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Diver,在水下見到它們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Diver,在水下見到它們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扳機魚,

我們可能很多潛水員都體驗過它的厲害,

當它頭朝下的時候在沙子里做什麼的時候,

一定要離它遠一點,

因為它可能處於繁殖期,

在繁殖期會襲擊任何接近它的生物,

包括潛水員。

除了扳機魚,

水下還有很多生物,

見到它們,一定要躲得遠遠的。

資料來源:章衣萍《潛水中碰到的可怕生物》,百度百科,維基百科等等

最毒莫過箱水母

之前泰國帕岸島剛發生的意外,一名來自曼谷的女遊客游泳時遭含劇毒的箱型水母螫傷,送院途中證實死亡。讓大家一下子知道了這個看起來不起眼,實際上劇毒無比的海洋生物。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俗稱海黃蜂) ,是世界最毒的動物,它的刺細胞所釋出的毒性比眼鏡蛇還要毒,箱形水母的觸鬚上生長著數千個儲存毒液的刺細胞,不僅惡意的攻擊,就連貝殼或皮膚不經意的剮蹭都會刺激這些微小的毒刺。只要有誰膽敢招惹它,它就會瘋狂地給任何人或東西注射已知最有效的神經毒素。可以讓人在30秒內死亡。

這些透明的海洋生物被認為是動物界里非常危險的一種生物,它們的觸鬚包 含劇毒,可致人類喪命。而且這種毒液可引起令人無法忍受的劇烈疼痛。箱形水母的觸鬚會向受害者的皮膚里釋放很多毒針,每個毒針都包含一種致痛因子,因此它被稱為「世上最令人痛苦的毒刺」。

藍瓶僧帽水母-浮動的藍色妖怪

水母雖然毒性不算強,也可使你疼痛不已。但是有些水母是能致人死地的,傳說中的僧帽水母,就是地球上十大毒物之一。

據悉,藍瓶僧帽水母一般分布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它們可以浮在水面上,讓水流、潮汐推動它們。它們有一條長的觸鬚,觸鬚上有有毒的刺細胞,用來捕捉獵物。

僧帽水母是刺胞動物門水螅綱僧帽水母屬所有海產無脊椎動物的統稱,以其飄浮習性和螫人極痛著稱。僧帽水母是海洋里最致命的殺手——在2000年被這種「水母」蜇傷的游泳者中,68%的人因此而死亡。另外32%的僥倖生還者也有相當一部分因此而致殘,極少數幸運兒能夠從這種「水母」的魔爪下全身而退,但是他們的傷處將永遠烙上恐怖的印記。

水母都是潛水員避之不及的可怕生物,在深海潛水的時候,說不定會被突然扎一下。如果被水母刺中,先把皮膚上的剩餘觸手拿掉,但切記要避免手部皮膚直接碰到觸手。接下來,千萬不要嘗試用淡水沖洗,因為任何改變刺細胞內外溶液鹽濃度平衡的舉動,都可能刺激刺絲囊的射出,並釋放更多的毒液。通常選擇用醋沖洗一會,然後用醋敷傷口半個小時。因為醋的酸性可以中和刺細胞毒素中的某些蛋白質,抑制尚未彈出的刺細胞。若情況嚴重,最好去附近的醫院救治。

雞心螺-「內心柔軟」卻手毒

魚兒下面的「馬蹄蓮」其實是其毒無比的雞心螺

雞心螺家族很龐大,有500種左右,是海洋中的下毒高手。這些傢伙雖然行動非常緩慢,但卻是個愛吃葷的主。它的尖端部分隱藏著一個很小的開口,能從這裡射出來一支毒針——美其名曰「魚叉」,足以使受傷者一命嗚呼。據說有些毒性大的雞心螺可以毒死一個成年人。

藍環章魚-幽靈小毒物

眼前這隻指甲蓋大小的章魚,渾身如霓虹燈般閃著藍色的環狀圖案,這不是普通的章魚,這是海底著名的小毒物藍環章魚。據說一隻藍環章魚所攜帶的毒素能在數分鐘內一次殺死26名成年人!平時它躲得好好的,保持自己身上的顏色與環境色一致,當受到威脅發怒時,身上便會閃爍藍色的光環,它也因此而得名。【這種藍色的章魚千萬不要摸】

藍環章魚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直徑不超過15厘米。它是已知的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會用很強的河豚毒素麻痹獵物,體內的毒液可以在數分鐘內置人於死地,目前醫學上仍未有解毒的方法。被這種章魚蜇刺後幾乎沒有疼痛感,一個小時後,毒性才開始發作。幸好這種章魚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它們受到很大的威脅。

等指海葵-紅色魔手

等指海葵 Actinia equine 常見於台灣各地礁石海岸潮間帶的高潮線,體柱的顏色鮮紅,退潮時縮成一團,猶如一顆顆黏附在石縫中的小草莓。由於其鮮紅的體色,常被水族業者暱稱為「草莓海葵」。

等指海葵觸手有6圈,可達192支。主要分布於水深2米的海域。其體內含有的其毒素能使動物血壓快速下降,心率減慢,呼吸抑制,從而引起動物死亡。

刺鰩-尾尖刺利

2006年,「鱷魚獵人」史蒂夫歐文在被刺鰩刺中心臟後不幸身亡,歐文的不幸無疑提高了刺鰩這個鯊魚近親「危險動物」的名聲。

刺鰩的尾巴末端長有一根大約20厘米長的邊緣生出鋸齒的毒刺,構成毒刺的物質與構成鯊魚鱗片的物質相同。在感覺到威脅時,鋸齒狀毒刺便會變硬,像一把鋒利的牛排刀。毒刺會釋放毒液,給捕食者造成致命傷。莫特海洋實驗室表示:「這種毒液主要是一種基於蛋白質的毒素,能夠給哺乳動物帶來巨大痛苦,可能影響心率和呼吸。

看看被刺鰩扎傷後的慘像

海蛇-堪比眼鏡蛇的

海蛇也是非常常見的有毒生物,毒液屬於最強的動物毒,相當於眼鏡蛇毒液毒性的兩倍。

海蛇咬人無疼痛感,其毒性發作又有一段潛伏期,被海蛇咬傷後30分鐘甚至3小時內都沒有明顯中毒癥狀,然而這很危險,容易使人麻痹大意。

實際上海蛇毒被人體吸收非常快,中毒後最先感到的是肌肉無力、酸痛,眼瞼下垂,頜部強直,有點像破傷風的癥狀,同時心臟和腎臟也會受到嚴重損傷。被咬傷的人,可能在幾小時至幾天內死亡。多數海蛇是在受到騷擾時才傷人。

繡花脊若蟹-蟹中毒王

蟹肉是許多老饕眼中的美味,不過有些螃蟹的肉卻是不能亂吃喔。俗稱 雷公蟳 的花脊熟若蟹,堪稱是毒蟹之王——是有名的"毒公子" 中文學名為「繡花脊熟若蟹」,宜蘭地方上慣稱為「毒王蟹」,外表最大的特徵就是背部有「馬賽克」花紋、黑色的指甲以及呈半圓形。

這種蟹的體積並不會太大,成年蟹的蟹甲大約可長至10公分,看起來小巧可愛,但一想到牠身上的驚人的毒性,可是會讓人退避三舍 不過4、5公分大,但身上的毒性卻足足可毒死400至500名成年人 。

海中「藍美人」-擬刺尾鯛

擬刺尾鯛也叫刺尾魚,是一種產於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的熱帶岩礁魚。是我們在水下最為常見的觀賞魚,經常一群群的出現在我們眼前,多到我們幾乎都忽略他們的存在。雖然看起來很有趣,但是跟它打交道的時候千萬要小心,雖然他們表面看起來那麼和善,但遭受威脅時,會以尾部棘刺攻擊敵人,其尾刺部有毒腺,刺中後有強烈的劇痛感。

旌旗武士-蓑鮋(獅子魚)

海洋中不少生物都帶有致命毒素,最為常見的毒物要數獅子魚和石頭魚。好在它們與藍環章魚一樣,秉承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處世原則,與潛水員和平共處。

獅子魚的扮相非常高調,一身漂亮的魚鰭就好像是京劇裡頭插翎毛、身背大靠的大武生,再加上鮮艷華麗的紅白花紋,一舉一動都無比優雅,是海里最漂亮的生物之一。

雖然在我們人類的眼裡,能很快把獅子魚與珊瑚區分開來,可是對於海中眼神不佳的魚兒來說,眼前一片斑斕難以分辨,因此獅子魚經常潛伏在珊瑚礁附近,既能藏身又可捕獵。

醜陋毒王-玫瑰毒鮋(石頭魚)

石頭魚則是海里的偽裝高手,眼神不好的人,潛導都快把手指到石頭魚前面了,他還是一臉的茫然。顧名思義,石頭魚的顏色與海底石頭的顏色非常接近,通常它會靜靜地趴在礁石上一動不動,如隱形一般難辨真假。

獅子魚和石頭魚這兩種魚類都是通過毒鰭刺傷對手,一旦被刺立刻會引起劇烈疼痛,讓你瞬間無法自控,甚至無法呼吸。這在水下往往是致命的,因為潛水員會因為疼痛而失去理智,若此時不顧一切衝到水面,會導致潛水員得潛水病。

滑溜毒手-鰻鯰魚

這種魚我在宿務岸潛的時候,見到很多次,總是成群結隊的出現,對我這種有密集恐懼症的人來說,看到後更是起雞皮疙瘩,早早就躲得遠遠的。

當然,也是當時對他們完全沒有在意,因為全部心思都還放在藍環章魚上面。直到今天做這個帖子的時候,才驚覺原來他們也是有毒的。慶幸自己的密集恐懼症。

鰻鯰是珊瑚礁海域唯一的鯰魚,其一般分布於河口,潮池,和地跨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沿海開放水域。每一條條紋鰻鯰的背鰭和胸鰭上都有毒刺,被其刺著會非常疼痛,儘管其毒液還不足以使人致命。

毒性:毒液含有鰻鯰神經毒和鰻鯰溶血毒,不慎被刺傷會引起劇烈疼痛和局部麻痺。癥狀有胸痛、胸悶、心悸、紅腫、血壓降低等。自古我國沿海居民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一魟二鯱三沙毛」,這三種是令漁民最頭疼的魚類。其中沙毛指的是鰻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不懂常識 的精彩文章:

海洋及海底知識漫談
海洋竟然是「漏」的!海洋里的水都到哪去了?
恆星與恆星之間是空無一物的嗎?
有一種說法,舌頭是人體最強壯的肌肉,這是真的嗎?
為什麼撓痒痒會越撓越癢呢?

TAG:懂不懂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