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人九看法,難得十全十美,三國謀士這樣排行贊同嗎?

十人九看法,難得十全十美,三國謀士這樣排行贊同嗎?

在東漢末年,群雄爭逐,魏蜀吳各自佔地為主,三足鼎立。大家都知道單憑曹操、劉備、孫權是難以打下這片天地,自然而然我們就會想到在這三足鼎立的背後,肯定有眾多謀士,這些謀士都是集智慧於一身,雖然都是各為其主,卻是把自己的智慧展現的淋漓盡致,甚至在亂世中佔得一席之地,被許多後人膜拜。話又說回來,雖然都為謀士,可以說是難分伯仲,今日小編忍痛割愛給此排個名次。

1、賈詡

賈詡

賈詡,字文和,涼州姑臧人。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再說細點,可以說是曹魏建立的重要功臣。為何這樣說呢?那是因為此人為多名豪傑主謀,只是在最終投靠曹操。此人先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綉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綉歸降曹操。其次 離間馬韓,助曹操取得關中。

2、郭嘉

郭嘉

郭嘉,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人。此人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勛,官渡之戰一舉成名。三國最關鍵的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讓郭嘉一舉成名,其「十勝十敗」之戰略,令曹操鼓舞信心,最終大敗袁紹,消滅袁紹兒子,曹操從此平定北方。甚至史書上都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更是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38歲。

3、司馬懿

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里舞陽村人,本是出身士族的他為曹魏政權出謀劃策。當年關羽北伐,曹操要遷都,司馬懿勸說其穩定軍心,等待時機,後關羽果然被呂蒙所殺,曹操之後,曹丕即位,這個時候的曹魏政權,最大謀略者就只有司馬懿,輔政平亂,事事都離不開他,司馬懿漸漸成為曹魏政權的核心人物。其次在抗蜀北伐,司馬懿大戰諸葛亮六次,使得諸葛亮沒有一次成功。

4、諸葛亮

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人,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訣,為劉備分析天下,寄於籬下的劉備醍醐灌頂,按照諸葛亮的謀略終於取得一席之地。聯合孫權,會戰赤壁,使得劉備三足鼎立。諸葛亮讓劉備最終成為三足鼎立之勢的最大貢獻就是聯合孫權,在赤壁一戰中協助周瑜,終於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劉備最終成為三足之一足,雖然最弱,但也是一席。輔佐後主嘔心瀝血,可以說是感動後人,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完全概括。

5、周瑜

周瑜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輔佐三孫,為孫權權衡天下,赤壁一戰奠定三國鼎立之局勢,為孫權舉薦了大量人才。比如魯肅,呂蒙,陸遜,這三人在吳國那是通天之才,其能力不在周瑜之下,而且最終證明了這三大能人是孫吳政權雄立天下的核心。終卻被諸葛亮三氣。三十六歲就英年早逝。

依次排在第六到十位的是陸遜、陳宮、龐統、荀攸、姜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者記 的精彩文章:

秦漢這一制度,中國至今仍在沿用,不過是改了個名字
一個千年古國,本是中國人建立,當地女人們做夢都想找個中國老公
抗日救國女君子,毛主席稱譽女中豪傑,愛因斯坦、杜威都曾援救她
一個比日本還血性的國家,寧死不接受日本統治,至今仍渴望回中國
從英雄到賣國賊,因暗殺攝政王入獄,清朝太后卻因他長得美給改刑

TAG:史者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