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走路或做家務就能預防心臟病?權威雜誌如是說

走路或做家務就能預防心臟病?權威雜誌如是說

根據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的最新研究,無論是經常健身、散步、走路上班抑或做家務,只要能保證每天活動的時間超過半個小時,就可以幫助人們預防心臟病,遠離死亡風險。

這項國際研究的對象涉及全球17個國家的13萬人,年齡介於35歲至70歲之間。結果顯示,即便從未去過健身房運動,單靠走路上下班、午餐後散步或是做家務,只要達到超過每日半小時或每周2.5小時的運動時長,就能將心臟病的風險降低20%,死亡風險降低28%。如果這個時間能達到750分鐘及以上,還可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

負責研究的專家指出,如果有時間去健身房鍛煉自然最好,但限於經濟和精力等因素,更多人只能接受靠日常走動、飯後散步、做家務等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活動來保證自身的日常活動量。

而且,就防治心臟病這一點,對較為貧困的人群來說,依靠食物及藥物明顯不現實,相比之下,步行不會產生經濟負擔,還可以為健康帶來顯著好處。

日常快步走鍛煉有哪些應注意的細節?

1、目前,關於每天走多少步,民間看法並不統一,多數人認為是一萬步,而中國膳食營養指南的建議則是6000步,還有15000步的說法。但是,過度的行走,只會白白增加身體的疲勞和膝蓋的磨損。

對此,較為適當的做法是,根據個人特點調整,盡量改正多坐的習慣,養成能站就不坐,平時多積累運動量,循序漸進,每天不要超過12000步,兼顧安全與效果。

2、有效步數不能多次累積

所謂的運動有效步數是指在30分鐘內一次完成的,而非多次累加。一般建議是,老年人每分鐘走100步,30分鐘約3000步,中青年速度可以快些。連續完成的有效步數,才可實現有氧運動的效果,如減脂、降糖、降壓、降脂,減輕緊張、焦慮、抑鬱等。

3、如何判斷每次步行的效果?

一般來說,當快步走達到30分鐘時,人會有適度心悸氣短,在適度氣溫下還會略微出汗。在健步走時,要保持上肢擺動,行動不便者可使用行走手杖,在運動前後要注意熱身及放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