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度被人們遺忘但現在卻散發無盡光芒的義大利哲學家——維科

一度被人們遺忘但現在卻散發無盡光芒的義大利哲學家——維科

維科這個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一度被人遺忘,但時間到了21世紀,人們發現他的思想和學說竟然如此有魅力,如此貼合當今的世界,對人文和社科領域有如此精確的描述和獨特的理解。維科的思想到底如何呢?一起來看。

維科(1668-1744),是義大利的政治哲學家、修辭學家、歷史學家和法理學家。他為古老風俗辯護,批判了現代理性主義,並以巨著《新科學》聞名於世。起初,他在哲學史上並沒留下任何痕迹,但是到了20世紀,人們發現他的思想在人文領域起著無與倫比的潤化作用,開始重新引起哲學界的注目,維科的貢獻在於:在科學理性獲得思想霸權地位的18世紀,他並沒有忽視掉人文的作用,強調歷史、政治、法律、哲學等人文學科對人所產生的價值和世界觀上的影響。

不僅在思想上,在研究方法上他強調古希臘以來的「論題法」,反對笛卡爾的「批判法」,更反對將「批判法」運用於一切學科和領域。在真理觀上,他提出「真理-創造物說」,即人只能認知人創造的東西,或者說只有人創造的東西才是可認知的。而這一觀點深深的影響和改變了很多西方哲學家和科學家的認識角度。

維科的生平

維科全名喬瓦尼·巴蒂斯塔·維科,1668年出生於義大利城市那不勒斯,自幼勤奮好學,尤著力於在語言學、法學、歷史學和哲學上的修為,畢生以追求最高智慧為生命之要義,在諸多西方古典哲人中,尤為欽佩柏拉圖和塔西倫,認為前者代表了一種玄奧智慧,後者代表了一種普通智慧,並認為一個真正的哲人就必須兼備這兩種智慧,維科認為近代哲學家培根則是這種二者兼備的代表。

既然認同培根,維科就開始學習和研究培根的思想,在培根的《新工具》的影響和啟發之下,1725年,他出版了《關於各民族本性的新科學的原則,憑這些原則見出部落自然法的另一體系的原則》一書,這就是後來以《新科學》一名揚世的著作的第一版,這本書在1744年第三版的標題被改為《關於各民族的共同性的新科學的一些原則》。

《新科學》的要點

維科在他的《新科學》一書中,開闢了文化歷史領域的新天地。正是因為他的工作太超前,因此使得同時代的人反而未能對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給予正確、有意義的評價。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維科的創造,受到古希臘的周期循環理論啟發,維科在古希臘哲學大師們的基礎上又更進一步,他逐漸掌握了兩種文化:古希臘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用更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以後,他寫出了西方第一篇關於文明比較研究的論文。而最能代表他核心思想的還是《新科學》一書。

《新科學》的目的是為了探討人類各民族的共同性原則,這些原則被分成關於思想的和關於語言的兩部分:

在關於思想的部分,維科認為,哲學方面的一些新的歷史原則,首先是一種人類的形而上學,即一切民族的自然神學,憑這種自然神學,各族人民創造了自己的神,比如埃及的泛神,中國的自然神話,古希臘的各種類人神。對神的敬畏導致最初的一些民族創造出男人和女人結成終身伴侶的遙想,這就是人類最初的婚姻制。隨後,維科又從形而上的思考里得出一種為世界各民族所共有的倫理學、政治學和法學。

在關於語言的部分,維科發現了詩的一些新原則,認為並解釋了在一切原始民族中詩歌都起於同樣的自然必要。根據這些原則,維科考察了徽章、紋章、錢幣和語言的起源。

通過這兩個原則,維科發展出一種理想的永恆的歷史。他說,一切民族從興起、發展到鼎盛一直到衰亡,都必須經過這種理想的人類永恆歷史。這一永恆歷史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神的時期、英雄時期和人的時期,它們對應的政體分別是氏族公社、貴族政體和君主獨裁政體,對應的語言則分別是神的語言、象徵語言和民眾語言。

除了哲學、政治學和法學,維科還探索了美學,貢獻了他關於「詩性智慧」的理論。他認為,人類原始民族的創造者都是某種詩人和哲人,他們的思維是一種詩性思維,即以一種隱喻的原則創造了事物,創造了各門技法和各門科學的粗糙的原始,從而在某種意義上創造了他們自己。

人文思想的建立

維科最初也學習笛卡爾的自然學和哲學,而且接受了笛卡爾的邏輯主義和合理主義。但後來,他發現笛卡爾方法的根本缺陷。維科認為,笛卡爾所說的從必然性的真理出發做出的推論雖然是正確的,但因為作為出發點的前提只是對客觀現實的某個特定側面的描述,所以基於這種推論,我們不能對對象的整體有一個全面認識。笛卡爾提出的真理標準(即清晰、明白),雖然在數學和自然科學領域可以達到,但在人文、歷史、政治等學科和領域則是不適用的。

對此,維科提出,笛卡爾的真理觀,也即普遍的、超越時空的真理觀只是一種妄想,一種偽學說。為了尋找學問的正當性的依據,我們必須探明其歷史的由來。例如,基於演繹的數學方法確實是可靠的。但其中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即我們能夠對數學命題進行論證是因為它們是我們人類創造出來的東西。即我們能夠正確把握的東西只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東西。這就是維科的著名命題「真理即創造之物,創造之物即真理」的由來。

按照這一原理,數學因為完全是人構築起來的知識體系,所以其真實可靠性最值得商榷,而政治學、歷史學其次,自然科學中的物理學、化學等學科因為具有最多的非人為的質料,所以其真理性最低。但是,正如數學只能描述螞蟻的運動而不能明白螞蟻作為生命的意義一樣,我們通過數學方法對自然物的認識只是一種橫截面的、靜態的、抽象的認識,遠遠不能窮盡自然物的真實。

維科基於對人類理性的界限的清醒認識,對科學獨斷論、理性萬能論提出了強烈的質疑。而有了這種質疑後,人文主義才能得到發展和壯大。

在維科看來,對於人的實踐活動而言,只是「批判」是遠遠不夠的。在人的語言活動和思維活動中,除了「批判」,還必須有作為「發現」技術的「論題法」。如果說「批判」代表的是科學理性、理論理性,那麼「論題法」代表的就是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探索。如維科在《論我們時代的研究方法》中說:「批判方法可能是真實演說的藝術,而論題法則是雄辯演說的藝術」。

「批判法」與「論題法」的較量

對「批判法」與「論題法」的區分並不是在維科時代才出現的,早在古羅馬的辯論術的傳統中就有了類似的思想。按照亞里士多德的定義,「論題」決定著在進行議論之時,此議論與多少事情以及與何種類的事情發生關聯,還包括話題將如何開始為宜等,往往涉及人的才華、學問和辯論技巧。

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推論分為兩種:論證式的推論與辯論式的推論。前者從確定的真理出發,後者則以多數人相信的常識為基礎。而「論題法」的對象顯然是後者。具體的推論過程包括:發現、舉例、設問。即「當一個人慾發問時,需要經過以下三個階段:第一,發現論題所在,從而推導出辯證術的推論;第二,在心中將諸問一一舉例,證實;第三,最後將這些問題在許多人面前表達出來」。可見,在論題法中,「發現」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塞羅在《論題法》中說:「一切嚴肅的辯論法皆有兩個部分,其一為發現的部分,其二為判斷的部分」。而且,在西塞羅看來,從事物的本性來看,論點的發現應該先於對其真理性的判斷,亦即「發現法」在自然的順序上先於「判斷法」。

「論題法」又被稱為「場所論」,因為「論題法」的第一步是發現論題之「所在」,也就是「場所」。這裡的「場所」不是物理意義上的空間場所,而是指蓄積於記憶中的諸種論點、論據和常識等。著名論辯大師西塞羅說:「正如知道了隱藏的場所就容易知道隱藏的東西一樣,如果我們要進行充分的論辨,就必須知道關於這一問題的論題之所在」。場所論所蘊含的哲學內涵在現代哲學中被人們所重視,也是日本當代「場所哲學」的理論源頭。

修辭學之祖蘇格拉底曾將高超的論辯的智慧稱為「哲學」,可見哲學原本是與修辭學、論辯術密不可分的。在近代意義上的客觀的、科學的「知」之外,還有著古老的論辯的、實踐的「知」的傳統。這一論辯、實踐的「知」傳統直到西方近現代也依然在被沿用。

維科的高明之處

維科的思想高明之處在於它並不是從外部——「科學革命」做出反駁,而是在充分認識到「科學革命」的成就和意義的基礎上,對其局限性做出了敏銳洞察和分析。維科擔憂的是我們可能會將幾何學的方法和規則簡單地導入自然學領域,以及由此導致的將數學的世界與自然的世界相混同的危險。幾何學的方法是數學家建立起來的,只能適合於數學的世界,而自然學領域則必須有自然學獨自的方法。如果無視這一點,將幾何學的方法機械地運用於自然領域,甚至人文和社會領域,就會把兩者視為同質的存在,最終走向科學認知的死胡同。

維科的「論題法」首先強調的是知識與實踐智慧的區分。自然科學中的數學方法、試驗方法是有效的,運用這種方法,我們確實可以得到對事物某些本性的確定認知。但在社會或歷史領域,這種方法就顯出局限性。因為人文學科或實踐學科處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人卻有著自由意志,有各種情感和慾望的存在。如果我們將人視為單純的理性的存在,按照某種理念去解釋社會或歷史,就會誤入歧途。這不僅因為社會或歷史現象具有無窮變數,我們在研究過程中不可能像處理幾何學問題那樣窮盡這些變數,更因為知識要求用一個原因演繹式地解釋許多自然現象,而實踐的智慧則要求用眾多的原因說明一個社會歷史現象。這也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最大的區別。

與此相關,維科對抽象思維與實踐思維進行了區別。基於演繹而得的所謂理論真理因為排除了常識和意見的糾纏,所以看起來是純粹的、必然性的最高真理,而實踐的智慧不僅得到的是或然性的真理,而且需要照顧人們對真理的看法和感受(即常識)。

從思維方式上看,笛卡爾的「批判法」追求事物表象之後、之外的邏輯必然性,所以是對事物的抽象的、一般的特徵進行分析概括;而「論題法」則是對事物本身進行多方面的、多層次的、立體的把握,是對事物的具體的、特殊的性質的認識。正如維科在對古代羅馬的醫學與近代機械論醫學的比較中所指出的那樣——「批判法」體現的是分析思維、主客分離思維、清晰思維;而「論題法」體現的是一種系統思維、整體思維、模糊思維(即中醫思維)。

維科的著作一度曾因其知識龐雜,考據煩瑣,學理艱澀而遭到冷落。但到20世紀之後,維科及其著作又成了西方學術界的熱門話題,其思想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三個佛教經典故事,助你開悟人生!
精選了托爾斯泰的36個名句,一起進入這顆偉大的心靈!
戀愛必備,決定你愛情持久度的4個因素!
關於成長 挫折 快樂這三個問題,聽聽佛家怎麼說的
新加坡人的祖先崇拜!華人必看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