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孩子,請做「不講道理」的父母!

為了孩子,請做「不講道理」的父母!

我有一位朋友,女兒和Leo一起在游泳隊,他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他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但不知該怎麼辦。我讓他舉個孩子如何不聽話的例子,他講了這樣一件事:

女兒游泳注意力不集中,教練講技術,其他孩子都認認真真聽,只有她東張西望,你看她動作多難看,成績多差。說完後,家長用失望的口氣加一句:我女兒就是不懂事,我不知給她講了多少道理,夠尊重她了吧,可她就是一句也不聽。

我對朋友說,你既然已經發現講道理沒用,那至少說明在這件事上,講道理是不對的,應該立即停止。朋友一臉迷惑,情緒上略有抵觸地問我,講道理不對嗎?那該怎麼教育她呢?

我說很簡單,你帶著女兒,我帶著Leo,我們一起去游一次泳吧。在游泳池裡,我首先帶著孩子做了幾個小遊戲,吸引了她的注意力,然後告訴孩子一個順口溜「收腿靠近小屁股,翻腳張開小耳朵,邊蹬邊夾成筷子,伸直併攏飄一會」,再結合口訣講解動作,孩子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動作要領,每一次動作都要把身體伸的很直,最大程度地減小阻力。後來朋友和我說,我怎麼沒想到呢!我怎麼就光想著給她講道理呢?

朋友的孩子後來進步很大,在市比賽中奪得銀牌。

我的朋友之所以沒想到,應該在於他一直以來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說得「有道理」,沒去想自己做得是否「有道理」。

就游泳而言,孩子不過是注意力不集中沒有掌握好動作,家長應該做的是和孩子一起走下泳池,聽取孩子的心聲,分析解決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站在岸上「振振有詞」。

這樣奇怪的邏輯,生活中並不少見——大人口口聲聲都是「道理」,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不注意孩子的感受,有的時候甚至傷害了孩子還不知道。這種家長只停在嘴上,不走心的「道理」說的再好,也不能說是真的關心和尊重孩子。

01 家長為什麼會習慣講道理?

家長習慣「講道理」主要是有2個原因:

一是源於思維慣性,我們這代人從小接受了太多的「大道理」,所以不自覺地變成了講道理愛好者。在很多家長的認識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係,就是告知與被告知的關係。所謂教育,就是「明白人」對「不明白人」說話,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訴他們如何做。

二是家長不具備其他的教育引導能力,只能簡單的把教育等同於講道理。孩子的教育和引導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指望動動嘴皮子,說點什麼,就可以一勞永逸改善孩子的狀態,這怎麼可能呢?

孩子高高舉起手中的傘,卻低轉了自己的頭。

生活中,一位領導如果日常工作都是高高在上提要求,能獲得大家的肯定和好評么?

同樣的,作為一名家長,總是隔岸觀火講道理,會受到孩子們的歡迎嗎?

你以為你在孩子心中是這樣

其實孩子心中你是這樣

除了講道理以外,給建議也是一個常見的誤區:

常常,煩惱的妻子只是想發發牢騷,可是理性的丈夫一聽,馬上開啟顧問模式,「這是啥導致的,下次你遇到這種情形,應該這樣才行……」結果兩人不歡而散。

這在親子關係當中也是一樣的。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還沒有平復,家長就給出了一堆的建議。當這些建議不被孩子採納,孩子的情緒開始升級時,家長又會陷入焦灼的情緒或是評判當中,要麼否定孩子:「這孩子怎麼這麼倔」,要麼自我否定:「我怎麼連這種小事都搞不定」。這些情緒和評價,都阻礙了親子關係的建立。

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把有效教育和無效教育區分為「君子之學」和「小人之學」。「君子之學」是從耳朵進來,進入心中,傳遍全身,影響到行為。「小人之學」則是從耳朵進來,從嘴巴出去,只走了四寸遠,所以難見效果。

冷冰冰的理論,只能影響我們的見解,而不能決定我們的行為;它可以使我們相信它,但不能使我們按照它去行動。

——盧梭

如果讓我來總結,那就是:從講道理到接受道理,距離有一光年的距離那麼遠。如果方法不走心,那麼內容再正確都無濟於事。

02為什麼講道理沒有用?

思想家盧梭說過,三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這句箴言已經流傳百年,可這三種辦法恰是很多家長身體力行,運用最純熟的。許多家長已經知道,打罵肯定不好,講道理總不錯吧,可為什麼還是沒有效果呢?

首先,家長講道理時,家長和孩子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家長總是在理,孩子總是理虧,潛台詞就是「我好,你不好」。

就在我正在準備這篇文章的此時此刻,2017年9月24日19:12分,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孩子吃完飯後,媽媽收拾桌子,對著他說你吃飯是種飯的啊飯粒掉了一桌子,孩子的表情很平靜,完全沒當回事。我覺得有意思就笑著追問了一句,我說Leo我想請問你聽到媽媽的話心裡是啥感覺。孩子的表情馬上從原來的無所謂轉為耷拉下眉頭,拉著臉對我說:「我可以不理你嘛」,我笑著說可以。

你看,即便在這樣輕鬆的氛圍下,孩子一旦面對家長隱含的指責,內心都是很掙扎的。因此,一旦開啟了說教模式,再有道理的言語也變得乏味,難以接受。

其次,講道理時,孩子大多處在負面情緒中,大腦負責思考的部分已經「短路」,無法有效運行。這時候父母說的道理,孩子很難聽進去,即使聽到了,也很難理解和消化,更別說心悅誠服地執行。

第三,我們所說的大多數道理孩子是記不住的。家長最大的一個誤區,就是以為孩子做不好是因為不懂道理,進而認為只要把道理講清,孩子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按著道理去做。

比方說你跟孩子說:「你要好好寫字,知道嗎?」孩子說:「知道!」可真是這樣么?

孩子的認知遵循「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天性,他們通過行為來學習,通過感覺來體會,而不是通過思考再行動,更不是按著道理去做事。

就寫字而言,你給孩子講再多「寫好字」的道理也沒有用,孩子關注的是在寫字的過程中能不能獲得快樂或者成就感。

更何況,「對於我們成人的世界,所有的理解都包含著誤解」,大人都這樣,又怎麼能夠要求我們的孩子完全理解大人心中到底要表達的是什麼?

不少家長,包括很多學校老師,面對孩子的一些問題時,經常脫不了這樣的套路:先講道理,講道理不行就去批評,再不行就通過發脾氣來征服。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陳述我為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卻這樣不懂事……以此來「感化」孩子。

這些做法看起來都是為了「教育」,但其實和「真正的教育」已經相去甚遠,本質上是在使蠻力,是思維懶惰和方法簡單的表現,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使矛盾之扣越系越複雜,越系越死。

教育是門藝術,講究的是走心和精巧。

03學會點穴,建立「馴服」夥伴親子關係

也許有家長朋友有疑問和困惑:如果講道理孩子不聽,除了生氣或感化他,還有什麼方法呢?難道不要教育他嗎?

孩子當然要教育,但以大道理壓人,強迫孩子接受來自家長口頭的「道理」,決不可取。改變「講道理」的思維定式,變通一下,效果可能會好得多。

沒有頭緒的時候,不妨讀一讀童話,看看有沒有什麼啟示:

「你是誰?」小王子說,「你很漂亮。」

「我是一隻狐狸。」狐狸說。

「來和我一起玩吧,」小王子建議道,「我很苦惱……」

……

「什麼叫『馴服』呢?」

「這是已經早就被人遺忘了的事情,」狐狸說,「它的意思就是『建立聯繫』。」

「建立聯繫?」

「一點不錯,」狐狸說。「對我來說,你還只是一個小男孩,就像其他千萬個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用不著我。對你來說,我也不過是一隻狐狸,和其他千萬隻狐狸一樣。但是,如果你馴服了我,我們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對我來說,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

「如果你要是馴服了我,我的生活就一定會是歡快的。我會辨認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腳步聲。其他的腳步聲會使我躲到地下去,而你的腳步聲就會象音樂一樣讓我從洞里走出來。再說,你看!你看到那邊的麥田沒有?我不吃麵包,麥子對我來說,一點用也沒有。我對麥田無動於衷。而這,真使人掃興。但是,你有著金黃色的頭髮。那麼,一旦你馴服了我,這就會十分美妙。麥子,是金黃色的,它就會使我想起你。而且,我甚至會喜歡那風吹麥浪的聲音……」

狐狸沉默不語,久久地看著小王子。「請你馴服我吧!」他說。

……

「那麼應當做些什麼呢?」小王子說。

「應當非常耐心。」狐狸回答道,「開始你就這樣坐在草叢中,坐得離我稍微遠些。我用眼角瞅著你,你什麼也不要說。話語是誤會的根源。但是,每天,你坐得靠我更近些……」

第二天,小王子又來了。

「最好還是在原來的那個時間來。」狐狸說道,「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比如說,我的那些獵人就有一種儀式。他們每星期四都和村子裡的姑娘們跳舞。於是,星期四就是一個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園去。如果獵人們什麼時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樣,那麼我也就沒有假日了。」

就這樣,小王子馴服了狐狸。

是不是很受啟發?

在小狐狸那裡,馴服=建立聯繫,他誠摯堅定地對小王子說「請你馴服我吧!」

小王子不知道如何馴服小狐狸,但他沒有因為小狐狸請他馴服而驕傲,他平等地詢問小狐狸他要怎麼做,才能馴服小狐狸。(當我們想要馴服孩子的時候,我們想過要問他們,怎樣的形式你比較能夠接受,你覺得會比較舒服嗎?我想大多數情況下,沒有。。。)

如果和孩子能夠建立這樣「彼此馴服」的聯繫,絕大多數的溝通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我把這個關係稱為:「彼此馴服」的新型夥伴關係。

它包括兩個環節、四句話、十六個字:

「接受觀點,不加評論;感知情緒,建立聯繫」

√接受觀點,不加評論

接受觀點的前提是純粹傾聽。傾聽,意味著放棄自己的立場,完全進入對方的世界。不論孩子說什麼,我們只關注他們當時的語言、感受、需要、請求。我們越能傾聽孩子語言背後的感受和需要,就越能夠與他們坦誠地溝通。

大多數人對傾聽的理解並不純粹,更多地當成了是一種溝通技巧或者社交工具。這是很難走心的,如果內心不能完全放棄自己的立場,就不可能做到純粹的傾聽。

很多時候,我們忍不住指責孩子,不是因為「我們說的有道理」,而是因為忘不掉我們自己。

進而想到一個有趣的例子:

很多人喜歡狗是因為狗通人性,汪星人能從人類的神態中讀出情緒,如果主人沮喪,它通常都會默默陪伴;如果久別歸家,它則會興奮不已,用一切它能表達的方式熱烈表達它對主人的思念。

狗不會說話,更不會給你講道理,但不得不承認在治癒方面,汪星人比大多數人類做的更優秀。

關於傾聽,我的朋友@懷如寫了一篇非常精彩的分享,原文歡迎點擊:傾聽——我予你最好的禮物

不加評論的關鍵是開放心靈。心靈的敞開會帶來全然的理解,關懷和愛。這些和是否有血緣關係沒有關係,和認識多久沒有關係,甚至和是否使用同一種語言也沒有關係,只和心靈的開放有密切的關係。只有當你完全放下自我敞開心靈時,你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知道他們所想要的是什麼。

有這麼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患上精神病,總喜歡撐著一把傘蹲在路邊,唯一會說的一句話是:「我是蘑菇,我是蘑菇。」路人有時繞道而行,有時施捨一點硬幣,有時嘲笑他瘋癲,有時悲憫的請上帝寬恕這個可憐的人。有一天,醫生也撐了一把傘,蹲在他身邊。他轉過頭疑惑的看著醫生,開口問他「你是誰?」醫生笑著對他說:「我也是一朵蘑菇。」走近他,接受他的觀點,理解他的行為,讓他感到並不孤單。

接受是為了去理解,而不是為了回應。

√感知情緒,建立聯繫

其實,感知情緒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在孩子的嬰兒時期,父母如果帶著負面情緒靠近孩子,很多時候並不需要說什麼,孩子就已經能夠有所覺察,從而表現得困惑、緊張、煩躁。只是隨著我們慢慢長大,理性思維漸漸佔了上風,對於情緒的細微感受力反而沒那麼重視了。

但是,在人與人的相處中,感知情緒又是如此重要。能夠感知情緒的人,往往能夠最大限度地理解別人並贏得別人的理解,因此更能和自己、和別人愉快地相處。在親子關係中,感知情緒是家長與孩子情感連接的橋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西方心理學派,用共情來定義這種情緒的感知。共情這個概念的提出者——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羅傑斯指出,共情是一種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

共情要求家長放下自己的評判和情緒,「設身處地」地和孩子在一起,進入孩子的世界,去感知孩子的情緒。家長既要感知孩子嘴裡說的話,更要感知孩子非言語傳遞的信息,比如孩子的聲調、語速、表情、動作、身姿等等。此外,還需要感知孩子產生情緒的導火索,以及孩子想說的潛台詞究竟是什麼,也就是孩子的需求或願望。

帶著這樣的感知覺察,家長接著需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家長需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穩定的容器,能夠去擁抱孩子情緒的涌動。在這樣的抱持中,孩子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情緒是被接納的,而不需要擔心自己被否定或拒絕。通過接納,孩子和家長的情緒就可以連接併流動起來。

當家長可以和孩子的情緒建立穩定的聯繫後,接下來家長就可以向孩子傳遞感受,讓孩子知道他是被理解的。

有時可以通過語言的方式,比方說,我知道你現在覺得(很不舒服/很開心等感覺辭彙),是因為(這件事情你做的不好/完成的很棒等情緒的導火索),要是(能夠孩子的願望)就好了。

但更多的時候,只是需要會心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擁抱,或是一個牽手。

建立聯繫的核心是一種感覺——體驗你的世界,如同我的世界。如果家長能夠真的做到這一點,我們一定會知道,孩子在那個當下的感覺怎樣,想法和需求是什麼。

舉個例子,9月20日周三晚,孩子上完信息學科,到家已經九點半,一路上一直興奮地和我說信息學好玩,今天上機編程好難,到家後收拾整理後洗漱上床已經十點多,可還是翻來滾去地睡不著。

當時我也覺得惱火,第二天還要上課,他為什麼就不知道睡覺呢?後來我嘗試代入他的角色,才突然意識到,他的情緒根本不是不想睡覺,而是「今天感覺很棒,我抑制不住」。

於是,我就關了燈,躺在他旁邊和他聊天:「Leo,今天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很開心很有成就感啊?」他說:「嗯。」我接著說:「是的,我也覺得你今天非常了不起,能夠在學校把全部的筆頭作業做完,游泳和信息學課程都不耽誤,你是怎麼做到的啊?」

他聽了這句話之後,就翻個身子,把大腿架到了我的身上,身體軟下來了,說:「我今天一天都在拚命地寫作業,寫的腰酸背疼,終於趕在放學前全部做完了,老師還獎勵了我餅乾。」於是,我就牽著他的手,摸著他的背,對他說:「來讓我幫你按摩按摩,看舒不舒服點。」

不到一分鐘,他就睡著了。

從這個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到,當聯繫建立後,就像點穴一樣,一旦說中了孩子的感受、原因和願望,他的情緒就會流動起來,在這樣的傳遞中,孩子得以充分體驗自己的情緒,並確認自己被理解,負面的東西就會慢慢地淌走了。

往往能夠讓情況好轉的,不是「道理」和「回應」,而是「聯繫」。

04 道理不重要,走心才重要

有的朋友也許要問,既然要理解孩子,而孩子的做法都是事出有因,那是不是必須無條件地允許孩子的行為。這種想法,是把情緒和行為混為一談了。接納情緒,不代表要允許所有的行為。如果孩子的行為傷害到自己、別人或環境,依然需要有適當的引導。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並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這個原理幾乎在理論上無人不承認,而在實踐中又無人不違反。要使兒童「明白道理」,不要僅僅把道理告訴兒童,必要首先讓兒童有機會在實踐中獲得連續不斷的經驗。

有這樣一個故事:廣州番禺有一個殘疾人,名叫張中良,被評為2010中國嬌子青年領袖。他們夫婦收養了10個孤兒,孩子做錯事,張中良與妻子不會責罵他們,也不講大道理,而是讓孩子們通過體驗,來完成對一個道理的認識。

比如,有一次,張中良讓家中的小女兒慕恩帶著眼睛看不見的姐姐美春出去玩,不知為何慕恩將美春一個人丟在了外面,獨自回來了。張中良知道後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小慕恩做了一個體驗:用毛巾蒙住慕恩的眼睛,讓她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從此以後,慕恩變得特別懂事。

這一個細節,足以讓我們對張中良夫婦更加敬佩,他們也許沒學過教育學、心理學,對教育的理解卻那樣透徹,沒有對孩子的真愛,是不可能有這份悟性的。

Leo和隊友們一起展示獎牌

在Leo的成長過程中,有一點要求是非常明確的,就是對他人的尊重。總體來說孩子做的不錯,生活中對物質並不自私,禮節禮貌也算ok,上下樓看到陌生的鄰居、保潔的阿姨都會問好。但是就在暑假裡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我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

7月份孩子參加省賽比賽時,教練分發了一些飲料,比賽結束就帶了回來。我建議他分給隊里其他沒有參賽的隊友,他也欣然接受。結果分發的時候,他無意中流露出這麼一句話:「你們(沒去參賽的小隊員)都是混吃混喝的哇!」

我得知後,就和他聊天,我問他你們上次去省賽一共有幾個隊員啊?

Leo說4個。

我再問都獲得了什麼成績啊?

他說陳澤宇五個項目五塊金牌,朱曦雨五個項目四金一銀,他和溫溫兩個小隊員沒有獲得前八名。

我又問,那你們的待遇都是一樣的么?

Leo說是的,房間一樣、飲食一樣,飲料、泡麵等都是大家均分的。

我就接著開玩笑問他,如果你和溫溫不參加比賽的話,兩個大隊員可以多一倍福利啊,你們是去混吃混喝的啊!

他不說話了,過了幾天,我收到了這樣一條消息:

事後,我再和他聊天,他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還是分享讓人快樂。所以不要說孩子小,古人云三歲看老,從小就狹隘的視野中很難看到以後廣闊的人生。

做「不講道理」的家長,並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三點小建議:

第一,「講道理」的前提是自己相信。就像「見字如見人」,語言所到之處,也應該是一個人觀念所到之處。講一套、做一套,要求孩子的東西自己做不到,這是一些人在教育上始終不得要領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避免向孩子灌輸庸俗觀點。有的家長熱衷於向孩子傳遞一些並不高明的見解。比如不必在學習上幫助他人,學習就是競爭,別人走前了,你就落後了。這樣的「道理」,教會孩子的是小鑽營、小算計,失去的卻是大胸襟、大情懷。

第三,莫把「不講道理」做成「不講理」。有一些家長確實很少對孩子講道理,他們很直接,三句話不對就把孩子罵一頓或打一頓,這就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不講道理」,而是強盜邏輯,不講理了。

總之,道理不重要,走心才重要。盧梭說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說服人心,作出行動。」

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像繞口令了——這就是教育的道理。

End

關於凡日跡: 分享讓人快樂!期待您的參與!

照耀記錄學習

一切盡在凡日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日跡 的精彩文章:

TAG:凡日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