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有王振,難道就沒有土木堡之變嗎?

沒有王振,難道就沒有土木堡之變嗎?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向明朝政府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製造釁端。遂於這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也先進攻大同的一路。

大多人認為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惹怒了瓦刺首領也先,才招致也先聯合蒙古各部落聯合侵犯大明邊境。如果沒有王振削減馬價的事情,那麼就不會惹怒瓦刺首領也先,自然也就沒有蒙古各部落一起侵犯明朝邊境的事情了。

(圖為宦官王振的劇照)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必然性是決定事物發展,而偶然性可以加速或延緩事物的發展,卻阻止不了事物的發展。宦官王振削減馬價明顯是個偶然性事件,只是加速瓦刺和明朝邊境衝突的發生,卻沒有能力決定此事的發生。在我看來即使沒有宦官王振削減馬價的事情,也先也會聯合蒙古各個部落侵犯明朝邊境。

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促使瓦刺侵犯明朝邊境事情的發生?

第一,瓦刺的崛起。明宣德八年(1433年),當時作為瓦剌首領的也先的父親脫歡迎立韃靼的君主脫脫不花為大汗。脫歡在明宣德九年(1434年)攻殺東蒙古的阿魯台,東蒙古的阿台汗東逃科爾沁。明正統三年(1438年),阿台汗被脫歡俘殺,蒙古高原重新統一於瓦剌人手中。脫歡為也先的霸業奠定了基礎,明正統四年(1439年),脫歡逝世,他的兒子也先繼承了他明朝蒙古形勢的地位,自稱太師淮王。於是瓦剌諸部都服屬於也先,也先率軍攻破了哈密,捉拿了哈密的國王和太后,然後回到了瓦剌。自此,瓦剌開始稱雄西北,與明朝衝突加劇。除此之外,也先又和沙州、赤斤蒙古諸衛聯姻以加強實力。接著,他又攻破兀良哈,威脅明朝的屬國朝鮮王朝。瓦刺的突然強大,對明朝的邊境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圖為明英宗的劇照)

第二,也先是個野心家。據《明實錄》英宗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十一月丁未條載,也先慫恿脫脫不花進攻明朝時說:「王不為,我將自為,縱不得其大城池,使其田不得耕,民不得息,多所剽掠,亦足以逞。」他還把抓到的兩名明朝「夜不收」士兵放還明朝,並非為了友善,而是想要利用他們打探明朝動靜,為其南侵作準備。與此同事,瓦刺又設法從中原地區獲取了大量弓箭、武器等戰略物資。從這些方面,我們能看出也先是個野心家。

(圖為也先的劇照)

第三,明朝軍事積弱。也先立即率眾與大同總督軍務宋瑛、總兵官朱冕、都督石亨等人激戰於陽和,令明軍全軍覆沒。知院阿剌所部則圍困馬營(在今河北赤城縣西北),斷絕明軍水源。馬營守備楊俊,不敢出戰,棄城而遁。知院阿剌繼而揮戈南下,連續攻破獨石(今河北赤城縣東北)、永寧(今北京延慶縣東),擊斃守備孫剛。從大明邊境明軍和蒙古各部的幾次作戰中,便能看出明軍的戰鬥力大不如從前,與明初部隊的戰鬥力亦更是不能同日而語。

因此,綜上所述,清風明月認為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朝與也先率領的蒙古各部落之間爭戰並不是宦官王振削減馬價之事引起的,削減馬價只是也先的一個借口而已,主要的原因還是瓦刺的崛起和明朝軍事力量的減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此人一怒之下創立了一個國家,竟然還開創了百年盛世
山東有一座王陵,一群菲律賓皇族前來祭拜並說裡面埋的是他們祖先
大明朝第一個投降清兵的將軍,娶了清太祖的孫女,還生了九個兒子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