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禁止倒垃圾」牆體字走紅的背後:丑書書法是罪魁禍首!

「禁止倒垃圾」牆體字走紅的背後:丑書書法是罪魁禍首!

最近,一張牆體手寫字在某知名書法家的朋友圈走紅。而書寫內容竟然是「禁止倒垃圾」,不禁讓人大跌眼鏡。該書法家表示「無意於佳乃佳耳」。

對於這件事,許多網友表示贊成和支持,甚至有人認為高手在民間,然而在這件事上,我還想多啰嗦幾句,表達我的看法,不針對任何人,也不做評價,只想談一談這其中我自己的看法。

其實翻開近些年書壇歷屆展覽的入展作品,這類風格的字體不在少數。有些人說國展算什麼,那隻不過是某些人炒作和藉機獲得功利的工具,不應該提倡這種風格,甚至該去反對。這是一部分的觀點,也有些人乾脆將這類展覽體書法直接稱之為丑書。

雖然這幅在牆體上隨手留下的手寫字並不能稱之為書法,但是這類字體在書法家的朋友圈走紅還是可以反映一些問題的。至少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這種風格的字體還是很吃香的。

但是,有些人對這幅牆體手寫字的評價是不能讓人接受的。比方說:自然不做作。

確實我們應該承認,這幅手寫字體確實是在自然條件下隨手寫出來的,我看不出來有任何的做作和事先規劃的痕迹。並且,我想任何一個寫在牆體的「標語」、「警示語」都不會事先考慮:字體是不是美的,是不是好看的。畢竟這類手寫字目的性最強,實用性是第一位的,它的使命是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這裡不許也不應該倒垃圾。

所以,純實用性是他主要的屬性,而審美屬性其實這個時候已經不再是主導,甚至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如果我們從書法的角度來看這幅字,是沒有任何書法道理的。書法之所以是一門藝術,實用性不是它的第一屬性,審美才是。美的東西往往是帶有情感的,是有溫度的。然而,這幅字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書寫者都是毫無情感的,因為沒有必要。

另外,如果我們單純的用自然的就是美的來評價一切,用自然作為評價一幅字是不是書法,甚至將這個標準上升到藝術的高度,那就未免走到一個極端了,用一切絕對化的標準去評判諸如書法這種複雜的事物,是危險的。

許多人可能會反對我說,你幹嘛較勁呢?人家也沒把這個當成書法哇。可是,人往往口是心非。用蘇軾的書法理論「無意於佳乃佳」來評價這幅字、甚至把它和古人的書法來對比,你說這不是把它當作書法來看是什麼?

說到這裡,我看到很多人把這五個字的形態、筆畫走向和與趙孟頫《煙江疊嶂圖詩卷》、八大山人《臨興福寺半截碑》、王鐸《臨聖教序軸》、米芾 《拜中嶽命作》對比。對比的對象是字形、字體走勢等,煞有介事,很有道理的樣子。

這不禁讓人想起元代的趙孟頫的一句話,他在《蘭亭十三跋》中有這樣的論述: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什麼意思呢,趙孟頫認為,在書法中,真正讓人感到珍貴的,是千古不易的用筆。而結字因為人的不同、時間不同,各自有各自不同的風貌。所以,將古人書法中的字體形態、筆畫結構和這幾幅字相比較,是沒有道理的。

諸位如果不信,可以將你寫的,鄰居寫的,小孩子老太太寫的,一併放在一起研究,只要寫的是漢字,是可辨識的漢字,那麼總有些地方和古人的書法有相似之處,不用我說,你也知道,只要漢字,總有相似之處。

中國古代書論家、書法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欲求與古人不似,不得不似;欲求與古人相合,不得不合。

你想和古人不一樣,那很難,有時候這不是你左右的事,你不得不和古人的書法相似。所以,這其實應該是書寫漢字的人一個通用的準則,只要你寫的不是火星文,總可以找到共性。

所以,這種共性實在沒有意義,你去看看他們內在的肌理,它的筆畫線條,能和古代書法家相比么?能相提並論嗎?

因此,這個共性,是無法成為評判一個字是好是壞的標準的。它與藝術無關。我不能說欣賞這樣的「作品」對書法是毫無作用的,它到底有沒有用,就看各位自己的理解了,我只能說,與其我們整天向外看,不如向內看看,看看古人的書法精品,看看那些傳統的經典,或許收益更大些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祭侄稿背後的狗血劇:顏真卿的侄子是被宋太宗的爺爺殺害了?
顏真卿書法未被編入《淳化閣帖》,是因為和宋太宗有世仇?
顏真卿的祭侄稿書法「丑」在哪裡?
你的字寫得真丑!丑到沒有底線!也配稱的上書法藝術?
學書法怎麼選老師?注意這5點,找到明師!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