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靈修時,我們到底在談什麼?
靈修、身心靈、靈性成長、心靈成長……這些詞近幾年已經越來越多的進入到了大眾的眼帘中。我即便去星巴克碼字,也常能聽到周圍有人在興緻勃勃的討論「靈修」這回事。
有些人對靈修深信不疑,堅定的認為這是人生唯一值得去追求的事情。我也認識一些人,是把「靈修」等同於「騙局」「邪教」,而且還很鄙視靈修人士,認為那就是迷信,就是失意人生的避難所。
那麼,所謂的「靈修」對你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是廣為流傳的新時代學說?
是自我覺察,慣性模式,內在小孩,情緒療愈?
是更高維度的意識,神、上帝、自性、宇宙?
是俗稱開悟、覺醒的意識形態轉化?
是瑜伽、唱誦、冥想、祈禱等靈性練習?
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智慧與信仰?
是占星、塔羅、水晶、靈擺?
是家排、催眠、完型、超個人心理學?
是高靈、外星人、亞特蘭蒂斯、第五次元?
……
我想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吧,每個人在談及靈修時都蘊含了不同的意義。
而我在搜索關於「靈修」「靈性」「心靈成長」等辭彙的概念時,也沒有找到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現在的靈修已經覆蓋了太多內容,而且被高度濫用,什麼「靈性親密關係」「靈性商業」「靈性旅遊」,彷彿只要跟靈性扯上關係,檔次就蹭的上去了一樣。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被靈修、靈性成長、身心靈、心靈成長這些概念或者話術所蒙蔽了。搞清楚你對它們的定義和理解才是核心。
否則,你就像一個來到地球的外星人,對人類和地球生活一無所知。某一天,你身體不舒服,地球人就好心的告訴了「吃了葯就會好」,於是你走進一家自助藥店,置身於琳琅滿目的貨架之中,渾然不知到底要吃什麼葯。
而靈修這劑葯大多賣的都是「離苦得樂」,聽上去都對症,但吃錯了可是有副作用的。
在我自己的經驗中,每一次當我更新了自己對靈修的理解,更確切的說是對內在探索的理解,我人生的道路與方向也就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1.探索生命的意義
我喜歡向內的世界。從小,我就不認為長輩的生活方式以及社會所提倡的價值觀是值得我去追尋的。認識並了解自己,內外開花的生活才是王道。
我生活在四川的一個小城鎮,當地盛行搓麻將。而小小年紀的我也很早就參與到這項娛樂活動中了。
在我8,9歲的時候,有一次與小夥伴搓麻將,運氣特別好,還扭轉了一些看似不可能贏的牌局,把小夥伴的零花錢全盤搜刮。
大伙兒一個勁兒的熱議我不可思議的勝局,但我一句話都聽不進去。因為整個搓麻將的過程我都在打瞌睡,拿著贏來的錢我也開心不起來,反而覺得沉重。腦海里只有一個聲音在單曲循環「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這麼沒意義的事情上呢?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呢?」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碰過麻將,無論小夥伴如何慫恿或者投來異樣的眼光,也無法動搖我。我只想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即便我不知道那是什麼。
初高中時,我接觸到個人成長的領域,並如饑似渴的吸收,所有的零花錢都花在了上面,而只要完成了課業,我就會跑到附近的新華書店,成天成天的耗在裡面。
那時候,我想我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就是去幫助人們活出自己的可能性。
在學校,我鼓勵同學們要追求自己的夢想,要走自己的道路,不要向家長與社會妥協。可是高考結束後,曾經滿懷憧憬的同學們天天都在吃喝玩樂,談的是社會對他們的期待與要求,而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這讓我非常的失望。於是,我退回了自己,享受著一個人的孤獨。高考結束,並不意味著我們夢想的終結和對現實的妥協。
在大學,我曾陷入抑鬱,我不明白自己努力的學習,然後去換個體面的工作或工資就是有意義的嗎?彷彿不是,生命的意義,在我面前亮起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那段時間,平時威逼利誘都爬不起床的我,每天早上六點起床,來到校園的國旗下,繞著旗杆一圈一圈的走著,一次又一次的叩問「生命的意義」;我也成天泡在圖書館,想從哲學或者偉人身上找到答案……
直到有一天,內心有一個聲音蹦了出來「不要找尋生命的意義,你需要到現實社會中去體驗生命。」
於是,我放棄了準備了近三年的考研計劃,開始起早貪黑的出去實習、找工作,積累經驗。
那時候,生命的意義對我而言是體驗生命。
2.初識身心靈
2008年剛接觸身心靈的時候,一股腦的把市面上能找到的相關書籍都囤回來細細的品味。本來就超級敏感而且對人生有很多困惑的我,彷彿發現了一個新大陸,不僅感覺到自己總算被理解,而且認為靈修是通往幸福的列車,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相對於只是在現實社會裡外求,更高的職位,更好的房,更好的車……這種凡事向內看的方法更加符合我的價值觀。
對我而言,所謂的幸福絕不僅僅是那些外在的光鮮亮麗,內心的豐富與強大也是必不可少。
而且當我踐行那些書中所提到的練習時,我的幸福感增強了,整個人也更放鬆了,我可以更多的回歸到內在,而不是迷失在忙碌的工作中。
於是,我猜,靈修應該是我的道路吧。
3.靈性逃避期
當我決定對靈修一探究竟,進入身心靈機構工作時,靈修變成了一個奇幻世界,什麼能量啊、頻率啊,光啊,奇蹟啊,第五次元啊,各種天花亂墜的東西,反正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說實話,這完全顛覆了我的價值觀,但當時愚昧的我想著,這些人都比我資深,聽上去他們的生活也是如此的完美無瑕,一個個的都把苦情戲演成了幸福的女王劇,應該是我無知吧。
於是拚命讓自己去研究這些東西,但即便催眠式的讓自己相信並全力嘗試這樣的靈修,我始終還是覺得不對勁。當我更深入的去探究他們的生活時,才發現這些人口中所稱的「美好」,完全不是他們的生活寫照,只是腦子活在美好的境界中而已。
而我也更加的清晰,這種活在靈性外套下的假High和演技派的「幸福生活」,這種自欺欺人的修行,絕對不是我要的方向。
4.真實做自己
在經歷了「High翻天」的靈修期,令人疲憊的靈修騙局,以及見了太多靈性逃避的案例之後。靈修對我而言,是要對自己真實,是要勇敢的去面對自己的痛苦與陰暗面,是要連接上自己的內在導師與智慧。
於是,我又奮不顧身的去親近自己的痛苦與陰影面,在情緒的浪潮里一波三折,開始看見各種自己無法接受與承認的信念與模式。我學習勇敢的去呈現自己的真實與脆弱(有時候是幼稚啦),我認為這會讓我生出智慧與力量。
但是,我發現我並未連接上自己的內在導師與智慧,而是頭腦中那個喋喋不休的聲音,引導我的並非內在導師,而是小我。
我所謂的做自己也不過是任性與執拗罷了,我仍然藏在靈性的外套里,只不過那件外套不叫做「光與愛」,而叫做「真實的自己」。我並沒有離真實的自己更近,而是退回了內在小孩的位置。
再一次的,我對自己的道路提出了疑問?這是我想要前進的方向嗎?
5.上師之路
然而,生命的安排總是充滿了智慧。當我還沉浸在「真實的自己」的假象中時,一些新的老師的出現點醒了我。
我被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品質所吸引,他們活出來的狀態開始激勵到我;我也遇到一些同修,我能夠很真切的感受到內在工作給他們的生命帶來了好的轉變。
然後,我又發現他們好像都有自己的上師,在那份虔誠下,他們心無旁騖的專註於自己的道路。
於是,我覺得找到上師或許是很重要的。我開始去見一些上師,也幾次去到印度,有感動,但卻沒有發現與自己非常契合的道路。
今年,當我與我很敬重的兩位同修見面時(他們今年皈依了自己的上師),當我看見他們誠懇的,日復一日的,做著上師給到的,看似枯燥的每日練習而怡然自得時。
我猛然醒悟,真正吸引我的其實是他們真誠探索的渴望,我敬佩他們為這個渴望所付出的努力,我欣賞他們的奉獻與犧牲。
吸引我的並不是道路本身,而是求道的精神與態度,是他們經由練習而發展出來的品質,上師之路並非我的道路,我不需要本末倒置。
6.靈修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今年,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我開始認真的思考靈修對我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我結束了所有的工作,開始新一輪未知的探索。
前幾年我活在對靈修模糊不清的認識中,而我所謂的方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當時的老師與環境的影響,把別人的道路與道理當成了自己的道路。
如今,我漸漸明白,靈修本身對我而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成為一個快樂而成熟的人,一個能去發展並培養出好品質的人,而達成的途徑可能根本與靈修無關。
當這一點清晰以後,我在做很多選擇時就變得容易多了,而不再盲目的聽信別人認為對的道理,或者跟隨別人認為好的方向。
這些經歷,也讓我越來越深刻的意識到,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一定一定要以自己為中心。
我過去幾年掉的大坑,就是在周圍紛雜的靈修之音中,「靈性應該」的綁架讓我忘卻了自己內心的渴望,也不敢去相信自己內心的聲音。
BTW:我個人其實並不喜歡靈修這個詞,而是更喜歡用內在工作。
么么噠
曼迪


※20.不二學說並非不二
※不在「靈修的硝煙」中上當受騙
※13.不是針對你的/別放在心上
※12.有界限,才有自由
※07.讓陰影工作走出陰影
TAG:心靈幽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