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於皮色的應用,古人早已爐火純青!

對於皮色的應用,古人早已爐火純青!

在和田玉圈子裡,流行著兩種玩法,這兩種玩法分別是什麼呢?一是玩肉的,二就是玩皮的了,這兩個派系一直存在著爭議。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現在玩籽料喜歡皮色,也經常聽到有人說在古代和田玉是不留皮色的。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看看下面這些圖:

清 青白玉帶皮鏤雕福祿萬代墜

清 白玉帶皮「鹿鶴同春」仙人煙壺

清中期 白玉帶皮青鸞獻壽帶扣改制蓋盒

元明 青白玉帶皮雙鵝銜穗珮

清中期 白玉帶皮蓮花鱖魚

清中期 白玉帶皮俏雕輕舟泛湖鼻煙壺

清中期 白玉帶皮蒼龍教子小龍鉤

清十八 十九世紀 白玉帶皮巧作耄耋圖鼻煙壺

清 青玉帶皮雕仿古紋角杯及蓋

西漢 青玉帶皮雕高足杯

上面這些古玉雕件,來自國內的各大拍行。從這些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古代,留皮的玉雕作品也是有的,甚至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帶皮色的作品,只不過在當時這一類作品流傳下來的比較少。

時光流轉,現如今的玉雕行業中,留皮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和潮流。喜歡皮色的玩家大有人在,玉雕師在雕刻作品時,也會最大限度地保留皮色的完整性。

玉是體、皮是衣,皮可以作為鑒別和田玉是籽料還是山料的標誌。另外,有了皮色加持的玉雕,加上玉雕匠人的巧妙運用,無疑可以給作品增色不少。

那麼,對於玉雕作品的皮色,你是怎麼看待呢?歡迎各位玉友留言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殊勝和善和田玉 的精彩文章:

是病態還是常態,5億還未出手又來7.5億玉王!
羊脂玉那麼多,你卻只認識白的!
王健林1.3億元收藏的和田玉到底長啥樣?
玉雕里的頂級工藝「薄胎玉器」,真的太美了!
耳飾的歷史 I 秦朝男人的耳飾一部分掛在腰間,一部分跑到頭頂

TAG:殊勝和善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