚴酷的篩子,任何無法適應變化的事物,都將迅速掃入歷史的塵埃。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明憶,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君士坦丁堡防禦系統幾乎無敵,為何拜占庭還會輸給十字軍?
英荷對決催生的17世紀海戰最重要的進步:分割艦隊戰術的萌芽
同款戰車比西方晚了700年?從文物角度談中國戰車的起源
古羅馬角鬥士的最愛:能繞過盾牌攻擊的西卡大匕首
薩珊帝國最強的聖隕騎兵,竟能逼得拜占庭人擺起了羅馬龜甲陣?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