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貝貝6個月大了,前幾天開始有點咳嗽腹瀉,媽媽以為是感冒了,就給貝貝吃了幾天感冒藥,但是癥狀並沒有緩解,只得去去看醫生,醫生說:「你家娃沒生病,就是長牙而已,你這媽當的,給孩子錯吃一周葯!」

要知道,寶寶肝臟的解毒能力不像成人那樣完善,越小的寶寶用藥越要謹慎,像貝貝媽媽這樣冒冒失失的給孩子吃藥,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不過貝貝媽媽會把長牙當成生病也是有原因的。長牙對孩子的身體影響極大,這是因為寶寶的牙齒並不是突然長出來的,而是緩緩地推擠滑動後,才突破牙齦組織,尖銳的牙齒穿過敏感的牙齦時會產生疼痛,引起寶寶的抗拒。這種難以言說的疼痛中,寶寶會出現各種病症。

那麼寶寶長牙期間會出現什麼癥狀,媽媽們又能如何幫助寶寶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寶寶長牙的癥狀及應對辦法

長牙期間寶寶是會有一些異常表現,不同的寶寶表現也不同,總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疼痛暴躁: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跡象。這些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建議:讓寶寶咬磨牙棒或是牙膠,轉移其注意力。另外,還可以在寶寶出牙時給他做臉部按摩,以放鬆臉部肌肉,也可起達到較好的效果。

2、流口水,濕疹:媽媽可能留意到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建議:爸爸媽媽要注意常擦拭寶寶流出的口水。用溫水輕輕洗去寶寶皮膚上的口水,用毛巾吸干(不要摩擦)。選擇一條好的口水巾也是有必要的。

3、啃咬東西:把任何東西放到寶寶嘴巴附近,他可能會出現以上動作。

建議: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磨牙棒或者是牙咬膠。方便寶寶啃咬,以緩解牙齦的不適感。

4、牙齦腫脹:檢查一下寶寶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建議:寶媽可以每天用紗布蘸點涼水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齦。幫寶寶按摩臉部。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5、夜醒: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建議:這樣的情況並不會持續很久,請保持耐心,儘可能地安撫寶寶。

6、體溫升高: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建議:只要不出現高燒的癥狀,不用太過緊張。

7、腹瀉:有些寶寶出牙時會有腹瀉的癥狀。可能是啃咬東西的過程中感染了細菌。

建議:注意寶寶餐具,玩具,牙膠等的消毒;讓寶寶多喝水。每次吃奶後都要幫寶寶清潔口腔,每天早晚清潔一定要非常認真仔細,尤其是晚上臨睡前那一次清潔。情況嚴重要記得及時就醫。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8、拒絕進食:長牙的寶寶在餵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他可能因為很想塞個東西進嘴巴而顯得急欲吸奶,但一旦開始吸奶又會因為吸吮的動作而使牙床疼痛,於是又顯得對吸奶毫無興趣。

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給給寶寶吃些涼的.糊狀的食物。不願意吮吸母乳或奶瓶,可以用勺子餵給他喝,寶寶會更喜歡。

寶寶長牙順序圖

第一次

通常先出現的是下頜中切牙。萌出年齡一般正值寶寶5至10個月大。牙齒髮育是具有遺傳性的,所以如果爸爸媽媽在嬰兒階段萌牙很早的話,那麼寶寶也很可能一樣哦。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下頜中切牙

第二次

然後出現的是上頜中切牙,萌出年齡一般都在6個月至1歲之間。上頜中切牙通常是成對出現的。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上頜側切牙

第三次

在寶寶9個月至1歲1個月大時,爸爸媽媽可以看到他的上頜門牙左右兩側的乳側切牙。這時,寶寶上頜就擁有了四顆緊密相連的牙齒。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上頜側切牙

第四次

10個月至1歲4個月時,寶寶下頜門牙左右兩側的乳側切牙就長出來了。在這個階段,寶寶微笑時會露出一嘴的小白牙!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下頜側切牙

第五次

第一乳磨牙(臼齒),其位置在口腔後部,體積更大,在寶寶1歲至1歲6個月大時出現。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上頜第一乳磨牙

下磨牙與上磨牙同一時間萌出。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下頜第一乳磨牙

第六次

在1歲4個月至2歲10個月之間是寶寶上尖牙萌出的時候,其填補了側切亞和第一磨牙之間的空隙。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上尖牙

下尖牙也是與上尖牙同時萌出。值此階段,寶寶的牙齒比任何時候都要閃亮,因為乳牙比恆牙更加潔白。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下尖牙

第七次

寶寶到了1歲8個月和2歲7個月大時,下頜第二磨牙開始萌出。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下頜第二乳磨牙

第八次

寶寶到了2歲1個月至2歲9個月大時,萌出乳牙中最後一顆牙齒——上頜第二磨牙。大多數孩子到了3歲的時候,就已經擁有20顆完整的乳牙。這個階段的寶寶微笑時,會露出一口閃亮潔白的牙齒。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上頜第二乳磨牙


寶寶牙齒護理要點

1.牙齒的發育需要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D、C)和礦物質(如鈣、磷、鎂、氟等),因此,寶寶出牙期間的飲食調理很重要,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類的食物,如肉類、魚和蝦皮、蛋、牛奶、豆漿、豆腐、水果、蔬菜等,都有助於寶寶牙齒的健康發育。甜食是影響牙齒的大敵,糖果、帶黏性的甜食或碳酸飲料都會引起蛀牙,還會影響食慾,要避免寶寶就餐前尤其是睡前吃零食或糖果。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2.要有良好的餵養習慣。每次給寶寶餵養食物後,再喂幾口白開水,以便把殘留食物沖洗乾淨,如有必要父母可戴上指套或用棉簽等清除食物殘渣。

3.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晒晒太陽,這僅可以提升寶寶免疫力,還有利於促進鈣質的吸收。

3.發現寶寶有出牙跡象,如愛咬人時,可以給些硬的食物如麵包、餅乾,牙膠等,讓他去啃,夏天還可以給冰棒讓他去咬,冰涼的食物止癢的效果更好。

4.入睡前不要讓寶寶含著奶頭吃奶,因為乳汁沾在牙齒上,經細菌發酵易造成齲齒。睡前喂牛奶,不要加糖。

5.注意糾正寶寶的一些不良習慣,如咬手指、舐舌、口呼吸、偏側咀嚼、吸空奶頭等。

寶寶有這些癥狀不是生病,可能是長牙了(附換牙順序圖)

提示:寶寶萌牙後,應經常請醫生檢查,一旦發現齲齒要及時修補,不要認為反正乳齒將來被恆齒替代而不處理。

爸爸媽媽要注意的是,牙齒萌出的早與晚,不是衡量寶寶生長發育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牙齒萌出的早晚和遺傳因素、身體發育以及牙胚的位置都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出現牙齒較早長完或是遲遲不長,無須過於著急,只要寶寶全身的生長發育和頜面部的生長發育屬於正常的生理範圍就可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