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十世紀設計最巧妙的十種間諜工具大揭秘

二十世紀設計最巧妙的十種間諜工具大揭秘

1.口紅手槍。博加特在談到這支4.5毫米口徑的單發手槍時說:「它堪稱經典。」「口紅手槍」大概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從克格勃特工手中繳獲的。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這個危險的「死亡之吻」是否使用過,但氰化物手槍確實曾在那個時代用於暗殺活動。這些秘密武器是冷戰時期蘇美情報機構採取的「積極措施」的倖存例證。

3.微點相機。20世紀60年代,東德對外情報部門HVA發明了這種微型相機,它可以拍攝文件照片,通過化學過程將文字縮小,令一大堆文字還沒有一個句號大。通過這種方法,特工可以明目張胆隱藏秘密信息。博加特還提到一個涉及微點相機的臭名昭著的事件:二戰期間,雙重間諜達斯科-波波夫(Dusko Popov)將微點相機拍到的情報交給美國聯邦調查局,情報中提到德國對珍珠港感興趣。然而,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的埃德加-胡佛對波波夫不信任,所以,並未將這份情報交給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4.皮鞋發射機。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駐東歐的西方外交官都盡量避免在當地購買服裝,他們更喜歡從西方郵購衣服和鞋子。在羅馬尼亞,情報部門將西方外交官這一習慣當作了其秘密行動的一個優勢,他們與郵政部門合作在鞋跟安設了發射機。博加特說,服務員在打掃房間中,無意中發現了這種錄音設備,外交官回到房間,信號就會出現,而當他們全部離開,信號就消失了。

5.恩尼格瑪密碼機。二戰期間,採用無線電發送的情報存在被盟軍攔截的可能性,於是德國人發明了密碼編譯機——恩尼格瑪機。恩尼格瑪機表面看上去就像常用打字機,但功能卻與印表機有著天壤之別。鍵盤與電流驅動的轉子相連,可以多次改變每次敲擊的數字。相應信息以摩斯密碼輸出,同時還需要密鑰,而密鑰每天都會修改。不過,盟軍最終還是破譯了德國人自認為不可攻破的恩尼格瑪密碼。

6.密碼盤。人們不由自主地都會想,間諜工具並不全都是那麼的古老,但實際上,早在古羅馬時代,凱撒就曾利用密碼術對信息進行編譯。這個密碼盤的年代可以追溯至美國內戰,由美國南方邦聯一方採用——上面CSA三個字母代表美利堅邦聯(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的意思。這套裝置的工作原理顯而易見:轉動裡面一圈的輪子替換字母,比如M=G,P=J。密碼很容易破譯嗎?如果情報不是以你熟悉的語言編寫,那就不容易破譯。問題是間諜都詭計多端,哪會用你熟悉的語言編碼?

7.毒雨傘。1978年,一名保加利亞特工利用這樣的一把雨傘,在倫敦街頭暗殺了保加利亞持不同政見者格奧吉-馬爾科夫。技術人員對普通雨傘的內部結構進行了改裝,只要一按機關,就能向目標噴射毒物。以馬爾科夫為例,雨傘中射出的小球含有篦麻毒素,這種小球肉眼幾乎看不到。國際間諜博物館展示了一把在莫斯科特製的毒雨傘複製品。博加特說,1991年,有人在保加利亞發現了一個放滿類似致命毒傘的房間。

8.鴿子相機。這是一隻鴿子,更是一顆「間諜衛星」。在航空攝影時代到來前,鴿子承擔起空中拍攝的重任。而將自動拍攝相機綁在鴿子身上飛越敵人領空,可令其在不迷路的情況下,提供重要情報。除了拍攝,在無線電通訊尚存在諸多瑕疵的年代,鴿子偶爾還可以傳遞情報。20世紀50年代以前,鴿子穿越敵人火線的成功率高達95%,因其為戰鬥的最終勝利作出過突出貢獻,它們還獲得過許多榮譽勳章。

9.樹樁竊聽器。20世紀70年代初期,這種樹樁竊聽器依靠太陽能,在莫斯科附近的森林地帶不間斷從事竊聽。它截獲了往來於蘇聯在該地區的空軍基地的通訊信號,將信號發送給一顆衛星,再由衛星將情報轉發給美國境內的情報分析中心。由於依靠太陽能驅動,樹樁竊聽器就不存在更換電池的必要性。儘管如此,克格勃依舊發現了這個樹樁竊聽器,所以,國際間諜博物館展示的只是一個複製品。

10.狗屎情報傳遞機。狗屎?不要奇怪,確實是狗屎,博加特說,這種小裝置是中空的,裡面可以藏情報,這樣,情報人員和線人就能輕鬆傳遞信息,同時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博加特指出,糞便通常單獨留在某處,這是偽裝成老虎糞便的信號台在越戰中被用於指示目標的原因。狗屎情報傳遞機面臨的一個風險是,這種裝置偶爾會被人扔掉或發現。博加特說:「人生總是會發生意外,而這只是間諜或情報人員面臨的諸多挑戰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諾捷時代 的精彩文章:

高智商孩子都有這22種特徵

TAG:諾捷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