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雲四號正式交付使用 成功監測颱風沙塵等強天氣

風雲四號正式交付使用 成功監測颱風沙塵等強天氣

中國天氣網訊 2017年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自今年2月,風雲四號A星在成功傳回第一幅包含各通道的雲圖後,正式進入在軌測試階段。7月,中國氣象局召開風雲四號A星在軌測試總結評審會,認為衛星已具備在軌交付條件。測試期間,風雲四號A星順利完成颱風「苗柏」、北方沙塵暴、南方暴雨等天氣過程監測,對提升我國預報能力提供了強大助力。

2月,風雲四號A星回傳了第一張包含各通道的彩色合成圖像。

風雲四號搭載「四大神器」

風雲四號衛星系統總師董瑤海表示,風雲四號A星上共搭載了四種儀器,包括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閃電成像儀以及空間環境監測儀。截至目前,這些儀器已經工作八個多月,目前運行非常穩定,有相當高的記錄水平。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副所長、研究員丁雷補充說,這四種儀器主要有以下特點,儀器精度要求高,能提供最高500米解析度可見光雲圖;通道要求高,在風雲二號5個通道的基礎上,風雲四號A星上發展為14個通道,因此風雲四號A星不僅能觀測雲、水汽、植被和地表狀況,還能捕捉氣溶膠和雪;全新研發,這些儀器全部屬於第一次研發,比如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是世界上第一次在靜止軌道上實現高光譜紅外探測;自主研發,風雲四號A星從基礎的科研研究,到探測儀器和核心部件的研發,再到系統的集成,整個創新鏈都由我國自主完成。

強天氣輪番登場 風雲四號出色完成監測任務

風雲四號A星在軌測試期間,正值季節轉換,天氣形勢複雜,沙塵、強對流、颱風等災害性天氣輪番登場。地面應用系統利用衛星獲取的觀測資料,實時形成專題應用服務產品,投入了試驗應用。 實踐表明,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能更加清晰地識別出沙塵細節紋理和颱風內部中小尺度雲繫結構,而閃電成像儀觀測到的中國及周邊區域閃電信息,對強天氣的監測應用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風雲四號A星有很高的精確度,這主要體現在抓取的天氣系統結構的精度上。」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許映龍如是說。風雲四號衛星系統總師董瑤海補充道,風雲四號A星每15分鐘即可完成一次對地球圓盤的掃描成像,而且可以持續滾動監測。如果把衛星想像成人的眼睛的話,掃描成像速度的提高,可以讓我們一直盯著一個事件觀察,觀察頻次高,就能看出裡面的細節變化。比如,颱風的風雨分布、暴雨的形成發生髮展過程,風雲四號A星都能捕捉到。那麼在此前提下,預報員可以更容易判斷出未來天氣趨勢,特別是在未來幾個小時內的天氣變化。

成功監測颱風「苗柏」 成像更清晰

GIF/1056K

今年第2號颱風「苗柏」風雲四號A星動態雲圖

風雲四號地面應用系統總師張志清說,在測試過程中,風雲四號A星就曾清晰監測了今年第一個登陸我國的颱風「苗柏」,相較於日本的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觀測登陸我國颱風的位置更佳,再加上風雲四號A星搭載最高解析度可達500米的成像儀,對颱風的結構形狀和細節觀察得更加精細。

不僅可監測沙塵 還能獲取沙塵發生高度

由於風雲四號A星具有更高的空間解析度以及時間解析度,它不僅能判斷天氣系統是否存在,還能判斷出天氣系統的空間分布。張志清說,在北方今年第一次沙塵過境過程中,地面很多監測站都沒有看到沙塵。那沙塵跑到哪兒去了?原來,有一個溫帶氣旋把沙塵帶的非常高,部分比雲層還高,近地面完全觀測不到,可風雲四號A星監測到了這個細節,也為我國環境監測增加了新的能力。

提升降水過程監測及預報能力

風雲四號A星上的多通道還為預報員觀測降水提供了更多依據。張志清舉例說,原來根據風雲二號雲圖做天氣分析的時候,想要清楚地判斷冰雲和水雲位置,並根據兩者間是否存在轉化來判斷下雨,需要非常高的專業水平,只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才能做到。但現在風雲四號A星成像儀通道多了,專門有看冰雲的通道和水雲的通道,冰雲和水雲的轉化是非常清晰的,這將提升我們在暴雨過程中的服務能力。

許映龍補充道,在測試期間,閃電成像儀也成功監測到了閃電的發生,這對於我們觀測強對流天氣是非常有用的。

風雲四號A星不僅可以為提高氣象服務提供助力,還能為環境監測、水體監測等提供監測數據。張志清介紹到,根據風雲四號監測數據做出來的產品不僅可以用在天氣分析預報上,還可用於沙塵、水體等環境監測,同時在火災、洪澇等減災防災工作中也能用上風雲四號A星的產品。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天氣網 的精彩文章:

冷空氣來襲北方降溫 江蘇安徽等有暴雨
上海江蘇等遭暴雨 北方局地降溫超10℃
墨西哥強震失蹤五名台胞遺體全部尋獲
全國軍地聯合滅火演習在呼倫貝爾舉辦 氣象設備顯神威
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桂子飄香遠

TAG:中國天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