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西行漫記

我的西行漫記

我的西行漫記 (上集·蜀道)

我的西行漫記

(一)

今年暑假忽然想去四川,說不出什麼必須的緣由,天府之國一直是從書上看了文字才去想像的,小時候特喜歡三國時期那些蜀漢英雄,而他們的智慧仁德經略著我想去那片土地,他們跨下的戰馬手中的劍戟曾經在那裡馳騁嘶殺,也許是愛烏及屋的感情在裡邊吧,去四川的慾望一直是深沉而強烈的。古時因蜀道天險來去不便,很多中原地區的人可能一生都未曾去過那片神秘的土地。如今交通便捷多了,又有了點兒閑暇時間,於是整理好行裝便踏上了開往成都的列車,想到那天府之國真真切切地走一回。

臨行那一刻,天上竟下起了小雨,我的旅途就這麼在清涼濕潤中啟發了。西安咸陽境內的車行沒什麼新奇的感覺,一進入寶雞境內,心境突然變得舒朗開闊了許多,偉岸雄奇的秦嶺開始展露出振憾人心的萬千氣象,遙遠的天邊浮雲遊弋群峰竟秀。此時正是盛夏季節,大自然的畫筆開始肆意塗抹各種深沉而又新奇的顏色,秦嶺山脈大多稜角分明面容冷峻,但到了它披滿綠妝的時候卻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像,漫山都瀰漫著雄渾迷人的氣質,仰望、注視這樣的山脈,人立刻感到這個世界偉大了許多。

列車像綠色的巨龍開始在秀美的山間迂迴曲折優雅地穿行,時而竟有雲霧在身邊繚繞,車行雲霧間婉若仙境一般,隔窗望去我的心也跟著在綠海中輕慢地漂游,地上青的草有牛羊點綴,遠處巍峨的山有綠水纏繞,兩邊列裝齊整的玉米吐出了米黃色的天花顯得英姿颯爽,旁邊伸出頭的葵花也在風中輕盈曼舞,興緻來了便綻開燦爛金黃的笑容,列車上寂聊煩悶的心情一下子清新舒暢了起來。

柔順的巨龍在曲折中前行忽然想起我們乘座的列車是開往成都的,這段鐵路線就是著名的寶成線,它是我最早聽過的鐵路幹線的名字,當時一大批熱血沸騰豪情滿懷的鐵路建設者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以盤古開天僻地的氣勢在懸崖峭壁間錘釺揮舞、開山鑿洞、鋪石接軌,硬是憑著人定勝天的勇氣打通了整個四川與內地的重重阻隔,它是新中國第一個十年建設的偉大成果,成為顯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大工程,寶成線由此而名揚天下。當時人們通過看報紙才能感受到的歡天喜地的場面早已成了歷史的雲煙,在我的夢中曾徑無限暇想的寶成鐵路此刻確實就在腳下曲折蜿蜒,歷史的夢幻觸摸到現實的時刻竟然欣喜得有些坐卧不安,一會兒透著車窗向外凝望山河靜美的姿態,一會兒低頭沉思人類面對自然由狂妄變得溫順。列車在山間的穿行一直都是輕曼溫柔的, 可是到了一個叫楊家灣的地方,坡度急劇爬升,鐵路線反覆迂迴盤旋,到了觀音山段競出現了三層鐵路在一面大山上重疊的壯觀景像,如此震撼人心的工程也只有中國的設計師敢於想像,也只有中國鐵路工人在那麼落後的生產條件下才敢於踏上這艱險的路程,讓崇山阻隔變成通途。 坐在急馳的列車上,看鐵路兩旁山勢依然那麼險峻,山間的花草依舊笑語盈盈,道旁的砌石被歷史的風雨不斷沖刷顯得有些古舊,其他的線路早已改頭換面更新了動車高鐵甚至飛鐵,而眼前的寶成線鐵道上來往穿行的還是布滿歷史塵霜的綠皮車廂,這條線路上的一切都顯出了歲月的滄桑,然而越是這樣古樸沉重,越能讓我想像她賦予川人乃至整個國人那種油然而生的自豪。如今列車穿行過的山水草木依然那麼濃綠,那麼多情,也許這是當年那些偉大的建設者灑下了如雨的汗水,滋養了歷史也滋潤了這片山川的每一粒塵埃。眼前這座默默的大山,它看盡了千百年來英雄的人民面對自然所進行過的一切艱苦卓絕的鬥爭,人類真的可以向大自然設置的任何困難發出極限的挑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此時也只成了小孩朗朗上口的美麗詩句飄蕩在舒適而快樂的車廂里,它時而又響徹在山間,回蕩在幽谷之中,成為我們旅行最輕鬆的伴歌!車還在自如地穿行, 遠處竟有一排古廟鑲嵌在險要的半山腰,廟建在那麼險峻的高崖上自然會顯出幾份莊嚴,但人跡罕至它又流露出了寂寞的面容,廟宇下面的山谷中有一處破敗的院落,院子深褐色的水泥牆上竟能瞅見「x業學大寨」的字樣,牆上暗紅色油漆已經脫落露出了些斑駁的印跡,讓人感到了歷史的車輪也曾在這大山深處匆匆輾過。相隔不遠矗立著一座宏偉高大的公益廣告牌,橙紅色的牌面上「兩學一做」的標語非常醒目,字跡清晰筆力恢宏,散發出了大山深處一股濃濃的政治影響力。歷史與現實交融糾葛的情韻不經意地落下了一段美麗快慰的心情,此刻好想在這裡能多停留一會兒,這樣才能盡情領略秦嶺山脈的雄奇險峻,也能在這裡穿越那段風一樣逝去的歲月,感知生命中流落過燦爛輝煌的光景,而鐵道兩旁那一排排整齊的楊樹林卻紛紛向身後倒去,車真的一刻也沒有為我停留。秦嶺之巔一青石崖當列車再次開動後,坐在對面的老者告訴我,車已經到了寶成鐵路的最高點—秦嶺之巔青石崖。青石崖是小站,列車在此只停留兩分鐘,只是這兩分鐘,我透過車窗隨心一瞥,那是一個孤獨的站台,這小小的站台上有冷靜的空氣、寂寞的心情,站台的信號員和每一個檢票員卻都整理好了裝容,站得筆直,用略帶欣喜的眼神迎接這列客車徐徐開過來,不多的幾個乘客上下完畢,列車便緩緩啟動開始慢慢向前滑行,車窗外的信號員依然站得那麼筆直,目送一節節車廂漸漸離去直至消失在大山深處,儘管車窗里乘客的面容並不那麼熟悉,可他們在列車沒有徹底消失在視線之前,那雙腳是不會輕易挪動的,這種自發而養成的職業習慣或者叫禮儀真的讓人感到溫暖,因為他們作為一名鐵路職工,和建國初最早出現在這大山裡的鐵路建設者們一樣,自己的職業充滿了神聖的敬意,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有夢想有激情的,工作生活在大山深處,自然要能忍住孤獨耐得寂寞,但有列車往來穿行,他們便不再孤獨,他們心中的夢就會在這來來往往中被織成錦繡,他們每天的生活都那麼積極向上,臉上灑滿了陽光,這陽光讓每一位旅客都會藏在心裡,也會帶回到平凡的生活中去,一名普通的鐵路工人對生命的感恩,對生活的熱愛竟如此地執著,他們和身後的大山一樣令人肅然起敬。年歲再大,只要沒退休,我就要這樣挺立在大山深處。古舊的砌石映出血汗揮灑、熱火潮天的勞動場面,你可曾見過。這樣的民居是否泛著清雅的色調列車在黃昏時分又到了一個車站,黃牛埔,這裡隨處都有依山而建的村落,白牆黛瓦飛檐畫壁在落日的餘輝下顯出了一番詩意,山間房子有的嶄新有的破舊,它們或立於坡上或藏於林間還有的婷婷地依在湖邊,房子周圍河網密布稻蔬飄香,一條逶迤的河從山上繞了下來,河水淙淙、冰涼清爽,亂石零落、水柔石靜,透出一種靈性,一種悠然,渾沌的大山透出了溫存的情感。大山深處的村落,和村落里悠閑的農人,雖曾嚮往外面世界的精彩,但也有固守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自豪與浪漫!草地上逐草的牧童,梯田上背簍輕歌的茶妹,都在享受著一幅鄉野田園之樂。其實誰都有一種活法,誰都可以在自我陶醉中相知相戀終其一生,無論是一方山水還是一絲情愫,山野間一畦小蔥,幾顆艷紅的番茄,隨風起舞的綠江豆,都能讓山民們享受一份自給自足的樂趣,恬淡生活中的安然,可破敗殘損,也可以生機盎然。蜀道也是暢途邃道,一段接一段的邃道,只聽見車輪與鐵軌的碰撞,車外是漆黑的一切,一會兒又是光明,燦爛的陽光,偶爾一汪碧水躍入眼帘,掩映著懸崖邊那令人驚艷的一抹楓紅,雖然還未到秋季,但這漫綠中偶然透出的艷紅美得令人窒息,只是驚鴻一瞥,我連同車上所有的人便又鑽進無邊的黑暗中……報站員又報出了一個美麗的站名,鳳縣。深山藏彩鳳,小巧的縣城映入眼帘展出了山河俊美的姿容,我也是稍稍知道一點兒鳳羌文化的常識,鳳縣曾是古羌人居住過的地方,羌笛悠悠曾在這群山間縈繞,「鳳凰之鄉、嘉陵之源、羌族故里」的民俗風情畫卷在這山水之間柔柔地舒展開來。放眼望去,七彩鳳縣也算名符其實,只是列車很快就離她而去,就像看到路邊質樸美麗的小姑娘,無從了解她迷人的故事,只是想起了稍有牽連的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美麗的鳳縣就這樣作別。大山懷抱著宏偉的理想列車還在以它固有的速度前行,意想不到一個熟悉的站名映入眼帘,略陽,當初有一位同學畢業後就分配到略陽鋼鐵廠,那時傳說的略陽就像在夢中一般,同學曾充滿激情地描繪過他進入工廠以後的藍圖,對廠區在大山深處他作了詩一樣地讚美,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從他口裡說出來的彷彿不是一座工廠而是令人身心愉悅的森林公園,他有幾句溢美之詞我記了近三十年,如今偶然路過這地名曾高頻出現過的地方,心裡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滋味。聽說同學早已離開了他曾無限誇讚過的這個地方,山青水秀的柔情最終沒能阻擋他決然逃離的步伐,其實人生的理想也罷,追求也罷真的不必那麼誇張,即便當時是那麼年輕,歲月的長河總會讓青春激進高昂的衝動放慢它的節奏,真正有意義的是奔向夢想時早已沉澱於心底的深沉和勇毅。略陽站旁的楊樹榦上爬了一隻不停鳴叫的知了,上面是它黃褐色的褪殼,在渴望放飛的追求中它顯然已經過了艱苦的蛻變,故而不停地喊出知了、知了……但它真的知道了多少,大山在靜謐中沒有任何回應,而車窗下的我卻陷入了一陣孤獨的沉思。

離開略陽的時候車外秀麗的山景已泛出落日淡淡的餘輝,夜幕在大山中還是很快降臨,車上吃晚餐的人很快多了起來,車上最好的晚飯是泡速食麵,旅客們圖的可不僅僅是方便,柔軟的麵條,熱氣蒸騰的湯水這才像吃飯的樣兒。吃飯的時候車開始在夜色中穿行,白天壯麗的山河一下子變成黑漆漆混沌的一片,車上的旅客吃過飯後大多露出了倦容,我也在困頓中有些迷迷糊糊,但迷糊的大腦又不甘心這麼早就睡了過去,這便有了些清醒,清醒地思考人生的道路一開始也就這麼迷糊,到後來充滿了新奇,再後來也這麼迷糊混沌了起來,而且時光匆匆,就在這漆黑中,也許很快就會到站,儘管這一段路途那麼漫長但還是感到匆忙。當雙腳邁向一片陌生的天地,其實也就開啟了心的旅程,沿途能與美麗的自然傾心相擁,更多地妄想是心靈是否也能有愉快地交融,此去成都的路是一個人孤獨的遠行,少了眾人同行的歡娛,但也多了一份獨立的思考和靜心的品味,以前出去旅行總是喜歡結伴,跟著一群人說著風情聊著八卦,那時總想讓周圍的世界知道我,現在孤獨地行走只是想讓他們都把我忘記。車廂的旅客大都操著濃濃的川語,語言不通倒成了非常愜意的事,身邊的人都是寂寞的道具,他們或喜笑或閉目都與我無關,我且享受這孤獨的盛宴。

山中頗有氣勢的大站巍峨聳立此去成都路途遙遠,地圖上的分寸之地竟然需要近十六個小時的行程,沒有選擇坐飛機,也不願坐動車,就是想讓我的旅途慢一點兒,人生的驛站已越過了多少我記不清了,但明明白白知道,剩下的已不是很多了,珍惜它,惟有慢一點兒,再慢一點兒!雖然是空調硬座,但用一顆悠然的心去體會生命的寶貴,去理解人生之旅的意義,這場漫長的旅行竟然變得非常的愉快。對面座位上的老者換成了一對母女,都操著純正的川語,女孩兒看樣子跟我女兒一般年紀,好長一段時間我們都相視無語,而太近的距離永遠冷漠真的有些尷尬,我便問了她媽,「孩子上幾年級,」「初三!」母女倆爭著回答我這平凡的問題,而答案卻激起了我一腔交流的慾望,她們從陝西的漢中旅遊結束回成都,我卻從陝西西安要遠赴成都去旅行,儘管語言難溝通,但易於共鳴的話題卻讓我們談了很多很多,從孩子學習到中考成績,從女孩兒手機播放的電視劇到車上響起李易峰的流行曲,我好像不再那麼孤獨沉默。愉快的事總是不會被時間留戀,報站員播報成都車站到了,旅客們請收拾好您的行李。頑皮的小姑娘首先站起身來,滿臉的陽光映照著我說:「成都歡迎你!」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讓我心底湧出一股強烈的熱潮,原來小川妹的普通話這樣的清楚這樣的純正,其實我真正快樂的旅途才剛剛開始。

大山總有綠水纏繞,水的靈音不解車的奔鳴呼嘯庭田果蔬默默,青綠的辣椒遮不住,那瓜可在綠葉下沉睡?水潤山間草無名,煩心幾度不見了書上的文字如此見人感覺可真的不一樣綠水無憂,腹無詩書,文字卻還會綿延,敬請期待(下集·蜀韻)。

個人簡歷

作者:趙超產,臨潼中學政治教研組長,西安市教學能手,西安市教材專家庫成員,曾編寫校本教材《小城臨潼溫如玉》獲市級獎勵,參與編寫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喜歡文學,教學之餘寫寫文字愉悅心情,願與愛好文學的同仁們共勉。

GIF/1K

投稿須知

1、未在公眾號、網站發表的原創散文、隨筆、文學評論,附100字以內作者簡介及照片,文責自負。 投稿必須是不涉及政治敏感問題的純文學作品,

2、註明投稿(灞水兩岸),註明作者微信名,微信號,便於聯繫。投稿五天內沒有採用,請另投它處。

3、讚賞金額60%作為作者的稿費,20天內以微信紅包形式派發,讚賞總金額低於10元(含10元)的作為平台維護費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灞水兩岸 的精彩文章:

捋一把平淡,給生活做菜!

TAG:灞水兩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