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懷孕,為啥你的胎位不正?怎麼辦?
我們通常提到的「難產」,多數情況都是因「胎位不正」引起的生產困難,本應該胎兒的頭先娩出,結果胎寶寶在肚子裡面太調皮了,總想動動胳膊動動腿,甚至翻個跟頭造成胎位不正。
可同樣是懷孕,為什麼有的孕媽胎位正,有的不正呢?
GIF/236K
胎兒在子宮內浸泡在羊水中,因為頭部佔據著絕大部分的重量,因此正常的胎兒在准媽媽腹中呈頭下臀上、脊柱前彎、四肢屈曲交叉於胸腹前的狀態,我們把這種姿勢叫做枕前位(即正常胎位,能夠順利生產)。
而胎位不正意思是指在妊振30周後,胎兒在母體內的位置不正常。胎位不正包含枕後位、顏面位、臀位、橫位、額位等,其中以臀位最多見,而橫位則最危害母子安全。
哪些情況會出現胎位不正?
1、准媽媽羊水過多或過少
羊水太多的話會造成胎兒活動範圍過大,如果胎兒有較大活動範圍的話就會讓胎位變得寬鬆。而羊水過少會造成胎兒活動範圍過小,沒有辦法自由活動,也會導致胎位不正。
2、多胞胎
多胞胎會造成胎兒活動範圍過小、空間過少而沒有辦法正常活動,因此會造成胎位不正。
3、產婦骨盆狹窄、胎兒巨大、胎盤前置
骨盆狹窄、胎兒巨大、胎盤前置會使胎頭銜接受阻,讓胎兒發生擠壓從而胎位不正。
4、產婦腹壁鬆弛
腹壁鬆弛會造成腹肌對子宮失去支撐,同樣會造成胎位不正。
5、胎兒畸形、子宮畸形
胎兒、子宮畸形會對子宮裡面的空間產生影響,讓胎兒沒有充足的空間來活動,因此造成胎位不正。
6、臍帶過短
臍帶太短會讓胎兒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胎兒在發育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胎兒生長過慢會讓活動的空間變大造成胎位不正。
7、子宮疾病
子宮內有腫瘤或其他疾病將會影響胎兒在宮腔內的位置,也會造成胎兒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會給分娩帶來不同程度的危險,因此在孕期及早糾正胎位,對預防難產有重要意義。
糾正方法一:胸膝卧位
具體方法:孕媽媽跪伏在床上,兩手貼住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胸與肩盡量貼近床面,臉偏向一側;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
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5-7天為一療程,一周後複查。這是臨床上用於糾正胎位不正最常用的方法,優點是不需要任何條件和設備,只要在家堅持練就行,缺點是練習時孕婦可能出現腰酸、頭暈、噁心等現象,常不能堅持。
糾正方法二:艾灸至陰穴
這是中醫糾正胎位的方法:孕婦平卧或採取正坐的姿勢,松解褲帶。同時由醫生灸雙側至陰穴(足小趾端外側),每日1-2次,每次15分鐘,5次為一療程,一周後複查。這一方法操作簡便,經濟,無痛苦,孕婦也可在醫生指導下自行灸治。
糾正方法三:外倒轉術
用以上方法糾正胎位無效者,可由醫生通過手推等動作倒轉胎兒,此法需要專業技術,准媽媽嚴禁自己在家做。
點擊展開全文


※小天使快要降臨了!孕媽須知5大分娩預兆
※顏值低,或因輸在母乳上,孕婦這樣吃,寶寶不漂亮都難!
※早期孕吐能揭露胎兒性別!靠譜嗎?
※孕晚期的生活應該注意什麼?准媽媽們看過來
※剖宮產的寶寶比順產的笨?到底它們倆差在哪?
TAG:詩安國際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