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freestyle之古墓溯源,帝王史詩

歷史freestyle之古墓溯源,帝王史詩

作者 | 藍木 墨者的行囊

編輯、排版 | 冉咪斯

本文為西部旅遊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一座堅固的城池

一方厚重的土地

一場視覺衝擊的饕餮盛宴

千年長安

幾代帝都

往昔的繁華鑄就今日的自信

歷史的悠久展現包容與豪邁

古都 韻

中華 魂

一部歷史 一個西安

國定長安 ,魂歸黃土

「杭州看丫頭,蘇州看橋頭,上海看人頭,西安看墳頭。」「江南的才子,北方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去過西安的朋友一定都知道,這兩句話幾乎是每一個西安導遊的口頭禪,但話糙理不糙,西安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其在歷史上輝煌的程度和在中華文明史上的地位,從埋葬在這片風水寶地下的諸多帝王便可見一斑。

冷月如霜,波光素影。長安自古帝王都,據可考的史料證明,陝西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時代最長的省份。大約在兩千年前,也就是公元前二十八世紀左右,傳說夏部落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在陝西活動過,為中華民族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豐功偉績。而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到前十六世紀的夏朝時期,陝西就有褒國、扈國、駱國出現。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滅商,在陝西建都。此後,又有秦、西漢、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夏等十三個王朝先後在陝西建都,時間長達1100多年。其中,在西安建都的全國性統一王朝有西周、秦、西漢、隋、唐五個朝代,另外新莽、東漢、西晉雖都是全國性的統一政權,但是皇帝均未死葬在長安,所以在這兒不計入。

這些朝代中,西周共十二王,其中昭王死於江上,厲王死於山西霍縣,都沒有歸葬,故西周只有十個王葬於京城豐鎬西南的畢原。當時帝王和平民百姓的墳墓都「不樹不墳」,地面上無標誌,至今尚未找到一個周陵,至於今咸陽原上所謂周文王、武王、康王陵經過考古學家正式純系誤傳和歷史誤載。而在秦統一全國後,只建有秦始皇陵和秦二世胡亥墓,地面上已有龐大的封土堆。西漢共十一個皇帝,除漢文帝劉恆的灞陵和漢宣帝劉詢的杜陵分別位於長安東南的白鹿原畔和少陵原外,其餘九帝自西向東均葬於長安城北渭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最高部位的咸陽原上。而唐朝共二十個皇帝,自今乾縣的唐高宗乾陵,迤邐向東北至蒲城的唐玄宗泰陵共十八個帝陵。根據這些可考的史料記載,僅秦、西漢、隋、唐幾個朝代便有共33個皇帝藏於西安,如果加上未找到的西周十個王陵,西安附近統一王朝的王陵便多達43座。

以無字鑄就不朽

生命的規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上至帝王將相,下及平民百姓皆逃不過死神之掌,所有人為了尋找精神的寄託,紛紛以各種形式去延續生命。帝王修建陵園、置立碑文,好比恆星最後耀眼的光輝,為自己划上圓滿的句號,讓其豐功偉績在千秋萬代中流傳。因此說到碑文以及帝王的功績,不得不提的便是乾陵,因為這裡有著我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無字碑」。帝王陵前,立碑無字,這在世界上都是少見的,究竟是武則天功德無量的象徵,還是她洞徹紅塵後的壯舉,抑或她後人故意的捉弄,都成為了留給世人永遠的謎。也許,乾陵無字碑也許正因為有著維納斯之美的魅力,世人對於女皇的傳奇人生更多了幾分遐想,面對高高佇立眼前的無字碑,世人是該感慨她的輝煌,還是嘆息她的孤寂呢?

她集美貌和智慧於一身,憑藉著非常的勇氣和計謀終於登上了眾人垂涎的至尊寶座,號令天下。她的事迹讓大唐歷史熠熠生輝,在男權社會中竟能拼得屬於她自己的天下,誰不能折服於她的神奇一生。作為唯一的女皇帝,她受盡非議,也贏得讚頌。她為其非凡的成就付出沉重的代價,她必須忍受非常人的苦痛,為了爭奪和保存皇位與尊嚴,她甘願犧牲最珍貴的親情,從襁褓中的嬰兒到可愛的孫女,皆毫不留情,那是女皇帝的驕傲還是悲哀。但不管如何,死者長眠地下,所有的謎底註定無法知曉。生命源於空無,並且始終會又歸復平靜,即使過程再怎麼非同凡響。

地下世界,出人意料的生動

西安眾多的帝王陵中,最為讓世人震驚的便是秦始皇陵兵馬俑。那是一座座鐵骨錚錚的地下兵團。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生前享受盡人間的榮華富貴,而古人「視死如生」的觀念起了複製生時輝煌的念頭,模擬生前都城和皇宮模式為自己建造了這座「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陵寢。

從公元前247年開始,秦始皇就開始給自己修陵墓,到公元前208年秦末農民起義,秦王朝危在旦夕時,才由他的兒子秦二世草草完工,前後修了39年,其規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歷代帝王陵墓之冠。根據考古工作發現,秦陵的陵基為近覆斗方形,夯土築成,陵基東西寬345米,南北長350米。圍繞封土堆,在地面上還築有兩重南北向長方形城垣,內城和外城的四面均有城門,城的四角還築有角樓。

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它是秦始皇陵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已發現了三個坑,基本呈「品」字形排列,總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從一個匆匆遊客的角度看,這些土堆下的兵佣壯觀、神秘,但如果要更準確地說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著異彩紛呈的文化內涵。這些已經埋伏八十萬個日夜的兵士們,出人意料的生動,展現出秦王朝的軍隊風貌,並以其數量眾多,個體巨大,特別是以磅礴的氣概,精湛的技藝使人嘆為觀止。

然而這不過是秦始皇陵極為豐富內涵的一部分,譬如在陵西側出土的玲瓏剔透的銅車馬,被譽為「青銅器之冠」;陵東南陪葬坑發現的用銅絲和石片編綴製成的石質甲胄在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史上也是僅見的,它代表秦工匠的精湛技術水平和管理者的高深管理才華。但由於考古技術水平的限制,秦始皇陵仍然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至於幽幽地宮深幾許,奇器珍怪知多少,秦皇棺木水銀繞等謎題還是世人心中放不開的問號。

歷史,總是在追溯中才變得久遠;文化,總是在銘記後才變得更有質感。巍巍八百里秦川,印刻的是大歷史堅實的足跡;滔滔延河水,流淌的是華夏文明久遠的韻味。

一到西安,再到西安,三到西安……

一次次的追尋,一遍遍的拷問,一座城市,一部歷史,一次旅行,一世銘記。

文、圖:藍木 墨者的行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部旅遊雜誌 的精彩文章:

巴拉格宗,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春嬌救了志明,香港救了你

TAG:西部旅遊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