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寒笛:普通人與高手的唯一差別

吳寒笛:普通人與高手的唯一差別

普通人與高手的唯一差別

大家看到這個題目肯定在想:這一定是一篇老生常談的雞湯文。

其實不然,寒笛寶寶就像買充氣娃娃附贈的那套情趣內衣一樣,總能帶給大家驚喜!

怎麼由一個沒啥絕技、沒啥經驗值的普通人,逐步升級,最終晉階成為一個擁有AOE必殺技,一出手就打翻一大片人的絕世高手呢?

大家其實是知道答案的:

要努力,要刻意練習,要多做自己不擅長但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事情。

類似的答案,網上一搜一大把:

刻意練習、一萬小時理論、要聚焦、要專註云云。

核心意思只有一個:跳出舒適區。

道理肯定對,那既然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做不到呢?

可能你不夠努力,意志力不夠,自制力不夠,堅持不夠等。

答案也是一口氣能說一串。但是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因為只說到表面,沒觸及到深層次。

那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

阻礙我們突破和改變的根本障礙到底是什麼呢?

那個牽一髮動全局的關鍵點在什麼地方呢?

注意,下面開始講重點了。喂,後排打瞌睡的同學請醒一醒,我馬上要開始我的表演了:

我們之所以不能跳出舒適區?

是因為適應不了舒適區之外的心理狀態。

這就像跟厲害的人扳手腕,敗下陣來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你力氣太小,而是你的手承受不了那麼高的力量強度,於是只有放棄。這其實就是普通人與高手的唯一差別。

這個道理有點深奧,大家多讀幾遍感受一下,反正多讀幾遍也不要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減肥(也是我的日常)。

為了減肥,晚餐吃很少,晚上到了九點以後,肚子餓得咕咕叫,這時候內心就會開始掙扎和猶豫:

「要不要去吃點雲腿月餅呀,餓得好難受喔?」

「現在如果去吃,之前幾個小時就白餓了。」

「但是我餓得實在太難受了,要不今天先吃點,明天再減?!」

「不努力減肥,以後就只有走模仿余男的路線了。」

最後掙扎了半天,實在受不了,打開冰箱開始吃東西,減肥的計劃就這樣慢慢失敗了。

很多時候,與其說我們是受不了身體上的飢餓,不如說是受不了內心的掙扎和煎熬。一旦內心出現焦慮情緒,人就會想要逃離。

我相信很多朋友,在很多方面,都有類似的經歷。

人生所有的戰鬥,都是關於自我的戰鬥;所有關於自我的戰鬥,歸根到底都是心戰。

愛逃跑的狗

我曾經看過一個馴狗節目。節目里有一隻狗,因為年幼流浪的時候被BB槍打過,有心理陰影。所以即使後來在一個絕對安全的收養環境里,聽到大的噪音(大卡車駛過、打孔機工作),也會勾起它的心理陰影。狗會不顧一切的掙脫韁繩,嘗試著逃跑,即使衝破窗戶、飛越柵欄、屢次受傷也在所不惜。

其實我們跳出舒適區的內心狀態,就像聽到噪音後的那隻狗一樣。焦慮感、緊張感、壓迫感瞬間上升,會逼迫我們想要逃離這種狀態。

為了減肥挨一點餓,就忍不住去想:要不要吃東西。

專心看一會兒書,就開始分心:要不要歇一下玩玩手機。

看吳寒笛可愛多的文章,看兩頁覺得太長,就要跳出去刷微博。

我們在舒適區外的狀態,就像那隻聽到噪音就拔腿就跑的小狗一樣,內心焦躁不安。

既然問題的根源找到了,那麼如何克服呢?

如何提升我們在舒適區外的心理適應能力呢?!

其實方法也不難,就是脫敏訓練。

脫敏訓練,具體是指對某些東西過敏,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使病人擺脫敏感原的訓練過程。在醫學上和心理矯正領域都有很廣泛的應用, 不管是治療鼻炎、哮喘還是性功能。

不斷訓練自己,讓自己的內心對於舒適區外的刺激不再這麼敏感。馴狗節目裡面的訓練師,就是用這種方法,讓一隻愛逃跑的狗,變得能夠適應噪音。

當然,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沒有醫療矯正這麼嚴格,只是適當採用脫敏訓練的原理,幫助自己提高舒適區外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一句話叫:成功者不害怕做那些讓自己害怕的事情。其實說白了,就是真正的高手,能適應舒適區之外的心理壓力。

以下四種方法,將幫助大家提高舒適區之外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多人無法真的改變和提升自己,不是自己不夠努力,而是方法不對。下面四種方法,使用難度不大,將真正的幫助大家由普通人,一步步進階為高手:

四個方法論工具

1

漸進式脫敏

要提升自己在舒適區外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降低自己對某些敏感源的敏感程度,肯定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個由易到難,逐步漸進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漸進式脫敏」。

就像健身一樣,你剛開始只能舉15公斤的啞鈴,持續練一段時間,慢慢增加重量,最後就能舉35公斤的啞鈴了。

你看島國動作片男星,一般時間都比較長,難道是因為他們身體要好一些嗎?其實也不是,天天做同樣的高強度工作,漸漸就脫敏了。

不管是培養好習慣(看書、健身、專心工作),還是戒除壞習慣(戒煙、控制網癮),都需要循序漸進。

你可以制定一個計劃,如何由易到難的去適應某個敏感源。

同時,中間也要預留出休息時間。

2

簡明啟動

人只要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舒適區之外的事情,肯定都會有畏難情緒。否則人人都成牛人、成大神了。

這時候,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啟動自己的行動力: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

動起來了之後,再往上面慢慢加強度。

拖了很久也沒去醫院看病,那先在網上掛個號預約個時間。

拖了很久也沒寫的論文,先草擬一個大概的框架,日後再慢慢往裡填充內容。

買了很久都沒有讀的書,定個計劃,先看兩頁。

拖了很久沒分的手,先試著與對方慢慢疏遠。

想開拓卻很久沒有聯繫的客戶,先拿起手機給對方發個破冰的介紹簡訊。

第一步往往是最難的,不要著急把步子賣得很大,讓自己先動起來就好。動起來之後再慢慢加速,慢慢矯正方向。

天若有情天亦老,簡明啟動很有效。

3

假裝鎮定

當我們做一些跳出舒適區的事情,一定會出現一些心理情緒上的波動。

比如內向的人學著去跟別人社交;

羞怯的人試著練習公眾演說的技巧;

從沒做過管理相關的工作,試著去領導一個團隊;

坐不下去的人,試著去長時間專心讀一本書。

當我們處於這些情況的時候,內心都會起一些掙扎。我們的情緒、心理狀態,就像那條想要掙脫韁繩,拚命逃離現場的狗,不受我們的控制。

這時候,我們要做什麼呢?

我們要當那個拚命拉住繩子的人,要故作鎮定。

在馴狗節目里,馴狗師為了幫助狗克服這種心理障礙,會故意播放噪音。聽到噪音的狗,會不顧一切的想要逃離,而馴狗師,會一直拉住韁繩不讓狗逃走,直到狗安靜下來。整個過程,馴狗師都會保持冷靜鎮定的狀態。如果馴狗師也出現焦慮、狂躁的狀態,這種情緒會傳遞給狗,讓它更沒有辦法安靜下來。

反覆拉住韁繩幾次後,狗對噪音的敏感程度會逐步下降,焦躁的狗會慢慢安靜下來不再試圖逃跑。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情緒是那條狗,當它出現驚慌想要逃離現場的時候。我們自己要試著去當那個牽狗的人,自己有意識的去控制住自己,保持鎮定的狀態,不要逃離,即使這種狀態是假裝的。只要你保持鎮定,拉住韁繩,內心的那條驚慌失措的狗,就會慢慢安靜下來。

如果我們也開始驚慌,我們的情緒、潛意識、心理狀態也會開始驚慌,就像牽狗的人如果表現出極度的不安全感,狗也會感受到,這時候會加劇想要逃離的衝動。

4

分散注意力

在馴狗節目裡面,為了降低狗對噪音的反應,馴狗師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讓狗在跑步機上跑步。

這其實就是分散狗對噪音的注意力。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你想想自己出現焦慮、壓力感的時候,其實恰恰是你最專註的時候:你的整個注意力焦點都在焦慮的事情上。

這時候如果能適當分散你的注意力,內心的焦慮感也會相應減弱。

我小時候體弱多病,經常去醫院打針。回到家常常屁股還是很痛,不過打一會兒遊戲就好了。

難道是因為打遊戲有止痛效果嗎?當然不是,只是打遊戲分散了我的注意力,讓我內心焦躁的小狗平靜下來了。

所以你如果在做一件舒適區外的事情,覺得很難適應,試著在做事的同時,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看書的時候用熱水泡腳。

跑步運動的時候聽音樂。

做困難工作的時候,在桌邊擺點小零食。

加班的時候,叫上漂亮女實習生。

坐不住的時候,調整一下呼吸節奏。

這都是減輕焦慮感,讓內心的小狗平靜下來的辦法。

結語

最後,為了幫助大家克服「看了就忘」以及「懂卻不用」的問題,我編了個口訣,幫助大家加深印象。

以下四個字分別用諧音代表本文的核心觀點:

漸——漸進式脫敏,

漸——簡明啟動,

加——假裝鎮定,

分——分散注意力。

大家只要念這個口訣「漸漸加分」,就能想起本文的關鍵點,就知道怎麼訓練自己,快速提升能力,逐步進階成為高手。

武功絕學的仙丹都送到你嘴巴了,你何不張開嘴吃下去試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寒笛 的精彩文章:

TAG:吳寒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