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歷史上傷亡最大的戰役,戰況激烈,持續199天,屍體堆積如山!

歷史上傷亡最大的戰役,戰況激烈,持續199天,屍體堆積如山!

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戰爭結束後,德國納粹開始培養全民的戰爭意識。恐怖的是,幾乎所有的德國年輕人都認為人是為戰爭而生,在戰場上犧牲是最大的價值。

戰爭帶給勝利者無盡的成就感,但給百姓帶來的卻是毀滅性的災難。其中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就是在二戰期間,持續時間久,傷亡慘重,同時也成為了二戰中的一場標誌性戰役,是二戰重要的轉折點。這就是在伏爾加河上發生的著名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1年,德國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入侵蘇聯,以破竹之勢迅速佔領了蘇聯西部大片領土。雖然蘇軍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取得了勝利,但強大的德軍部隊布置的後續計劃仍使蘇軍不敢鬆懈。1942年,漫長的蘇德戰線相對穩定了下來,德國不斷輸送軍力準備更大規模的戰役。

希特勒放棄進攻莫斯科的計劃,開始集中兵力在北部和南部戰線發動新一輪局部強烈攻勢。斯大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戰前居民約60萬人,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又是鐵路交通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廣闊富饒的頓河下游流域、庫班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區,是蘇聯糧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產區。

而當時也迫切需要這些資源,所以,斯大林格勒的爭奪十分關鍵。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順利拿下這個重要戰略位置,德軍為此投入了近100萬的兵力。1942年7月17日,德軍開始進攻斯大林格勒,在大量飛機大炮的開路下,首先在克里米亞發起了攻勢,一周後佔領了刻赤半島,俘虜蘇聯紅軍17萬人。

而斯大林也是下令必須要守住這塊陣地,堅持到底。在接下來的近兩百天的時間裡,蘇聯投入大量軍隊拚死抵抗,堅守國土,蘇德雙方共400萬軍隊在這片土地上廝殺。

三個月後,德軍將戰線緩慢地推進至伏爾加河岸,佔領了整座城市近80%的地區。而此時已入冬,伏爾加河開始結冰,蘇聯不能再通過船運送補給品給城中守軍,戰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此時,德軍在頓河、伏爾加河和斯大林格勒的戰鬥中損失約70萬人,1400餘架飛機,1000餘輛坦克,2000多門火炮。

之後,蘇軍開始「鐵鉗攻勢」,通過攻打德軍虛弱的外側來將德軍包圍在斯大林格勒市區。1943年1月初,被蘇軍包圍的德軍態勢急劇惡化,但仍然不肯投降。10日,頓河方面軍開始分割並消滅被圍德軍,31日,德軍南集群被消滅,2月2日,德軍北集群殘部投降,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

在過去199天的時間裡,兩軍共傷亡近200萬人,屍體堆積如山,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頑強的戰鬥民族最後堅守下來了,這次勝利具有重大的意義,不僅是從德軍手中奪取了戰略主動權,更是鼓舞了二戰中受侵略國戰勝法西斯的鬥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之眼 的精彩文章:

被稱為第57個民族!居住在「西藏江南」,頭領能帶刀進人民大會堂
被日軍摧殘最嚴重的一座城市,僅剩36人清理屍體,卻骨氣十足!
八國聯軍中最貪婪國家:直到1937年還來要庚子賠款,令人痛恨!
中國歷史上一少數民族,韓國卻稱是他們的祖先,其實毫無關係!
一個無國籍的流離民族,一心想加入中國,一百多年後終於夢想成真

TAG:觀察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