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利水消腫,寧心安神,健脾止瀉——茯苓的好處說不完

利水消腫,寧心安神,健脾止瀉——茯苓的好處說不完


茯苓

為多孔菌科真菌挾苓的乾燥菌核。寄生子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野生或栽培,主產於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產雲南者稱「雲苓」,質較優。多於7-9 月採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面乾燥,再「發汗」,反覆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乾,稱為「獲苓個」。取之浸潤後稍蒸,及時切片,晒乾;或將鮮挾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乾,生用。

利水消腫,寧心安神,健脾止瀉——茯苓的好處說不完

【藥性】甘、淡,平。歸心、脾、腎經。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應用】

1、 水腫

本品味甘而撓,甘則能補,被則能滲,藥性平和,既可怯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傷正氣,實為利水消腫之要葯。可用治寒熱虛實各種水腫。治療水濕內停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常與澤瀉、豬苓、自術、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傷寒論》) ;治脾腎陽虛水腫,可與附子、生薑同用,如真武湯(《傷寒論》);用於水熱互結,陰虛小便不利水腫,與滑石、阿膠、澤商合用,如豬苓湯(《傷寒論》)。

利水消腫,寧心安神,健脾止瀉——茯苓的好處說不完

2、 攘欽

本品善滲泄水濕,使濕元所聚,痰元由生,可治痰飲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朮、甘草同用,如苓桂術甘湯(《金匱要略》);若飲停於胃而嘔吐者,多和半夏、生薑合用,如小半夏加夜苓湯(《金匱要略》)。

3、 脾虛泄瀉

本品能健脾穆濕而止霄,尤宜於脾虛濕盛泄瀉,可與山藥、白朮、薏苡仁同用,如參苓白朮散(《和劑局方》);茯苓味甘,善入脾經能健脾補中,常配以人蔘、白朮、甘草,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如四君子湯(《和劑局方》)。

4、 心悸,失眠

本品益心脾而寧心安神。常用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與黃芪、當歸、遠志同用,如歸脾湯(《濟生方》);若心氣虛,不能藏神,驚恐而不安卧者,常與人蔘、龍齒、遠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

【用法用量】 煎服,9-l5g。

利水消腫,寧心安神,健脾止瀉——茯苓的好處說不完

【使用注意】虛寒精滑者忌服。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胸脅逆氣,憂意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2、《世補齋醫書》:「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葯,痰之本,水也,夜苓可以行水。痰之動,濕也,茯苓又可行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伶營養 的精彩文章:

治打嗝要穴——間使
心絞痛的應急穴——郄門
草果葯膳健康多
胸悶、心慌多按揉——曲澤

TAG:美伶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