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眼裡的成功,距離格局有多遠

你眼裡的成功,距離格局有多遠

文/三娃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想要瞬間分辨出一個人是否歸於成功一列,看他的外在配置就可以判定。比如這個人衣冠錦服、車馬豪鞍,目光習慣性作45度觀天狀,而見他的人即使身高180也不管用,必得仰視著,因為氣勢往往壓人一大截。這是成功人士的標配姿勢。

而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格局,很多時候就沒那麼容易了。況且有格局的人未必就是多數人理解的成功,而多數人理解的成功未必就有格局。

你可能要問,什麼是格局,人家成功了還不能算有格局么。

當然不能這麼理解。大多數人理解的成功其實都是以名與利作為衡量標尺,很外在,很淺俗。而格局是什麼,格局是一個人的氣場、膽識、智慧與眼界,很精神,很內涵。

如果你有興趣閱讀《三國》,就會發現,透過現象看本質這麼考驗人的事情,原來也是可以分分鐘做到的。

比如格局,三國開篇即讓你知道什麼是一個人的格局。

第一章里講到中郎將董卓被黃巾軍張角殺得潰敗之時,被玄德、關、張三人"乘勢趕來",一陣衝殺,"角軍大亂,敗走五十餘里"。回寨後,董卓問這三個救了他命的勇猛人士"現居何職",玄德老老實實回答:"白身",也就是無功無名普通老百姓的意思。於是,自來傲橫的董卓"甚輕視,不為禮"。

董卓出身豪族,當時不只是中郎將,還官居河東太守。董卓對救命恩人的無禮之舉,惹得張飛大怒,"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之,難消我氣"。便要提刀入賬殺了這個河東省長。

這個當時擁兵自重,後來廢少帝、立獻帝,又遷都又毀城的東漢政府實際控制者,曾經的西涼蠻夷領袖,最終卻淪為歷史上的失敗者,其實從對救命恩人的態度也是可"窺一斑而知全豹":待人,驕橫跋扈的一介武夫性格讓人一眼看穿;謀事,耽於奓欲享受且缺乏全局謀略眼光躍然紙上。

就這是我們說的"格局",董卓膽識過人,氣場強大,但做大人物的氣度呢,控制東漢政府後的謀略呢。

而面對當朝命官,地方軍閥,猛張飛話不投機便怒從心中起,一言不合就提刀砍殺之,有勇無謀,氣量小,眼界無。這種人如在生活中還是屢見屢遠之,提都不用提什麼是"格局"。可見"魯莽張"這個標籤也不是羅貫中亂貼亂畫的。

有了董卓為參照物,劉玄德就很容易突出君王氣概。雖說最終只坐擁了三分之一天下。但"格局"兩字"從不以成敗論英雄"。

劉玄德施救不圖報,不是平常老百姓施個小恩小惠,都要讓人"感恩""感恩"念叨不歇息那種小家子腔調可以相提並論的。況且其深具君子風範,即使以"白身"身份,也並不屑於董卓太守式傲慢無禮。

既然此處見白眼,不如洒脫瀟瀟去。何必耿耿於懷糾結於此呢。大不了"你我三人義同生死,轉投別處去便了"。這是他做人的氣度與胸懷。

再繼續往下看。劉備等三人本建許多大功,雖有朱攜表奏請功,但並未受到東漢政府重用,同期班師回朝的朱攜,誥封為車騎將軍,孫堅也"除別郡司馬上任去了"。"唯玄德聽候日久,不得除綬"。

換做是誰,還不會躲在被窩裡委屈地哭著喊爹喊娘啊。

而劉玄德等聽候日久,終被東漢政府委派為中山府安喜縣治保主任一職,即刻赴任,"署縣事一月,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並且與關、張二人"稠人廣坐,終日不倦"。任誰也看得出來劉備並不是強制壓抑自己,而是實無得失之心。

心懷寬廣的人,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才不在乎那些耍奸鬥狠、蠅營狗苟的事情。這是劉玄德的眼界與智慧。

而關、張皆對羞辱與勒索他們的督郵喊打喊殺時,玄德卻"據汝害民,本當殺卻;今姑饒汝命。吾繳還印綬,從此去矣"。對害己辱己的人能做到饒之恕之寬之待之,做人的胸懷由此可見。

被玄德饒恕寬厚待之而放還的督郵,卻惱羞成怒,反轉即告定州太守,差人撲捉。

人生的反轉劇多如牛毛。做人的差別也讓人無限唏噓。

這是歷史劇中高大上圈子的成功與格局的距離,那麼換做人生劇里普層人群的成功與格局的距離,且將又如何?

你會因待人的無禮,就如張那般易怒於色,情緒衝動且廉價;還是會因對方"白身"的身份,便似卓那般"甚輕視,不為禮",做人勢利而淺薄…假使如此,你可能離成功依然失之毫釐 ,距格局依舊差以千里。

那時不時把成功掛在嘴邊的,動不動就給人鼻孔看的,還喜歡向人炫耀自己牛逼哄哄,我今天有領導要見,明天有大活動要參加,後天有N多飯局要應酬,再還有N個晚會要趕去主持的…

你很牛逼嗎?你很成功嗎?其實一點都不。因為你看重的這些"牛逼哄哄",你眼裡的"成功一切",對人家而言,根本不需要,也一點不重要。

歷史劇中高大上圈層,拼的是膽識、氣度與謀略;而人生劇里普層人物拼的是智慧、氣量與眼界。還是那句話,有格局的人未必就是多數人理解的成功,而多數人理解的成功未必就有格局。而這,就是成功與格局的距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