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得到權力非常難,自我毀滅卻很簡單,慈禧恭親王的相愛相殺

得到權力非常難,自我毀滅卻很簡單,慈禧恭親王的相愛相殺

臣子可以發脾氣嗎?玩政治就要收斂,不然會死的很慘

大內密探7號和你一起讀懂清朝歷史。我們看歷史,一定要從大局來看,同時也要將時間跨度拉長,才能看的真切,最大程度的還原歷史細節。

今天我們說的事發生在1864年,慈禧親自寫的一張詔旨說起,如圖所示,請仔細閱讀,全文有很多錯別字,如果感興趣可以自己理解,和後面修改後的文章加以對照。

慈禧親自寫的詔旨

第一,對國家內部。從大背景來說,1864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南京)被攻克,洪秀全和其幼子被殺,太平天國基本被滅,只剩下幾股捻軍餘孽,對清朝的統治構不成實質威脅。而曾國藩的湘軍卻又幾十萬人,完全具備了稱王的資本,對朝廷的權利構成了相當大的威脅。議政王(恭親王)卻一直支持曾國藩,遠遠超過了當年肅順對曾國藩的支持。因此,朝廷必須對議政王和曾國藩採取行動。

第二,清朝對外。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簽訂了《天津條約》後,四年時間朝廷基本沒有外患,很多棘手的問題都已經解決,對外策略基本定下,對洋人的態度也變化了很多,學會了和洋人打交道的方法。因此,以前全權負責對外交涉,委屈求全的恭親王,在這時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有很多人都可以替代。

慈禧和恭親王

第三,洋務運動。當清朝被堅船利炮打的落花流水時,就有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打算。慈禧上台後,支持以曾國藩,李鴻章等主持的洋務運動,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化軍事工業崛起。隨著北洋海軍的建立,朝廷恢復了一定的自信。

現在我們開始說慈禧寫詔旨的事。寫詔旨的前幾天,地方小官蔡壽祺給朝廷寫了奏摺,彈劾恭親王徇情、貪污、驕盈、攬權。我們將這幾個詞和恭親王聯繫在一起解釋一下。徇情,恭親王在辛酉政變以後基本獨攬朝政,每做一件事,外人都可以理解為徇私情。如果一件事情都不做,當然能免了這一罪狀。貪污,清朝的京官是出了名的窮,如果不是地方官員每個節日的送錢,那基本連生活也不能維持,曾國藩在京幾年就欠了一屁股債,最後到了地方才算好過了。作為國家的二把手,地方官員送點禮物也非常正常,只要有權力的地方,不論哪個朝代都是這樣,只要不是太過分就行了。驕盈,恭親王當權時不到三十歲,年輕氣盛,不免有很多事情會表現的有些張揚,這些其實也很正常,權力大脾氣大,至今都是這樣。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慈禧的貼身太監安德海,假傳懿旨,本來是滔天大罪,被恭親王發現,罵了幾句,結果在慈禧身邊吹風,各種挑撥,加深了慈禧對恭親王的誤會。攬權,本來辛酉政變時,慈禧和恭親王來了一次交易,交易的內容就是權力的交換,恭親王總攬朝政,慈禧垂簾聽政。可兩人的蜜月期剛過,彼此就有點看不慣,恭親王任用很多自己的親信,支持在外征戰,並且立下赫赫戰功的曾國藩,對朝廷構成了一定的威脅,攬權的事情也勉強能說過去。

本來官員之間相互彈劾是很正常的事,可是當臣子聽到別人彈劾的時候,必須跪拜,請求朝廷檢查。而恭親王聽慈禧說有人彈劾是,情緒相當激烈,追問是何人彈劾,一副咄咄逼人的樣子。讓兩個皇后同時想到了當年肅順的大逆不道,嚇得同治皇帝當場尿了。在皇權社會,追求穩固的最高權力高於一切。恭親王的這一舉動完全觸碰到了統治者的神經,當慈安太后哭著召見群臣時,恭親王的命運就已經註定。

晚上,孤立無援的慈安慈禧徹夜難眠,慈禧連夜寫了這封詔旨,雖然錯字滿篇,但是第二天群臣聽了以後,對慈禧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感覺到了莫大的威壓。這個女人很厲害,絕對的狠角色。詔旨如下:朕奉兩宮皇太后懿旨:本月初5日據蔡壽祺奏,恭親王辦事徇情、貪墨、驕盈、攬權,多招物議,種種情形等弊。 嗣此重情,何以能辦公事!查究雖無實據,是出有因,究屬暗昧知事,難以懸揣。 恭親王從議政以來,妄自尊大,諸多狂敖,以仗爵高權重,目無君上,看朕沖齡,諸多挾致,常常諳始離間,不可細問。 逐日召見,得意忘形,言語之間,許多取巧,滿口胡談亂道,嗣此即使夏日炎炎情形,以後何以能辦國事? 若不即早宣示,朕歸政之時,何以能用人行正? 嗣此重大情形,姑免深究,方知朕寬大之恩。恭親王著無庸在軍機處議政,革去1切差使,不準干預公事,方示朕保全之至意。特諭!」

此時的議政王獨攬大權,黨羽眾多,尤其是在外征戰的曾國藩,還有外國的使臣,都具有很大的話語權,他們聯名保恭親王,給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善於算計的慈禧太后,先是堅決的將恭親王趕出軍機處,失去權柄,剝奪議政王的稱號。讓整個朝廷都意識到她能獨挑大樑,非常決絕。緊接著,又恢復了恭親王的軍機大臣的身份,這又讓大臣和外國使臣不丟面子。但是,恭親王的這一出一進,讓他失掉了往日的威風,同時也失掉了眾多朝臣的心。而慈禧的這一抑一揚,達成了她多年獨攬大權的夙願,讓清政府有了唯一的最高權力,安撫了群臣的心,同時也為以後的洋務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權力基礎。

和為貴

Ps:歷史人物都是局限在當時的環境中,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他們的很多決策不是最明智的,甚至是錯的,但是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精英,做的每一個決定時都受制於環境,都有很多不得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內密探7號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這個大將得寵兩年後被誅殺?給我們有什麼啟示
這件事情的發生,標誌著慈禧和恭親王的蜜月期的結束

TAG:大內密探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