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高宗純皇帝乾隆的后妃們

清高宗純皇帝乾隆的后妃們

清高宗純皇帝在位六十年,有皇后3位,皇貴妃5位,貴妃5位,妃6位,嬪6位,貴人12位,常在4位。

孝賢純皇后

一、原配 孝賢純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原配妻子,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贈郡王傅恆姊。

富察氏出身滿洲鑲黃旗。鑲黃旗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親統,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於滿洲鑲黃旗的並不多。

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間任議政大臣,當過7年的戶部尚書,掌管國家的財政大權,曾經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哈什屯和米思翰均於乾隆十三年(1748)五月被追贈為一等承恩公。

父李榮保為米思翰第四子,官至察哈爾總管。

富察皇后的伯父馬齊當了三十多年的武英殿大學士,「歷相三朝,年逾大耋,抒忠宣力,端謹老成,領袖班聯,名望夙重,舉朝未有若此之久者」,另一位伯父馬武任過都統、領侍衛內大臣,官居一品,位極人臣,多年報效朝廷,被雍正稱為「聖眷最渥之人」。時人記載:「明(明珠)、索(索額圖)既敗後,公(馬齊)同其弟太尉公武(馬武),權重一時,時諺雲『二馬吃盡天下草』。

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十八日奉旨與皇四子弘曆在重華宮成婚,為嫡福晉。

雖然富察皇后出身高貴、姿容窈窕,卻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御珠玉。有次秋季去關外,乾隆對皇后談起關外舊俗,提及祖上剛剛創建帝業的時候,衣物的裝飾都是用鹿尾絨毛搓成線縫在袖口,而不是像當今皇宮中那樣用金線銀線精工細綉而成。皇后深悉帝心,特地做了一個用鹿尾絨毛搓成線縫製而成的燧囊獻給乾隆,以示不忘滿洲本色。乾隆非常珍愛孝賢皇后親手縫製的燧囊,一直帶在身邊。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鍾愛異常」。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於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皇后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外一場不小的風波。

雍正六年(1728年),生皇長女;八年生次子永璉;九年生皇三女。雍正七年賜居長春仙館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己丑(即雍正帝去世當日),奉懿旨冊為皇后,居長春宮。

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行冊立禮。

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生皇七子永琮。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隨駕東巡;

三月十一日,崩於迴鑾途中的德州舟次,年三十六;三月二十二日,帝親定謚「孝賢」,五月二十一日行冊謚禮。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勝水峪裕陵地宮。

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聖純皇后」。

二、繼皇后 烏拉那拉氏 (1718年-1766年),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清史稿·后妃列傳》中記其為「皇后烏拉那拉氏」,史學界多稱其為「那拉皇后」或者「乾隆繼後」。

烏拉那拉氏出身於滿洲正黃旗,佐領那爾布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小七歲。

雍正年間,嫁與時為寶親王的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為側福晉(一作側福金)。

乾隆初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嫻貴妃,乾隆十三年,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崩逝,於次年晉皇貴妃,攝六宮事。

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初二,冊立為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忤旨截髮失寵,提前送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歷次冊寶夾紙(所以未有封號,也沒有留下太多資料和畫像)。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薨,以皇貴妃禮葬。

生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及皇五女。

三、繼皇后孝純儀皇后

孝純儀皇后魏佳氏

孝儀純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清高宗時為魏貴人、令嬪、令妃、儀貴妃、令儀皇貴妃。(就是小燕子裡面的個令妃涼涼)

生於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初九日,內管領清泰之女,江蘇人,原屬包衣正黃旗,後因魏氏為妃的關係而被乾隆抬入滿洲鑲黃旗,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躍成為皇貴妃。此時孝賢純皇后已亡,皇后烏拉那拉氏也失寵被打入冷宮,加上乾隆帝再未立過皇后,所以魏佳氏從此已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之事,代行皇后之責,成為無名號而有實權的後宮之主達10年之久。終乾隆一朝,魏佳氏是為乾隆帝生育子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代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崩,享年四十九歲(福分還是淺了,後來是自己的兒子被決定當皇帝後,追封的皇后)。

同年二月十一日謚為令懿皇貴妃,葬於清東陵裕陵地宮。乾隆六十年追封為皇后,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謚,謚號全稱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

生有四子二女,分別為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皇十四子永璐、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皇十六子、皇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

1928年,軍閥孫殿英盜掘了乾隆帝的裕陵,當清皇室成員為裕陵做善後處理時發現,在裕陵地宮中所葬的一帝(乾隆)二後(孝賢,孝儀)三皇貴妃(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淑嘉皇貴妃)中,只有孝儀純皇后魏佳氏的遺體歷經153年不腐,面目如生,令人驚嘆不已。

四、慧賢皇貴妃高佳氏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

慧賢皇貴妃(高氏、高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世居遼陽地,出身內務府包衣世家,大學士高斌女。

《清史稿 列傳-后妃》:「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乾隆初,為貴妃,晉皇貴妃。薨,謚曰慧賢皇貴妃。葬勝水峪。」

1734年,高氏為寶親王(乾隆封號)側福晉;

1735,高氏被封為貴妃;

1745年,高氏晉封皇貴妃;同年,皇貴妃高氏去世,謚號「慧賢」。

1752年,慧賢皇貴妃與孝賢皇后、哲憫皇貴妃同日葬入清東凌之裕陵。

1817年,嘉慶帝詔命,把玉牒內慧賢皇貴妃之姓「高氏」改為「高佳氏」。

未有子女,她的哥哥高恆因為貪污被斬。

五、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佐領翁果圖之女,滿洲正黃旗人,雍正初年成為皇四子弘曆的侍妾,事高宗潛邸。

她雖姓富察氏,但出身不高,與孝賢純皇后沒任何關係。孝賢純皇后出身於鑲黃旗。而哲憫皇貴妃是正黃旗人。

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生皇長子永璜,九年四月生皇二女。

但是,富察氏命運不佳,在弘曆即位前兩個月,即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病逝。

乾隆二年十二月,乾隆追封他的這位最早的妻子為哲妃。

乾隆十年正月又以哲妃生育皇長子,追晉為哲憫皇貴妃。

金棺暫安於靜安庄殯宮,乾隆十七年與孝賢皇后、慧賢皇貴妃同日入葬裕陵。

六、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淑嘉皇貴妃(1713年-1755年)金佳氏,乾隆帝妃嬪。原為金氏,初隸內務府漢軍包衣,後奉旨出包衣,賜姓金佳氏。

上駟院卿金三寶女,其兄為禮部尚書金簡,乾隆為皇子時,入侍高宗潛邸,雍正十三年,乾隆帝即位。

金氏初入宮為嘉貴人,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被晉陞為嘉嬪,四年生皇四子履端親王永珹,

六年二月十三晉封為嘉妃,

十一年生皇八子儀慎親王永璇,

十三年七月初一晉封為嘉貴妃,同年七月初九生皇九子。

十七年生皇十一子成哲親王永瑆。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金佳氏病逝,享年四十三歲。

奉崇慶皇太后懿旨,賜謚為淑嘉皇貴妃,棺槨暫安於靜安庄殯宮。

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葬入裕陵地宮。在她去世一百多年後,乾隆陵被軍閥孫殿英炸開,連累了金氏也落得屍骨不全,最後斂葬的時候與其他后妃的屍骨混在一起裝進了同一口棺材。

七、純惠皇貴妃 蘇氏

純惠皇貴妃蘇氏

純惠皇貴妃(1713年6月13日-1760年6月2日),蘇氏,生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月二十一日,蘇召南之女。

純惠皇貴妃有二子一女,分別為皇三子愛新覺羅·永璋、皇六子愛新覺羅·永瑢、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下嫁福隆安。

清高宗時為純嬪、純妃、純貴妃、純皇貴妃,乾隆二十五年四月十九日崩,享年四十八。追謚為純惠皇貴妃。葬於裕陵妃園寢。

八、慶恭皇貴妃 陸氏

慶恭皇貴妃陸氏

慶恭皇貴妃(1724年8月12日 - 1774年8月21日)陸氏,陸士隆之女,清高宗妃,無子女。

雍正二年(1724)六月二十四日出生,初封常在,後進貴人、慶嬪、慶妃、慶貴妃,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七月十五日,薨,年五十一,葬於裕陵妃園寢,仁宗即位後,念其養育之恩(曾經養育過嘉慶皇帝,皇帝發諭:朕自沖齡。蒙慶貴妃養母撫育。與生母無異。理宜特隆典禮。加晉崇封。茲追封為慶恭皇貴妃。所有應行典禮。著該衙門查例具奏。),追尊為慶恭皇貴妃。

乙酉。諭內閣、淑嘉皇貴妃一族。著台入正黃旗滿洲旗分。慶恭皇貴妃之侄陸松齡、著賞給騎都尉。

九,忻貴妃 戴佳氏

忻貴妃戴佳氏

戴佳氏,滿洲鑲黃旗人,總督那蘇圖之女。生年不詳,約生於乾隆初年,生日是五月二十九日。

乾隆十八年七月二十日奉皇太后懿旨詔封為忻嬪;

乾隆十九年閏四月,行忻嬪冊封禮。

乾隆十六年七月十七日,生皇六女;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生皇八女。二女皆殤,未封。

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初十,晉忻妃。

乾隆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公元1764年),薨逝,以貴妃禮治表。(相當於追封忻貴妃)。晉封忻妃時的金冊金寶已經造成,尚未接受戴佳氏已經亡故;特在其棺槨前陳設其絹冊、絹寶,加恩喪儀照貴妃例辦理。著四阿哥、六阿哥、八阿哥、綿恩穿孝,也算很大的哀榮。

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敬事房呈覽貴妃遺物。

乾隆三十年閏二月初二,奉安,以貴妃禮節葬入清東陵裕陵妃園寢。

根據清宮敬事房檔案記載,忻妃懷皇八女時,是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四日派的姥姥大夫,十二月七日生的;孝儀純皇后懷嘉慶皇帝時,是乾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派姥姥大夫,十月八日生的,說明清廷后妃一般是懷孕七、八個月時派姥姥大夫。

而清宮檔案乾隆二十八年有記載,二月,給忻妃添炭、派姥姥大夫,兩個月後忻妃就病故了。

故推測,忻妃的去世是因為生育得病。至於是流產、是孩子胎死腹中、或是忻妃自己得病導致母子雙亡,則期待進一步資料以做考證。

十、循貴妃 伊爾根覺羅氏

循貴妃

生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九月十七日。

初賜號為貴人。

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初封循嬪;四十二年因孝聖皇太后喪,未舉行冊封禮;四十四年十月初八補行晉封禮。

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晉封循妃;二十九日行晉封禮。

嘉慶二年丁巳十一月二十四日(1798年1月10日)卒,以貴妃禮葬。

嘉慶四年九月十一日奉安。葬裕陵妃園寢。

十一、穎貴妃 巴林氏

穎貴妃

巴林氏(1731—1800),蒙古鑲紅旗人,都統納親之女,生於雍正九年正月二十九日。

初入宮時受冊封為穎貴人,乾隆十六年冊為穎嬪,二十四年為穎妃。

嘉慶三年,太上皇乾隆敕旨:「穎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為貴妃。」嘉慶帝稱為穎貴太妃,和婉貴妃一同居於壽康宮中。

嘉慶五年(1800年)穎貴妃七十壽辰,嘉慶同母弟永嶙送去壽禮,無兒無女、寡居深宮的穎貴妃十分高興;

嘉慶帝得知,十分光火,叫來弟弟訓斥一通,指責他不和自己請示就擅做主張。

有了這番訓斥,穎貴妃的古稀壽辰也就索然無味了。二十天後,穎貴妃去世。次年二月十三日葬入裕陵妃園寢。

十二、婉貴妃 陳氏

婉貴妃陳氏

婉貴妃(1717年—1807年3月10日),陳氏,陳延璋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乾隆帝妃嬪之一。

雍正時,入侍高宗乾隆藩邸,為侍妾。

乾隆即位後初封陳常在,二年晉貴人。

乾隆十四年四月冊封婉嬪,之後她當了很多年「婉嬪」,到乾隆五十九年才象徵性地晉封為婉妃。[1]嘉慶六年諭:「婉太妃母妃,以前皇考在藩邸時,蒙皇祖所賜,侍奉皇考多年,嗣經晉封貴妃,現在壽康宮位次居首,年躋八十有六,康健頤和,宜崇位號,以申敬禮。應尊封為婉貴太妃。所有應行事宜,著各衙門查照定例預備,於四月十五日舉行。」

嘉慶十二年二月初二日薨,享年92歲,為乾隆帝后妃中最為長壽的一位。

嘉慶十二年十一月初三葬於清東陵裕陵妃園寢。

十三、愉貴妃 珂里葉特氏

愉妃(1714年—1792年),珂里葉特氏,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雍正時,入侍藩邸,為格格。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雍正第四子寶親王愛新覺羅·弘曆承帝位;二十四日,初封海常在。乾隆元年晉海貴人。

乾隆六年二月初七生皇五子愛新覺羅·永琪;十三日封愉嬪;乾隆十年正月晉封愉妃。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薨,年七十九,五月二十三日追封愉貴妃,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奉安。

十四,舒妃 葉赫那拉氏

舒妃

舒妃(1728年-1777年),葉赫那拉氏,乾隆帝之妃。她是侍郎永綬(納蘭永壽)的女兒。

納蘭明珠的曾孫女,出身較高,家世顯赫。舒妃生於雍正六年六月初一。

乾隆六年,十四歲時入宮為貴人,同年十一月,冊封為舒嬪。

十四年四月晉封為舒妃。

十六年,舒妃在二十四四歲時生皇十子(1751年6月12日-1753年7月7日),但早殤。

她本人於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逝世,享年50歲。

十五,豫妃 博爾濟吉特氏

豫妃(1730-1774),博爾濟吉特氏,塞桑根敦之女。

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生。

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入宮初封多貴人,時年已有三十歲。

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冊封豫嬪;十二月十八日行豫嬪冊封禮。

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初十(一說,二十九年七月初四),晉封豫妃;二十九年七月初四,行豫妃晉封禮。

乾隆三十三年四十千秋(壽辰)。

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年四十五。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葬清東陵之裕陵妃園寢。

十六 惇妃 汪氏

惇妃

惇妃(1746年3月27日—1806年),汪氏,滿洲正白旗人,都統四格之女。乾隆帝嬪妃之一。生於乾隆十一年三月初六,清高宗時為永常在、永貴人、惇嬪、惇妃、後降為惇嬪,復升為惇妃。嘉慶十一年正月十七日逝世,卒年61歲,葬清東陵裕陵妃園寢。其女即固倫和孝公主,下嫁和珅子豐紳殷德。

惇妃是乾隆帝晚年的寵妃,在乾隆帝五十三歲時入宮,封永常在,才十七歲的年紀。只是這時候的乾隆專寵令妃,便將永常在冷落。

不過永常在並未因此抱怨,則是一心一意照顧皇太后,八年來盡心儘力。皇太后非常喜歡這個兒媳婦,眼瞧她二十五歲卻連子嗣都沒有生下一個,不免為她著急。便向乾隆引薦,誇讚永常在如何的孝敬,如何的貼心。乾隆帝向來是最孝順皇額娘的,因此多看了永常在幾眼,還晉她為貴人。

十個月後加封為惇嬪,此後一直對她寵愛有加。三年後惇嬪懷孕,這時乾隆六十四歲,老來得子自然喜不自勝,晉她為妃,後來惇妃誕下了一個玉雪可愛的小公主,乾隆更是專寵惇妃,只不過那時乾隆年紀大了,所以此後幾年惇妃一直沒有再次懷孕。

惇妃性情凶暴,恃寵而驕,乾隆四十三年活活打死一個宮女,被降為嬪。

此年乾隆上諭:「「惇妃即著降封為嬪,以示懲儆;並令妃嬪等嗣後當引以為戒,毋蹈覆轍,自干罪戾」。

乾隆說:「前此妃嬪內間有氣性不好痛毆婢女致令情急輕生者,雖為主位之人不宜過於狠虐,而死者究系窘迫自戕,但從未發生妃嬪將使女毒打立斃之事。今惇妃此案若不從重辦理,於情法未為平允,且不足使備位宮闈之人咸知警畏。況滿漢大臣官員將家奴不依法決罰,毆責立斃者,皆系按其情事分別議處,重則革職,輕則降調,定例森然,聯豈肯稍存歧視?」

乾隆同時還斥責惇妃:事關人命,其得罪本屬不輕,因念其曾育公主,故從寬處理,如依案情而論,即將伊位號擯黜,也不為過。

十七、容妃 和卓氏

容妃和卓氏

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容妃出生,霍卓氏,台吉和扎麥之女,,世居葉爾羌。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四,圖爾都之妹(容妃)進宮,初封和貴人,時年27歲。

乾隆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一日,命 兵部尚書 阿里袞為正使,禮部侍郎五吉為副使,封霍卓氏為 容嬪,時年29歲。

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至四月二十日,隨其南巡。時年30歲。

乾隆三十三年十月初六日,命大學士尹繼善為正使,內閣學士邁拉遜為副使,封容嬪為容妃,時年33歲。

乾隆三十六年二月初三至四月初七日,容妃隨其東巡。時年36歲。

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薨逝,享年55歲。

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容妃 金棺有西花園奉移靜安庄。乾隆五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卯時容妃金棺永遠奉安於 純惠皇貴妃園寢。

其他嬪位以下唯有更多歷史記載,僅有姓名

嬪(6位)

儀嬪黃氏 怡嬪柏氏 恂嬪,霍碩特氏 誠嬪,鈕祜祿氏

慎嬪,拜爾葛斯氏 恭嬪林氏

貴人(12位)

白貴人柏氏 金貴人柏氏 慎貴人柏氏 新貴人,曾氏 瑞貴人索淖洛氏

福貴人索淖洛氏 秀貴人索淖洛氏 壽貴人柏氏 順貴人鈕祜祿氏 鄂貴人西林覺羅氏

武貴人索淖洛氏 陸貴人陸氏

常在(4位)

張常在,張氏 寧常在,寧氏 揆常在揆氏 平常在平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乾隆做的事,讓現代文物收藏家都咬牙切齒
皇帝家裡,為什麼會有這麼一組特殊的宮殿呢?
這個皇帝一生寫詩數萬首,名畫一到他手裡就被「加料」
乾隆說揚州沒有北京的白塔,此人連夜建成一座,乾隆說真有錢
《鹿鼎記》所提的「天地會」,歷史上和鄭成功、陳永華的關係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