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人臉識別到豬臉識別 險企爭先恐後布局保險科技

從人臉識別到豬臉識別 險企爭先恐後布局保險科技

金評媒(https://www.jpm.cn)編者按: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保險公司拿出近1%的營收用於科技投入。不少保險業人士擔憂,如不擁抱科技,極可能在未來喪失「賽跑」的資格。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搶佔保險科技賽道的時間和空間正在進一步縮小。

在螞蟻金服和平安保險布局開放型「保險科技平台」、眾安在線高估值赴港上市之際,更多保險公司加大了科技研發和應用力度——開發智能保險顧問、接入雲計算、將人臉識別技術引入營銷服務流程、在農險承保理賠流程中進一步推進「豬臉識別」……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保險公司拿出近1%的營收用於科技投入。不少保險業人士擔憂,如不擁抱科技,極可能在未來喪失「賽跑」的資格。

保險科技投入攀升

「智能科技時代正在來臨,贏科技者贏未來。」中國平安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在2017年半年報中的這句話,精闢點明了行業當前面臨的重大時代變化和需要採取的應對策略。

目前,保險公司布局保險科技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資金投入,二是人才投入,三是機制建設。根據規模體量和技術開發能力不同,保險公司資源投入的方式也大不一樣。中小保險公司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保險科技的應用轉化上。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一家中型壽險公司去年營收約500億元,但也拿出約3億元投入到技術系統改造和科技應用中,科技投入在營收中的佔比接近1%。安盛天平財險專設了創新中心,主要開展大數據管理和應用。

一位中小型保險公司中層管理人員向記者表示,他的公司近來加大了和第三方技術平台公司的合作。「雲計算、人臉識別技術、通過大數據對客戶畫像等都已經逐漸成熟,市場上提供這些服務的第三方平台不少,我們正積極將這些技術更好地嵌入到保險營運服務流程中,例如在線理賠、人臉識別等。」

「開放還是不開放?不開放肯定不行!」這名管理人員感嘆,「今年以來,明顯感受到技術對行業的衝擊,保險公司一旦在科技變革中落伍,可能以後連賽跑的資格都沒有。」因此,數據交互到什麼程度,如何減少數據欄位流出,如何更多地將外在數據為己所用,成為令他極為「燒腦」的一項工作內容。

大型保險公司同樣壓力重重。擁有大量客戶基數的他們如果不能快速佔領技術研發和應用制高點,話語權和領先地位將遭遇挑戰。

以平安集團為首的大型集團公司具備較強的科技開發能力,採取了「高舉高打」模式,除了保險產品提供商外,還希望成為「保險科技提供商」。平安幾年前就設立金科公司,集團專設首席信息執行官,最近十年來累計投入500多億元用於科技研發。目前平安集團科技研發人員超過2.2萬人,演算法科學家500餘人。該公司管理層不久前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這兩年平安集團的科技投入約是營收的1%,去年約77億元;今年隨著營收增加,科技方面的投入會更大。

太保集團也於今年啟動實施「數字太保」戰略,9月上線了首款智能保險顧問「阿爾法保險」。當月,太保產險亦在內部召開了首屆創新大會,展示最新科技應用服務成果,推動各部門加快創新。

科技轉化時間縮短

幾年前,很多技術囿於自身限制,商用普及度並不高。但隨著保險公司在保險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科技轉化的「時間差」正在縮短。

例如,車輛定損運用到的圖像識別技術,很長時間都沒有在商用領域得到很大發展。這是因為技術應用難度很高,圖像識別大多是針對規則物體,車險定損則是更為複雜的現實場景。

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平台運營部總經理徐艷表示,該技術最初是幫助線上店鋪識圖,繼而是識別車牌,這有個很長的發展過程。一點點積累之後,就再前進一步——辨認核查車的損失。

圖像識別技術進入車險定損領域後,雖然仍面臨系統壁壘和技術磨合問題,但應用速度已大大加快。

同樣以螞蟻金服的定損寶為例,拍現場照片時,智能演算法會引導拍攝者往前一步,或往後一步,或者低一點。但在與保險公司數據交互的過程中,系統能不能做到非常穩定,任何時間不會多一張或少一張?如何滿足不同車型車主的差異化需求?換修標準怎麼統一?這些問題曾一度引起業界質疑。

記者獲悉,在合作保險公司的多次磨合下,定損寶6月推出至今近3個月,上述技術鏈條已被基本打通。

(編輯:鄭惠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流動性風險新規撞腰貨基 短期理財被機構競相看好?
房互網侯宇翔:經營是場馬拉松,小微企業融資需要高效「補水站」
私募業績分化:6家半年凈賺過億 8家不足百萬
PPmoney胡新:網貸平台將打破BAT數據壟斷格局?
滙豐調查顯示 近七成機構投資者計劃增加低碳投資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