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龍蛋、文旦與西施,三者之間的區別

龍蛋、文旦與西施,三者之間的區別

龍蛋為古壺式,清吳梅鼎《陽羨茗壺賦》云:「圓者如丸,體稍縱為龍蛋。」傳明代時大彬即有此款,今可見清人仿製。

(圖)龍蛋壺

「龍蛋壺」造型取於蛋形,在詩經《貔貅出世》中記載,龍的九太子貔貅是從龍蛋中破殼而出的,而在民間,貔貅既有辟邪的意思,又有家有貔貅萬事無憂的含義在裡面,在東方文化中,龍又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吉祥圖騰,以「龍蛋」來命名,是一種美好的祝願與寄託,圓潤可愛的造型,吉祥美好的寓意,讓這個「龍蛋壺」平添了一種拙味和稚氣的親切感。

(圖)文旦壺

龍蛋壺身有高矮之分,矮而圓者另名之曰文旦。文旦名稱之來歷有二說,一說壺形如水果之文旦柚,故名。另說文旦為陶工名,台北成陽藝術文化基金會藏有朱泥壺,壺底有陰文行楷刻款:「詩意半在小橋西」,署名「文旦」,其書筆意連貫,乃趁泥坯未乾時以鐵刀或竹刀刻就。以此觀之,此壺年代約為清前期至中期。又見道光元年(1822年1月)於南洋沉沒之泰興號商船出土外銷工夫茶壺,亦有朱泥文旦,底款亦為陰文刻款:「風光不與四時同,文旦」。清代朱泥壺另有「文九」「文遠」等陶工款,可為「文旦」乃陶工之旁證。後,文旦則成此類壺式專稱。

(圖)文旦壺

現文旦、西施、貴妃變化很多,每個陶手都以自己的方法在演繹而成,高矮肥瘦,自然壺名也讓人有點難以分辯。

清代文人吳梅鼎曾經稱讚文旦壺說:「至於摹形象體,殫精畢異;韻敵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壺的韻味風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無骨;又似西施那動人的曲線,丰神綽約,俊俏天成。

總觀龍蛋形制有明代遺風,追求自然、硬朗、樸拙,大開大合。整壺觀去,身桶、流和鈕之設計於圓潤中皆寓以三角造型,耳把大而垂,把勢與壺體趁勢,尤其壺嘴為三角圓錐,根部粗,至流口大幅收縮,爽利簡勁。清中期之文旦則漸趨含蓄優雅,文氣稍重。其身桶變矮並圓潤飽滿,壺嘴不復三角漏斗狀,一變為圓形包嘴,壺鈕則呈扁珠狀,壺把亦豐美,出現倒把現象。

(圖)西施壺

此種文旦在製作中需轉折流暢有力,拼接自然圓潤,若工藝不佳則易流於臃腫,雖豐腴卻有纖弱垮塌之病。故,文旦中豐美而圓挺者殊為難得,又因其形似乳房,則俗稱「西施乳」。資料顯示清中期尚未見此名,此種叫法是否始於清晚期至民國年間,尚不可定論。今人覺此名不雅,遂改稱「西施壺」或「倒把西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迷學習不可自拔 的精彩文章:

花五分鐘時間耐心看完這些圖,您就再也不會嚷嚷紫砂壺賣的貴了!
玩壺14字口訣朗朗上口 球孔卡蓋西施多 十有八九是機車
高溫來襲,空調吹多了,這三款茶必不可少
紫砂壺,一次做幾把呢?

TAG:沉迷學習不可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