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問你從哪來!科學家首破解,超高能宇宙射線來自銀河系外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超高能宇宙射線到底從哪來?困擾了科學家 50 多年的謎底終於有解了!一個國際大型天文團隊耗時 12 年,首次找到明確證據,證明轟炸地球的「超高能宇宙射線」是來自銀河系之外。
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我們 DNA 中的氮、我們牙齒中的鈣、我們血液中的鐵、我們蘋果餡餅中的碳,都是在塌陷的恆星內部製成的。我們都只是宇宙的塵埃。」簡單來說,如果有朝一日我們能夠理解宇宙射線及起源,就同樣可以幫助了解宇宙、星系、甚至是人類自身的根本。
宇宙射線是來自外太空的帶電高能次原子粒子,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未能解讀出最強大的射線來自何方。超高能宇宙射線的能量範圍可以從 10 9 ~1020 電子伏特(比 1 億兆還要高);或者說,比世上最大的人造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粉碎質子的能量還要高出 1,000 萬倍。
由於沒有任何標準的超新星、脈衝星或黑洞能將粒子加速到如此巨大的能量,更沒有人可以確定哪些因素會導致粒子變得如此精力充沛,因此科學家被這類射線困擾逾 50 年,其來源和機制一直是高能天體物理學最難解的謎之一。
要辨識超高能宇宙射線來源還有一個大障礙,在於科學家難以弄清其實際存在什麼粒子,因為它們在來到地球的途中會和星際物質碰撞產生衍生宇宙線(二次粒子),然後與地球大氣層分子相撞,最後數十億個分子在空中化成一場基本粒子雨,以近乎光速的速度下降。
超高能宇宙射線穿透大氣層時化成粒子雨。(Source:皮埃爾·奧格天文台)
為了檢測宇宙射線,一個由 18 個國家、400 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天文團隊利用阿根廷的皮埃爾·奧格天文台,耗費 12 年時間收集、觀察超過 3 萬種最有活力的高能粒子,並在天空中擬繪分布圖,果然發現這些粒子雖然在整個天空並不均勻分布,但有很高比例是源自同一方向。
皮埃爾·奧格天文台是目前世上最大的宇宙射線觀測台,1,600 個探測箱陣列在阿根廷大草原上一字排開,每個探測箱裝著 12 噸的水,總佔據 3,000 平方公里,約香港面積的 3 倍。這些探測箱能捕捉帶電粒子通過介質水時發射的電磁衝擊波(Cherenkov light,切倫科夫光),研究人員將來自許多探測箱的訊息綜合起來,就能找到原始宇宙射線的方向並確定它們來自何方。
如果超高能宇宙射線的來源是銀河系,那麼路徑應該指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然而研究人員發現,超高能量宇宙射線主要來自距離銀河系核心方向約 90 度的大面積天空。 至此,科學家終於相信超高能宇宙射線來自銀河系外,雖然還是不知道什麼會產生這些射線、射線具體到底來自哪些星系,但可以想見的是,將有一堆論文接踵而來。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學物理學家格雷戈里·斯諾(Gregory Snow)說,超高能粒子只能源於「極度暴力」的天體物理現象,這代表銀河系之外的某些星系中心存在極令人震撼的超大質量黑洞。合著者荷塞·貝利多(Jose Bellido)則表示,也可能是星系相撞造成的巨大衝擊。這項研究發布在《科學》期刊。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跨足科技、電腦、移動設備與能源產業新聞的網路媒體,為讀者提供各式實用資訊。
Latest posts by Technews科技新報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蘋果短空長多?50 萬支 iPhone 買氣遞延兩月,產品均價俏
※餓了么要用無人機送外賣,但畫面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科學家發現老鼠可能跟我們一樣也會做惡夢
※經濟成長低迷因人口老化,亞洲國家將首當其衝
※用 AR 打造你的家,IKEA 推出 AR 版目錄 App IKEA Place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