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唐朝是揭開中華千年衰落之始,終止中華千年上升趨勢的朝代?

為什麼說唐朝是揭開中華千年衰落之始,終止中華千年上升趨勢的朝代?

「唐朝是揭開中華千年衰落之始」,這個觀念包含兩個要素:一是肯定唐朝的強盛,達到某種意義上的頂峰;二是認為這種強盛中也暗含著問題,換而言之,唐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這一看法的內容其實不值一駁,對中國史稍有涉獵的讀者都能發現其中的致命問題。但這種看法曾經有一定的影響力——或者至今依然有一定的號召力。

那麼,為什麼有人這樣講,還有人信呢?主要是因為十九世紀末以來,民族主義的發展。簡單說,又經歷了三個階段:

漢、唐、元太厲害了!——民國時期歷史教科書灌輸的基本觀念。

唐太厲害了!——民國以來漢族民族主義的變異與蔓延

就是從唐開始不行的!——催生的進一步變異。

下面我們稍稍展開。

鴉片戰爭以來,切近的中國歷史,基本就是一敗再敗。即使如中法戰爭能在局部取得壯烈的勝利,這樣的勝利很快也在弱勢的外交和混亂的戰略之下化為泡影。即使面對日本這樣的東洋小國,甲午一戰,也是一敗塗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不梳理中華數千年的歷史,就希望尋找那些在對外戰爭中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時期。了解和閱讀這樣的歷史,不僅可以恢復我們對於中華文明的信心,也可以喚起國民中的尚武精神。

這樣的歷史時期有哪些呢?在民國的歷史教科書中,主要是這三個,大漢、大唐,大元。

漢代不用說了,大破匈奴,開拓西域,將遼東和西南納入版圖。唐代的對外戰績就更為煊赫了。唐太宗時期徹底解決了突厥的問題,成為草原的天可汗;之後向東征服朝鮮半島,向西則越過帕米爾高原,爭奪中亞霸權。蒙古國今天已經獨立了,但在民國的體系中,是我國的一部分。蒙古遠征歐洲,也是東方文明、甚至中華文明的一個篇章。

然而,漸漸的,我們的歷史認知也在發生變化。

我們認為,漢代開拓的西域、遼東、西南,是我國的固有領土。換而言之,在歷史推廣的環節,這些戰爭漸漸不被看作是對外戰爭,而是中華民族鞏固自己領土過程中的衝突。同時,漢族民族主義的強化和泛濫,越來越多的人對蒙元有疏離感。隨著蒙古的獨立,對於蒙元的定位又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誠然,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但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蒙元在中亞、西亞的勝利很難再引起民族自豪感了。

在這一大背景下,唐代的成就就值得大書特書了。

唐代不僅在中華民族的固有領土上取得過重要勝利,還進入過今天俄羅斯、中亞、印度、緬甸、越南、朝鮮等廣大地區。並且,李唐的統治者在現代意義上被歸入漢族。換而言之,在一種漢族民族主義的框架下,只有唐朝,漢人政權才才全面主導了整個歐亞大陸東半部。

於是問題來了:既然唐這麼厲害,那後來怎麼不行了呢?一定有某種原因的。對於一些人來說,問題出在宋——比方說宋人崇文抑武、固步自封,失去了唐人尚武、開放的精神。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問題是從中晚唐就開始的。安史之亂以後,那個強盛的唐朝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催生出安史之亂的唐朝,本身也蘊含著一些問題。這樣就催生出了問題中的歷史認識:把唐朝看做一個中華歷史的拐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曾說事 的精彩文章:

唐代以後,為什麼只有宋朝沒有和日本作戰,其他朝代都和日本發生過戰爭?
太平天國滅亡後,十萬年輕女兵下落如何?
皇帝來慰問都不跪的大將軍,最後下場如何?

TAG:小曾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