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如果你的孩子在超市裡這樣做,你會怎麼做?

如果你的孩子在超市裡這樣做,你會怎麼做?

我們成年人必須知道,人是環境的產物,你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家長的責任是很大的。

一家長帶孩子去超市購物,路過水果區,孩子就一直在拽葡萄,這個家長拿著手機一直拍,可能是覺得孩子非常可愛,周圍人來人往的,這位家長只顧著自己和孩子高興,卻不見為損壞的葡萄買單。

現在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去公共場所,一些行為真的讓人堪憂。比如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去超市免費試吃,只吃不買,挨個吃個遍,次次如此,這就讓人非常反感,說起來家長還蠻有理,「你讓免費吃的嘛,我吃了你怎麼還說我?」,超市也特別無奈。還有的家長任由孩子在超市亂跑,後來找不到孩子,就去譴責超市監管不到位,家長為什麼不隨時盯著孩子?跑到前台去語音播報,還要跟超市討說法,也真是夠了。

去公共場所,很多孩子就地大小便,在飯店,在地鐵,在火車上,明明廁所就在旁邊,家長找都懶得找,事後也不清理,還強詞奪理,「清潔工就是負責清理的」,難道你的素質也需要清潔工清理一下嗎?

人都說熊孩子的背後就是熊家長,熊家長就是長大後的熊孩子,這是多麼可怕的一種因果輪迴?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家族式的生產作坊,一個熊家長生了兩個熊孩子,兩個熊孩子長大了又生了四個熊孩子,四個熊孩子長大了生了八個熊孩子......天哪,這是個怎樣可怕的結果?

每個孩子一生中的前二十年,都離不開教育,教育在我們的字典里,可以理解為教書育人或者教化培育,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本身是一張白紙,隨著年紀的增長,讓其慢慢的形成一種相對完善的或者理性的自我意識。

關於教育的定義,各國的學者都有其不同的看法:美國的杜威的觀點是「教育即生活」,意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是一種教育;英國的斯賓塞則認為「教育是未來生活之準備」;而我國的李壯則認為「教育是強迫或引導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識、規矩、信息、技能、技巧等」,這正說明了我國的一種教育現狀,即追求功利性教育,追求學而有用,在教育的過程中刻意強調了教育所能帶來的利益,比如從自古的「學而優則仕」到如今的「知識改變命運」,只有「上大學才有出路」又或者「不學習以後就得餓死」等等,這些功利性的教育在無形中改變了教育的本質,從而使廣義的教育變成了狹義的教育,教育只剩下了教,而徹底的失去了育。

其實,帶孩子去公共場合,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他可以接觸很多人,也可以學到很多公共場所的規則,例如購物要花錢要排隊,產品都是分類擺放的,超市裡不可以亂跑,貨架上的東西有的不能隨便拿,遇到人多的地方要怎樣躲避......公共生活讓孩子學會公共規則,對孩子其實是非常好的鍛煉,但是很多家長都本末倒置,讓大家辛苦維持的秩序,只為了個別熊孩子開綠燈,行方便,殊不知這就是在害孩子,讓他變成大家眼裡的「另類」。

真的希望家長能正式自己的問題,把自家孩子「完美」的外殼擊碎,這樣才能看到問題,解決問題,希望熊孩子能越來越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媽寶 的精彩文章:

上海一嬰兒出生,全身皺紋像老頭,原因竟是孕婦懷孕期間吃了這個
17年最新取名趨勢,有沒有你想要的
不同年齡的血壓標準參考值,對照下
南方大氣污染濃度沒北方高,供暖讓北方人「折壽」?
每天堅持喝一杯白酒,讓你想像不到的效果

TAG:育兒媽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