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觸樂夜話:《缺氧》因騰訊WeGame版獨佔中文,在Steam上遭了一波差評

觸樂夜話:《缺氧》因騰訊WeGame版獨佔中文,在Steam上遭了一波差評

觸樂夜話:《缺氧》因騰訊WeGame版獨佔中文,在Steam上遭了一波差評

一周前,《饑荒》開發商Klei的新作《缺氧》宣布登陸騰訊WeGame。根據官方頁面的說法,WeGame版《缺氧》會是「獨佔中文」。

Klei在Steam上發售的遊戲沒有任何一款自帶官方中文(準確地說是只有英文),所有的漢化都靠熱心玩家在創意工坊中上傳、分享給大家。

不得不說,Klei對本地化很不上心、很懶。但由於《饑荒》等Klei的熱門遊戲受眾體量巨大,光是漢化就有許多個,所以對玩家們而言,沒有官中一直以來也不是大問題,反正有「創意工坊獨佔中文補丁」可用。

觸樂夜話:《缺氧》因騰訊WeGame版獨佔中文,在Steam上遭了一波差評

「獨佔中文」四個字本身話題度也不高,很少放到檯面來講,但其實早已有之,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索尼就經常這樣做,牽頭漢化做出各種主機遊戲的繁體中文版,僅在PS4上獨佔。正因如此,《尼爾:機械紀元》PS4版才有中文,Steam版卻沒有。理論上這就是個誰出錢漢化、誰獨佔中文的道理。

但這四個字還是挑動了玩家的神經。在14日宣布「獨佔中文」以後,Steam版《缺氧》首頁的最有價值評測區已經一片紅。

觸樂夜話:《缺氧》因騰訊WeGame版獨佔中文,在Steam上遭了一波差評

觸樂夜話:《缺氧》因騰訊WeGame版獨佔中文,在Steam上遭了一波差評

觸樂夜話:《缺氧》因騰訊WeGame版獨佔中文,在Steam上遭了一波差評

玩家們給差評可以理解。《缺氧》的開發很大程度上得益於Steam玩家在遊戲搶先體驗階段的支持,而搶先體驗基本上就是個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事,類似免費給廠商做遊戲測試。

某些遊戲會在脫離搶先體驗階段後漲價,那點差價算是玩家獲得的唯一回報,但《缺氧》之前還從68降到了58……當時允許玩家選擇退款重買。我也是搶先體驗玩家之一,但實在是喜歡《缺氧》,於是懶得重買,就算給Klei十元小費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無私奉獻的搶先體驗玩家獲得的服務還沒其他玩家好,心裡難免就會有落差。而大家也早已形成了拿Steam差評宣洩情緒同時維權的習慣……

V社前兩天的博客說得好:


……那為什麼評測惡意轟炸會成為一個問題?一方面,進行轟炸的玩家達成了用戶評測的目的:他們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告訴大家為什麼不應該購買這個遊戲。但我們也注意到玩家關注的問題常常與遊戲無關。有可能他們只是對遊戲開發者在網上某些言論的不滿,或者對於開發者對 Steam 版本遊戲中所做的一些決定相對於其他平台版本不同而不快,又或者他們僅僅是不喜歡遊戲開發者的政治主張。這些都是對遊戲不滿並進行評測的恰當理由。

不過,事情最後又迎來一個轉折。在21日WeGame版《缺氧》發售當天,Klei又在Steam發布公告,特地用中文說明了情況,解釋Steam也會出官方中文,就用騰訊那個版本,10月就上。

觸樂夜話:《缺氧》因騰訊WeGame版獨佔中文,在Steam上遭了一波差評

換言之,WeGame版的獨佔中文應該是做不得數了,最多那也只能叫「限時獨佔」。「獨佔中文」是不新鮮,但「限時獨佔中文」確實還真是新鮮。

反正這又是一個「差評倒逼漢化」的故事,然而我們應該可以看出,它相比之前那些情況已經有點兒不同。騰訊原本可以把「獨佔中文」作為一個市場突破口,從理論上講,WeGame也有著搞獨佔的權利。但顯然現實要比理論複雜。

觸樂夜話:《缺氧》因騰訊WeGame版獨佔中文,在Steam上遭了一波差評

經此一役,騰訊WeGame以後可能不會再搞「獨佔中文」了,可惜了一個市場突破口,應該不會開心;Klei在本地化上大概也不能再繼續懶下去了,忒多差評抹也抹不掉,應該也不開心;打差評的Steam玩家們逼得騰訊與Klei妥協,最終收穫了一個騰訊版的官方中文……

「差評倒逼漢化」漢化是不是美事一樁?對玩家而言,答案通常都是肯定的,因為那既有實實在在的官方中文,也有逼迫廠商就範帶來的、勝利的喜悅。只是這一回,實實在在的前者其實已不是關鍵,最多只是省去了打開創意工坊的麻煩,精神上勝利的喜悅不知何時更佔上風,成了「差評倒逼漢化」帶來的最大好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