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族這一陋習,歷史悠久盛行千年,直到清朝才被慈禧禁止

漢族這一陋習,歷史悠久盛行千年,直到清朝才被慈禧禁止

我們漢族人有很多優良的傳統和習俗,但是有一項惡習卻是禍害無窮的,那就是女子裹小腳。大家看過早一陣子的電視劇《白鹿原》吧?白靈裹小腳的時痛苦不堪的樣子令人垂憐。「三寸金蓮」既傷害女性的身體,又毫無美感,為何能一直流行呢?

漢族這一陋習,歷史悠久盛行千年,直到清朝才被慈禧禁止

關於裹小腳的起源,有過很多爭論,估計永遠也不會得到一個公認的答案了。最早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禹的老婆、夏啟的老媽塗山氏,她是個狐狸精,小足;在《封神演義》中的妲己,也是狐狸精所附身,小足。

神話傳說當然不能為證明,包括隋朝、五代時也有部分零星的野史說明當時已有女子纏足,這有可能是後人根據當時所處年代特徵的添油加醋,也不能為憑證。從現在的考古發現,北宋之前,包括北宋前期的圖畫、雕塑、古籍、墓葬中女子的鞋子,都可以認為北宋之前漢族女子是不纏足的。

漢族這一陋習,歷史悠久盛行千年,直到清朝才被慈禧禁止

大量關於纏足的描述是出自於北宋年間,蘇東坡的《菩薩蠻》中「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應該是目前明確描述纏足的第一首詩詞。袁褧父子所編寫的《楓窗小牘》介紹當時甚至已經出現了專門纏足的鞋子——「錯到底」。

為什麼北宋會出現纏足這個變態的陋習呢?原因很多,簡單來說,就是宋朝的時候程朱理學盛行,思想上對女子約束越來越多。女子地位逐漸降低,淪為男性的玩物。因此,將女子纏足,可以限制其人身自由,喪失了遠遊、勞作甚至學習的能力,從而禁錮她們的思想。

漢族這一陋習,歷史悠久盛行千年,直到清朝才被慈禧禁止

這種陋習不僅沒有隨著兩宋的覆滅而拋棄,反倒是讓人產生了變態的審美觀而越來越流行。到了明朝的時候,纏足到了一個頂點。如果說兩宋女性的纏足更多是在上層社會流行,明朝女子纏足則是火遍了大江南北。

最開始的時候,朱元璋將天下分為各種等級,最低級的丐部女子不許讀書,也不許纏足。這樣一來,讓纏足反倒成為身份的象徵,禁令稍一放鬆,便趨之若鶩。這時候纏腳還出現了不少臭講究:不僅要小,還要「弓」,還要纏成各種形象。這時候出名的「纏腳名城」是宣德府,那裡的女子纏腳技術成為明朝的標杆,好色的明武宗經常去那裡選美。

漢族這一陋習,歷史悠久盛行千年,直到清朝才被慈禧禁止

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說明末張獻忠進入四川。此人特別喜歡女人小腳,他又生性殘暴,於是將寵愛過後的女子的三寸金蓮全部砍下,堆積如山,號稱「金蓮峰」。胡適曾經將纏足、八股文、鴉片並稱為明朝三大病症。

進入清朝之後,滿族人是不纏足的,他們開始也禁止漢族女子纏足。但是幾百年的傳統根本禁不住了,清廷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能讓男人留辮子,卻不能禁止女性纏足,可以看出這個惡習在漢族人心目中是何等的根深蒂固。後來發現漢族女性纏足,對清廷有好處沒壞處,便樂於放鬆禁令,這就是後來傳說的「男降女不降」。

漢族這一陋習,歷史悠久盛行千年,直到清朝才被慈禧禁止

有清一朝,女子纏足再一次到達極盛時期,名氣甚至傳到了國外。有一個笑話,是說當年李鴻章出使國外的時候,當地一位盲人聽說過中國女子纏足,心裡十分好奇。他趁李鴻章不注意,匍匐下來,抓住李鴻章的雙腳反覆捏摸。

到了晚清,西學東漸,各種思潮交流,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識到三寸金蓮有百害而無一利。特別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派,堅定的提倡女子放足。這時候抵制纏足才由個人行為開始上升到國家的政策。雖然慈禧太后對於維新派是痛恨的,但唯有這一項主張,她全力支持。

漢族這一陋習,歷史悠久盛行千年,直到清朝才被慈禧禁止

慈禧太后在1902年和1905年兩次下旨,堅決反對纏腳。她曾說: 「漢人婦女率多纏足,由來已久,有傷造物之和,嗣後縉紳之家,務當婉切勸導,使之家喻戶曉,以期漸除積習。」

當然由於這個陋習實在根深蒂固,不是封建王朝統治者說廢就廢的,直到新中國的成立,才完全消滅了這個陋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女是宰相之後,嫁給一個破落公子,輔助他成為首富
此人厲害了,清朝六次給他大官都不當,寧願做最危險的工作
他滅了一個強盛的王朝,翁媳關係太好,而被兒子殺害
歷史正能量,古代乞討兒童的救濟,多管齊下,溫情脈脈
此人是成名最早,卻是三國最能作的人,因不孝被曹操殺掉並不冤枉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