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宣弘社英雄全傳(八):日產邦德《名偵探明智小五郎系列 怪人四十面相》

宣弘社英雄全傳(八):日產邦德《名偵探明智小五郎系列 怪人四十面相》

作者:風見97郎

封面:《名偵探明智小五郎系列 怪人四十面相》


八、《名偵探明智小五郎系列 怪人四十面相》

這一段要介紹的作品,其原作知名度可以說相當高,但是宣弘社所拍攝的這一版,可以說知道的人相當少了,但是這一段要介紹的作品的原作者和原作品,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即使不了解也起碼聽說過,正如標題所寫的,這原作者正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江戶川亂步和他的作品《明智小五郎》系列、《少年偵探團·怪盜二十面相》系列。

1894年出生的江戶川亂步,本名平井太郎,三重縣出身,祖上是武士家庭。兩歲時候跟隨父親搬家至名古屋。平井從小的時候,就聽媽媽給他讀偵探小說,從那時起,他對小說就有了興趣,隨後他在名古屋度過了學生時光。高中畢業後,他考入了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1923年開始在在《新青年》雜誌連載作品《二錢通貨》,其筆名江戶川亂步,正是來自19世紀美國著名推理小說家愛倫·坡的名字的日文發音,按現在的說法就是空耳,再貼個漢字。

而本作中出現的明智小五郎,是江戶川出道的兩年後,也就是1925年開始連載於《青年》雜誌上的小說。十一年後的1936年,江戶川開始在《少年俱樂部》雜誌上連載兒童向的偵探小說《少年偵探團》系列。同時他將自己筆下的代表人物明智小五郎,也加入到了這個新的兒童向小說系列之中。從1936年到1962年間,因為戰亂的影響,江戶川亂步多多少少停止過一段時間寫作,但是還是在不同的雜誌上,共執筆了34部少年偵探團與怪人二十面相系列的作品。

怪人二十面相,精於化妝術,是個神出鬼沒的大怪盜。而江戶川亂步是以莫里斯·盧布朗筆下的《亞森·羅賓》系列為原型創作的。

晚年的江戶川亂步,深受高血壓、動脈硬化、鼻竇炎以及帕金森的影響,無法執筆,只能以口述他人記錄的形式繼續創作。1965年7月28日,江戶川亂步因蛛網膜下腔出血與世長辭,終年七十歲。1954年,日本推理作家協會制定了江戶川亂步獎,以表彰優秀的推理作家和作品。

根據上文的內容來畫個重點,《少年俱樂部》,敲黑板,沒錯又是這本雜誌,本作的企劃,依然是宣弘社側的西村P一手擔當的。

本作題名「怪盜四十面相」是1952年江戶川亂步在《少年》雜誌上連載的少年偵探團系列的第八話。怪人二十面相在這一話的故事中聲明自己更名為怪人四十面相。其實原本「怪人二十面相」這個名字,就是江戶川亂步模仿19世紀後期的美國偵探小說家托馬斯·W·漢舍筆下的《擁有四十張臉的男人》系列而來的。

與上一部《丹下左膳》一樣,在本作製作之前,大屏幕、小熒屏上至少已經出現了12位明智小五郎了,東映旗下的飾演過《七色假面》的波島進和出演過《遊星王子》電影版的梅宮辰夫都曾經出演過這個角色。而宣弘社版的明智小五郎請到的演員,則是此時東映所屬的中田博久。

中田博久在1960年,跟隨者父親的腳步,以當年那一屆的日活new face身份出道,隨後出演了三部電影,都是飾演了一些小角色。隨後他從日活退社,進入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學習進修。1965年進入東映成功再次出道,同一年他出演了東映的電影《昭和殘俠傳》,這片子是當時炙手可熱的高倉健主演的,前面提到過的梅宮辰夫在片中也飾演了主要角色。怪人四十面相中飾演女主角高月早苗的梓英子,也出演了這部電影,中田在片中飾演了個男n號的小角色,雖然不值一提,但是也算是他事業上升期的第一步。

1965年這一年中田博久除了被宣弘社選中飾演怪人四十面相中的明智小五郎之外,年底又出演了本社的千葉真一主演的《黃金蝙蝠》。1967年初,圓谷那邊因為《奧特曼》拍的實在太過趕進度,所以TBS給圓谷了半年準備時間,這段時期東映與東映簽了半年的約,由東映製作一檔節目來填補檔期,這也是東映和TBS的第一次進行業務合作。而這部片子找來的主演,正是本作出演明智小五郎的中田,東映這時候製作的片子便是《奧特船長》,可惜的是人氣不如圓谷製作的《奧特Q》和《奧特曼》,收視率也只能勉勉強強到武田時間當時的及格線水準,為此負責本作的平山P還被TBS的高層拽去罵了好多次。

隨後中田的演藝之路,就主要以壞人角色為主了,像是東映有名的《不良番長》系列,《網走番外地》系列都能看到中田的身影。比較熟悉的特攝方面,七八十年代中田也是出演了不少,最有名的大概要屬《假面騎士亞馬遜》中繼蓋頓之後出現的第二個邪惡組織加蘭達帝國的首領零大帝。

說回本作,全作共三話,這個三話並不是只有三集,而是江戶川亂步的原作小說就是以xx話為標題計算的,第一話黃金假面,共四集,第二話天空魔人,共四集,第三話透明怪人,共五集,標題全部取自江戶川亂步的原作小說。

其中第一話《黃金假面》大概講述了從倫敦歸來的明智小五郎與綁架了有馬博士的黃金假面(怪人四十面相)一眾之間的鬥智斗勇,黃金假面企圖搶奪博士發明的原子能光線的設計圖,隨即用這個高科技武器在世界興風作浪。明智小五郎圍繞著設計圖與黃金假面周旋。

第二話《天空魔人》則大概講述了天空魔人(怪人四十面相)在伊豆半島設立了破壞電波發射裝置,藉此破壞掉各個國家在太空中設置的衛星。明智小五郎和漂亮的女性情報員一同潛入這一要塞,打算破壞發射裝置。

第三部《透明怪人》則講述了大壩建造現場發現了白骨以及帶有納粹標誌的箱子,為了探尋箱子中的秘密,明智小五郎也隨即出動。箱子並非輕易可以打開,在明智費了很大功夫,又帶到了大學研究室之後,箱子竟然被透明怪人(怪人四十面相)手下給奪走了,在箱子中隱藏的秘密,正是納粹數十億財寶的埋藏地。怪人四十面相費了一番功夫終於將在箱子打開,隨即明智與怪人四十面相開始與時間進行賽跑。

而全三話,十三集的腳本,都是伊上勝負責的。伊上勝的腳本中,將江戶川亂步原作中設定在昭和初年,也就是三十年代的時代背景變更為了當時實際的1966年,並對主角以及故事增加了不少時髦的設定。當時肖恩康納利所主演的《詹姆斯邦德/007號情報員》已經火爆了全球,1965年12月上映的第四部電影版《雷霆谷》,更是火爆到成為日本1966年的票房院線冠軍。

所以宣弘社敏銳的在自家的劇中加入了當時最火爆的這一間諜元素。明智小五郎所駕駛的轎車,也是如邦德一樣的超級特工車,以至於2016年初次發售的DVD box封面都是明智小五郎與他這台超級車。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像是超小型望遠鏡、特殊消音器等間諜道具。

尤其是第二話《天空魔人》的劇情,基本上和第二年就要上映的007系列第五部電影《雷霆谷》如出一轍,雖然本作比《雷霆谷》早一年面試,但是實際上《雷霆谷》的小說在1964年已然面世,1966年初,邦德劇組也正好在日本拍攝。不排除伊上勝藉此靈機一動,參考了同時期的正在拍攝的電影的內容,也有可能是巧合吧。

第三話的故事劇情,則又變成了伊上勝最擅長的寶物爭奪戰。

幾十年來,本篇的膠片一直去向不明,也是近幾年才整理、找到了全集的膠片。在2014年,也已經由Bestfield發售了數碼修復版的DVD BOX。

不過原作中被完全顛覆的設定也是有的,眾所周知,江戶川亂步筆下的怪人二十面相這個角色,和他的原型亞森·羅賓如出一轍,本是個厭惡殺生的、厭惡鮮血,偷盜也是依靠智取的角色。但是在宣弘社版本中,怪人四十面相是個會用手槍射擊,會命令手下去取人性命的大惡棍。(不過這一設定在後來很多少年偵探團的動畫抑或電視劇也是如此)順便一提,這一角色是宣弘社的慣例惡人擔當—天津敏飾演的。

如此顛覆怪盜四十面相的角色設定當時究竟是否能得到粉絲的支持呢,筆者也不知道。但是給人的感覺是天津敏依然演的是自己最擅長的惡人頭子,還是《隱密劍士》里的風摩,並不太像江戶川亂步書中那個怪盜紳士。

說完了天津敏,其實牧冬吉也在本作的第三話《透明怪人》之中出演了角色。這次牧冬吉的角色是NATO的特別搜查官,如同《隱密劍士》中的霧之遁兵衛一樣,在明智小五郎的身邊支持他。

啊,還有一點,本作的主題曲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一點,由加藤省悟作詞的主題曲中,有一句歌詞「K·A·S·T 有著黃金之手~」,這句歌詞中的K·A·S·T,又是什麼意思呢,仔細分析的話,能看出來K·A其實是あけち こごろう也就是明智小五郎的名字羅馬音首字母縮寫,而S·T的意思就很耐人尋味了,片中並沒有名字是S·T縮寫的人物存在,專門研究宣弘社作品的作家石橋春海分析,這個S·T實際的意思…是少年偵探團(しょうねんたんていだん)的縮寫…然而在江戶川亂步的原作中,少年偵探團的簡寫一直都是Boy』s Detective,即使簡寫也應該是B·D,從沒有簡寫成S·T過…也許這也是一種原創吧。

這部片子全13集的導演工作,全部是交由外山徹導演負責的,此時他的師父正在隔壁台負責另一部電視劇的指導工作抽不開身。我說的這部片子就是隔壁富士台1月份開播的片子《快傑黑頭巾》,之前在《豹之眼》時候就提及過這部作品,這部片子和《豹之眼》是一奶同胞的兄弟,都是出於高垣眸的筆下。高垣眸原作的《快傑黑頭巾》也在1966年初被搬上了熒屏,主演是加島潤,腳本伊上勝,天津敏也有參演。

雖然像極了宣弘社作品的配置,但是這部片子卻並不是掛宣弘社的大名製作的。相信對圓谷的奧特系列有所了解的觀眾老爺們應該知道《奧特Q》播出之後,富士台同期的里番組手塚治虫原作的《W3》收視率被吊起來打這件事,隨後富士台內部緊急將原本周日晚上七點檔的《W3》和周一晚上七點半播出的節目對調,原本周一晚上七點半的節目被掉過來做了炮灰。

這被拉過來做了炮灰的節目,就是《快傑黑頭巾》。

《名偵探明智小五郎系列 怪人四十面相》,筆者其實很奇怪,為什麼要在標題加個系列,宣弘社一開始是否有拍攝長篇的打算呢,客觀條件來說這部片子是定檔周日晚上七點半檔的,同時間播出的節目是當時TBS的另一大超高收視率的霸權番《小鬼Q太郎》,反正結局就是本作僅僅13話一季度便完結。

這部作品也是西村P在宣弘社企劃的最後一部作品,1966年8月,西村俊一離開了宣弘社,加入了電通旗下的電視節目製作公司C.A.L社。在這之後作為製作人參與了TBS超長壽電視劇《水戶黃門》、《大岡越前》等大熱時代劇的企劃。雖然是贊助商側的松下提出製作《水戶黃門》為主題的電視劇,但是實際企劃時,卻是西村P發揮了自己在宣弘社多年積攢下來的時代劇製作經驗,在別的製作企劃中繼續發光發熱。在C.A.L社的檔案室裡面,沉睡著一本由西村P親自收集、考證、列印的資料集,名字叫做《時代劇企劃製作須知》,這是西村P從恩師加藤泰那裡繼承,隨後再一次努力收集起來的資料,包含著西村P多少年的心血。

說回當年的故事,等再一次和宣弘社有所合作,也要再等到1973年了,到時候的事情,就留到後面幾章再說吧。


(待續)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de4cf6298b7fcf71

官方網站: 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