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一歲女兒怎麼喊都不答應,年輕爸媽萬萬沒想到……

一歲女兒怎麼喊都不答應,年輕爸媽萬萬沒想到……


點擊上方「

盧璐說

」可以訂閱哦


致守護愛守護髮聲的我們



24


九月


星期日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特別感人的故事。




13歲的小少年史秋撿榮獲了國標舞冠軍,但眾人萬萬沒想到,他竟然是個耳聾的孩子。甚至,因為耳聾,他在嬰兒時便被家境貧寒的生母遺棄。




善良的養母撿到了他,當成自己的孩子養育。




雖然是聾啞兒,可史秋撿展現出了強大的舞蹈天賦,和對舞蹈的熱愛。




養母為了成全他的心愿,賣掉房子送他去舞蹈學校學習,一步一步,將他送到了國標舞的比賽舞台上。



看到這個新聞之後,我專門去找了史秋撿的比賽視頻看。鏡頭裡的他舞姿優美、從容微笑,一點兒都不像是個聾啞人。




我還翻到了2008年的一個視頻片段。當時年僅14歲的秋檢,在中央電視台《非常6+1》節目獲獎後,他跑下舞台,把獎盃和鮮花捧到了養母的懷裡,並含混不清地喚了一聲:「媽——媽——」母子二人帶著觀眾一起,傾淚全場。




對於普通孩子來說,「媽媽」是最簡單的音節;可對於他來說,卻可能是唯一的音節了。他這唯一的音節里,不知飽含了多少對媽媽的感激與深愛。




養育一個孩子有多難,養育一個聾啞孩子便是難上加難,可這個後天的媽媽,給了他實實在在的新生、美夢和同樣的寵溺深情。




我看的心酸,心裡想的是:如果他能聽到該多好,他一定能從音樂里獲得極大的快樂,也能夠聽清楚媽媽溫柔呵護的聲音……如果他能說話該多好,這樣優雅的少年一定有著最美好的聲音。



可即便上天給他設置了如此多的不幸,他並沒有被打倒,甚至實現了比健康孩子更優異的成績。




看著他從不幸中破繭而出的身影,也讓我想到了身邊一些聾啞兒童。




去年,朋友里的一對年輕爸媽都崩潰了。



他倆的女兒才一歲,長得剔透可愛,愛笑愛鬧,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




可寶寶越長大,他們越覺得奇怪。因為在身後喊她時,寶寶從未有過回應。粗心的一家人,直到同齡孩子都要學說話了,而自己的女兒仍然發不出任何音節,才帶孩子去了醫院檢查。




檢查的結果是——女兒是聾啞兒。全家人如遭晴天霹靂,不知道該怎麼向之前一樣,逗寶寶開心。




可寶寶是無辜的呀,一抱起來,仍然對著他們露出天使般的笑容。朋友夫婦難過至極,可也只能強打精神,四處問葯。




因為我有一個老同學是耳科醫生,他們通過我輾轉求醫。



醫生看過之後才診斷,因為發現的太晚,才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朋友哭的喘不過氣,卻也無能為力。雖然我勸了她無數遍不要自責,可她還是跟我說:「我不該這麼粗心……也許我們早點警覺,早點治療,寶寶不至於走到這樣的境地……」




我跟著難過。像我們這些媽媽,每逢孩子感冒發燒都揪著心,更何況遇見這樣的事情。




哪個媽媽不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可她明明白白的知道,孩子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發不出任何音節,她把孩子未來可能遭遇的困難都想遍了,怎麼可能不難過?




聽到朋友哭著說:「想到女兒一生都要沉浸在一個死寂的世界裡,我就難受……」




是啊,想到那麼多聽障人士,都活在這樣寂寞的世界裡,就覺得遺憾。我不禁想,我們有沒有辦法,能更好地走進他們的世界呢?




9月24日是國際聾人節,今天聽到毛不易唱的歌,歌詞里說:「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我會買下所有難得一見的笑臉,讓所有可憐的孩子不再膽怯……」




真希望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聽見最美好的聲音,說出最動聽的話呀。可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聾啞孩子。




我們能聽見萬人演唱會裡的掌聲與吶喊,我們能聽見翻滾的海浪和美妙的松濤,我們能聽見親人的喃喃,他們真的聽不見……


我聽不見,我真的聽不見




像我們這些普通人,也許一生都不會去學習怎麼和他們交流吧。不過,這次

華大基因希望通過國際聾人周「用手語,共融合」主題呼籲全社會學習簡單的手語

,更包容並接受身邊的聽障人士,讓他們和我們一樣平等參與社會。




屏幕前的你,快和我一起動動手指,讓愛發聲吧:




因為朋友女兒的這件事兒,醫生同學向我科普了很多新生兒耳科知識。


 


每一個父母,都對寶寶的成長惴惴不安。從一餐一飯,到一衣一線,恨不得都給孩子最好的。買日本尿不濕、代購紐西蘭奶粉、買學區房、上國際學校,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可很多醫學知識匱乏的家長都忘記了,對孩子更好的養育,是健康。




當父母真是最難的功課了,你得心思細密,你還得未雨綢繆。




尤其是耳科健康,更重要的是防患於未然。




以朋友的女兒為例,如果父母早有警醒,早早發現孩子的聽力障礙,或許不至於到無能為力之地。




再以我自己為例,小時候中耳炎頻頻發作,都只是用消炎藥、抗生素應付過去。也許是當時治療不當,我現在每逢發燒上火壓力大,最不舒服的地方,首先就是耳朵。




吸取自己童年的教訓,當我有了孩子之後,我最謹慎的,就是孩子的耳科健康。




往往新生兒出生之後,也有常規的聽力篩查,不過,這種聽力篩查,只能通過物理學技術檢查寶寶當時的聽力狀況,對於隱藏在體內存在風險的致聾基因無法檢出,而往往此時是最為危險的。




如果患有先天性耳聾則很可能因聾致啞,一輩子只可通過手語交流;如果是遲發性耳聾那麼出生時正常或聽覺不那麼敏感,但在成長過程中可能突發聽力下降,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有的家長打了小孩一巴掌結果小孩再也聽不見了,其實這是基因缺陷所致,如果早知道有這方面的基因缺陷只要頭部不受猛烈撞擊就不會聾,再有比如「一針致聾」、高頻致聾等等還有

很多導致一個健康的寶寶後來失去聽力的情況都是可以避免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



(點擊圖片瀏覽高清大圖)





所以,為了耳科健康,最好的辦法就是耳聾基因篩查,從根源知曉問題。




華大基因可提供全方位的耳聾基因篩查,這裡特別想和大家說說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可聯合傳統新生兒聽力篩查聯合進行。






華大基因耳聆可?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

利用國際領先的高通量測序平台,篩查新生兒耳聾基因異常的新一代檢測技術。通過採集新生兒微量血液樣本,提取DNA進行基因測序,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評估得出新生兒患聽力障礙的疾病風險。此技術能同時

檢測先天性、遲發性與藥物敏感性耳聾等基因






華大基因一直致力於基因科技研究,在這方面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果。

尤其是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這一塊,絕對是新手爸媽們的福音。




提供更先進和全面的篩查




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可面向出生後的所有寶寶及兒童,為臨床醫師及父母提供更為全面的新生兒聽力護理及診療指導。





如果檢測未通過,可以在三個月內做聽力學診斷,及早干預。



點擊圖片瀏覽高清大圖




如果朋友當時帶女兒做了這項檢測,也許能避免最壞的那種情況。



引起新手父母們對寶寶聽力健康的重視




遲發性聾和藥物敏感性聾早期的癥狀不太容易識別,而在出生的時候往往聽力是正常的,開始時不疼不癢,外耳道既不紅腫也不流膿,孩子不哭不鬧,反而變得安靜,特別是幼兒,由於不能說話或表達不準確,待家長發現時,語言發育已經受損害,不僅致聾而且還致啞,貽誤了最佳的干預時機。




進行基因檢測之後,父母如果發現寶寶有遲發性聾和藥物敏感性耳聾的基因,可以接到預警,並及時干預,保護寶寶的聽力和語言能力。




所以,如果你的寶寶還在0—6周歲,為了聽力健康,不妨做一個基因檢測,送孩子一份健康,也送自己一份心安。




看到這個視頻里的小女孩用手語說:「I have a dream」,才知道相比於他們,我們的夢想是多麼的奢侈。




他們只是想「聽見」,而我們,擁有的那麼多,都忘了好好聽聽這世間那些美妙的聲音。




選擇華大基因,選擇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我們一起守護愛、守護聲音,我們一起為愛發聲!




(推廣)


點擊

「原文閱讀」,一起讓愛發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盧璐說 的精彩文章:

擾亂心緒 | 虛壹而靜 NO.193
願我們的成長,不是來自傷害
《老友記》23年:願你出走半生,歸來還有陪伴
總會到來 | 虛壹而靜 NO.192
馬化騰幫她算過賬,美國FBI稱她可以做同行,她說,get這項技能你會很值錢

TAG:盧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