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她為病人奉獻了一輩子 各界追憶上海名中醫凌耀星教授

她為病人奉獻了一輩子 各界追憶上海名中醫凌耀星教授

(原標題:她為病人奉獻了一輩子 各界追憶上海名中醫凌耀星教授)

圖片說明:凌耀星教授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9月25日報道:「只有沒有出息的人,沒有沒有出息的學科」。她離開我們兩年了。凌耀星教授為明代御醫凌雲第十六代傳人,自幼研讀醫籍,18歲隨父臨診學習。她從醫六十餘年,在家傳醫學的基礎上,融入了對中醫經典古籍思想的領悟和發揮,擅長以《內經》為基礎的傳統理論指導醫療實踐,她潛心探索,重視臨床,在各種疑難疾病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972年,凌耀星教授帶領青年教師下鄉開門辦學,培訓農村「赤腳醫生」。在南匯縣一大隊衛生院開展門診,為農民服務。有11歲男童患咳嗽,間斷陣發已有多年,乾咳無痰,吃各種止咳藥水效果不理想,拍胸部X片未見異常,便找到凌教授,要求診治。凌教授見患兒形體瘦小,面色少華,臍周少腹疼痛時作,並且見其面頰有多個淺白色斑,唇下口腔黏膜有不少針尖狀小點,均提示有寄生蟲可能。

凌耀星詢問是否檢查過糞便?患兒母親告知曾嘔出蛔蟲一條。凌教授見狀,便考慮咳嗽可能因蛔蟲所致,乃古書所謂之「胃咳」。《黃帝內經·素問·咳論》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追問患兒母親,得知孩子睡眠時有流涎磨牙情況,於是凌教授更堅定了自己的診斷。乃作祛蛔治療。服藥3日後,其目欣然來告:葯後次日即瀉下大小蛔蟲數十條之多。2月後等凌教授返校前,母子前來送別,咳嗽未再發作過。

1990年春的一天,凌耀星教授家的門鈴響起,一名葉女士不幸身患肝癌,登門求救。葉女士的肝臟腫瘤已切除,見凌教授的第一面時說的一句話是:「凌醫生,我的女兒還很小,我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女兒,我希望能夠看到女兒進入大學。」一個心愿,卻讓凌老為之動容,表示一定會盡全力幫助她。1992年10月起能夠上半天班,再過一年調理恢復全天工作。如今,葉女士依舊神采奕奕,與自己的第三代享受著天倫之樂。

2002年深秋之季,一例造血功能極度低下的中年男性登門求醫,尋求中醫的幫助。凌教授根據中醫補氣血、益脾腎之大法,以參、芪、術、草補脾益氣,鹿、阿二膠調攝陰陽,又配以滋陰養血、止血、益腎填精等葯加減出入,服藥僅一月,男子血象完全恢復正常。兩月後隨訪一切正常。更令人欣喜的是,該患者至今健在。

單純中藥治療竟能在一月之間將此病從造血功能極度低下上升到血象正常,危症訊得康復,既顯凌耀星教授醫術高超,亦證明中醫藥治療疑難重症的卓越療效。而這樣令人難以置信的病例卻在凌耀星教授的診室里不斷地發生著……

為了紀念上海名中醫凌耀星教授,更好地傳承、弘揚中醫藥學術思想,上海市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研究工作室凌耀星工作室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了凌耀星教授抗腫瘤促健康座談會。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校長何星海、基礎醫學院院長陳曉,岳陽醫院黨委副書記朱亮及20餘位此前經凌教授診治的患者紛紛發言,緬懷教授過往,激勵後輩前進。

一位曾經經凌耀星教授診治的患者代表講述了自己在求醫問葯過程中,凌老所給予她的關心與力量。她說,作為一名腫瘤患者,她的確會有著比較大的思想負擔,但經過凌教授的診治,她感覺本來有的惴惴不安的心常常能夠安定下來,通過凌教授的把脈、服藥,使自己多了一份抗擊疾病的信心。

讓人期待的是,凌耀星教授外孫女、工作室傳承人姜鳳依已接過凌老家學,目前已是岳陽醫院老年科醫生。姜鳳依說,她始終不會忘記在她選擇成為一名中醫之時,外婆對她的耳提面命:「你要當醫生,得想好了,醫生是要奉獻一輩子的職業,要犧牲很多業餘時間,更重要的,一定要對病人好。我們的經驗也是靠病人積累的,還要感謝病人。」

(原標題:她為病人奉獻了一輩子 各界追憶上海名中醫凌耀星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