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南亞為什麼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很多都是中國人帶過去的

東南亞為什麼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很多都是中國人帶過去的

據中國古籍記載,於唐朝時期就已有少量唐人南下馬來半島一帶進行商業活動。當時唐人主要是暫居經商,並無大量定居。

鄭和下西洋帶去了中華文明和伊斯蘭教

到了明代,有大量叛軍和回民開始遷居南海一帶(即馬來群島),由於為明成祖立過大功,鄭和曾多次在滿剌伽停留,後來將滿剌伽,巨港,泗水等營建成其船隊的大本營,也安置了數位回民為當地領袖,巨港有施進卿,泗水有數位;Sunan Ampel, Sunan Bonang, Sunan Kalijaga, Sunan Gunungjati和 Sunan Giri等,他們被尊稱為爪哇島的"九大聖人"(Wali Sanga)。2006年馬來西亞華人舉行新春書法比賽

還有一位有爭議性人物,拜里迷蘇剌,滿剌伽王,據說他雖然接受了波斯伊斯蘭頭銜為 Iskandar Shah但他沒有歸依。至今馬六甲仍然留有大量與鄭和回民有關的遺迹。據明史卷三百二十五,當年鄭和護送滿剌伽王,拜里迷蘇剌,和大量大明人員,人數五百,在滿剌伽定居下來。與此同時,伊斯蘭教海上貿易的蓬勃發展也促使回民和唐人在滿剌伽的活動日益增加。

滿剌加蘇丹國的國際貿易港口之成功,也導致許多鄰國統治者的信仰改變,從傳統信奉印度教混合佛教改為信仰伊斯蘭教。1961年伊斯蘭教著名學者哈姆加長老曾明確寫下一句令人深省的名言曰:"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伊斯蘭教之發展,與中國一名虔誠穆斯林密切相關,這位穆斯林就是鄭和將軍。"

華人與當地人不通婚導致佔比逐年下降

一些唐人因為和當地人通婚,開始在滿剌伽定居,接受同化,繁衍開來。此時開始,唐人開始在滿剌伽形成聚落定居,成為組成滿剌伽重要的一個民族。大明衰弱後,這些通婚唐人的後裔由於交通不便、大明閉關政策等因素,開始與祖國關係疏遠。在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情況下,他們逐漸形成一支新的民族--娘惹峇峇族(Nyonya-Baba)。娘惹峇峇的母語也由方言(主要是大明時代的方言,即福建話)慢慢轉變成夾雜方言以及馬來語的娘惹峇峇語(Peranakan Hokkien),但依然保留了各種大明的風俗儀式。

滿清王朝時期,許多不願投降的反清義士也逃到南海一代。而大清子民大量移民今馬來西亞各地則是從鴉片戰爭後開始,當時大清戰敗,中英簽署《南京條約》,大清承認國民前往海外謀生的權利,由於當時大英帝國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大量的大清工人(或稱為苦力)從大清輸入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

在蒸汽船使用後,大清子民南來的數量更是急劇上升。此時到來的大清移民人數已經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稱為"新客"。這時期馬來半島的大清子民人口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這是因為勞工們的僑鄉意識濃厚,多不打算扶老攜幼來到馬來亞定居,而是希望賺夠錢回到老家故鄉。

據統計,目前東南亞各國的華人比例正在逐年下降。馬來西亞獨立初期華族佔總人口大約37.2%。但由於華人出生率較低以及向外移民,已經降到了22%。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有大量的馬來西亞華人移居或長居在歐美、澳大利亞、新加坡或日本等等。在眾多國家當中,新加坡算是吸納最多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的國家,但比例也由獨立初期的90%以上下降為74.2%左右。而人中眾多的印尼華人則更是降到1%以下。

鄭和下西洋500多年後印尼出了位華人穆斯林總統

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1940年9月7日-2009年12月30日),印度尼西亞政治家,民族覺醒黨創立者,曾任印度尼西亞總統(1999年-2001年),為蘇哈圖下台後第一任民選總統,因涉嫌貪污而任期未滿便被彈劾,但他在種族和解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瓦希德曾向媒體承認自己有華人血統,其本家族祖上系福建的回教長老陳金漢,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隨船隊前往印尼爪哇島,並於泗水定居。先祖陳金漢(Syekh Abdul Qadir Tan Kiem Han),乃伊斯蘭教長老,祖籍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仕春村,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隨船隊前往印尼傳道,定居於泗水。瓦希德會說一些閩南話。2009年12月30日,瓦希德在雅加達的一家醫院逝世,享年69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看連萌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版韋小寶有多奇葩?賣燒餅出身 成皇后情人 當過半個皇帝

TAG:好看連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