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盜墓小說和民間傳說中的龍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盜墓小說和民間傳說中的龍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龍脈龍脈,來龍去脈!

天下龍脈皆出崑崙!

在風水的經典中,將山脈其形態比擬為傳說中的神異動物「龍」,山脈因而被叫做龍脈,並稱「風水環境選擇主要有四大要素:龍、砂、穴、水,其中『龍』是最重要的。」

風水把最高的山當成眾山之祖,稱為「太祖山」,認為其餘眾山皆「發脈」於此,由高向低,依次稱之為「列祖山」、「少祖山」。

風水興起之初,信者以為中國範圍內的地域就是天下,按神話傳說昆崙山最高,便以為一切山脈都從崑崙「發脈」,分出三條幹龍,每條幹龍上又分有各種等級的支龍、小龍……

我們今天都知道,江河的形成是水往低處流,源頭總是位於流域的最高處。山脈是地球岩石圈中板塊運動造成地殼一些部位受到擠壓隆起而成,不同構造體系的山脈,各有其自身的歷史,並無什麼共同的祖宗。也不能根據它現在的高低來確定誰的資格更老,因為一般情況下,恰恰是山的形成時間越早越低。因為一座山受到風化剝蝕的時間越長,失去的高度越多,最後可以被夷平。喜馬拉雅山現在的高度是泰山的5倍多,卻比泰山要年輕十幾億年,泰山崛起時喜馬拉雅山還是一片汪洋。

可在中國的民間,認為山脈發源於蔥嶺;在地圖中將山脈劃成毛毛蟲的形象,以示綿延一體;燕山「來自」崑崙等荒謬說法,到上世紀30年代還存在。地質地理學家丁文江、翁文灝、曾世英為紀念《申報》六十周年於1930年開始編製《中華民國新地圖》,使用等高線分層設色表示地形,於1933年出版,才結束了在中國地圖上畫毛毛蟲的歷史。

按說,假如龍脈等同於山脈,在沒有山的地方應該也就無龍脈可言。但風水先生照樣有一套說辭:「莫道高山龍易識,行到平洋失蹤跡……龍到平洋莫問蹤,只觀水繞是真龍。」城市中的龍脈,按照風水的說法就在鱗次櫛比的屋脊上:「萬瓦鱗鱗市井中,高連屋脊是來龍,雖曰旱龍天上至,還須滴水界真蹤。」「一層街衙為一層水,一層牆屋為一層砂,門前街道即是明堂,對面房宇即為案山。」大有龍脈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意思。

而且他們的這個龍是有靈氣的,如「人體脈絡,氣血之所由運行」。「流行於地中,神妙莫測,故以龍神名之。壯其妙也。」「真龍入穴,必見雌雄交媾。」風水師並不是在探索自然,而是在找只有他們才看得出來的神秘的「龍」,誰知道他看見了什麼,解釋權在風水師那裡,正所謂「經緯陰陽義不同,動不動,只待高人施妙用」。(古今圖書集成第六百六十五卷)

龍脈中的星峰還「上應天星」,在那裡築觀星台,便可以與天地共吐納,以祈達於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陰宅風水的形勢葬法龍脈吉凶穴法及分房法)「觀星裁穴始為真,不論星辰是虛誑。」(楊筠松:《疑龍經》下卷)

實事求是地說,風水師找龍脈,考慮的並非環境是否適合人居住,而是小至一個家族,大至一個王朝的吉凶興衰問題。他們渲染明朝將亡之時,曾不遺餘力地找尋李自成祖墓和清人龍脈,以求扭轉乾坤,後來雖然成功破壞了闖王的祖墓,卻沒能找到清人的祖山,最終為清所滅,並據此說明保護龍脈如何如何之重要。此一說法繼續為清王朝所信奉,據說,鞍山鐵礦在清王朝時被禁止開採,就是為了保護皇陵的風水。

按中國天人合一的觀念,能當上皇帝的人,是天命所歸。特別是朱元璋出身寒微卻當了皇帝,皆因他的父親葬在了風水寶地,這樣的說法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同。在歷代帝王中,有關朱元璋的風水傳說也特別多。但是,風水同時也是皇帝權貴的一塊心病。

因為,如果風水真有那樣大的作用,能夠出皇帝的風水寶地就不會只有一塊,要是別人也把父母葬在這樣的風水寶地里,豈不是就該別人來當皇帝?

再者,按風水師的說法,風水是可以破壞的,譬如挖個坑道把「龍脈」切斷,還有簡單到在墳墓周圍釘上桃木釘之類的辦法。如果居心叵測的人把皇家的風水破壞了怎麼辦?因此當風水師說某處發現了能產生皇帝的風水寶地,就要把那裡的風水破壞掉。而對皇家陵墓及其附近地區,砍柴動土是不行的,更不允許開礦。皇帝如此,下面的權勢者也同樣,不許動他家的風水寶地。因此風水曾經成為中國興建鐵路,開發礦藏,建立近代工業時的一大障礙。

第三,風水師說你家的祖墳是風水寶地,因此你當上了皇帝,但如果承認他講的話就是天機,改天他說你這裡的氣數已盡怎麼辦?事實上也確有風水師慨嘆,就看個住宅的風水,是大材小用,「風水是天地之學、王者之術」。因此皇帝是不能讓風水師由著性子說的。

第四,風水長期被居於正統地位的儒家視為妖妄之術。皇帝如果是靠風水上的台,那叫得天下不正,事實上也沒有。因此儘管信風水的皇帝可能不少,但公開表示自己信風水的並不多。

信風水最有名的皇帝是宋徽宗,因好久沒有生養兒子,風水師說,把汴梁城西北角的地勢加高數倍,就可以有兒子了。照辦後,果然得子,於是更加信風水,按風水的要求大興土木,迷戀修道成仙,結果成為亡國之君,連同兒子宋欽宗一塊兒被金兵俘虜走了。

明清兩代帝王多重視風水,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最下功夫,從萬曆十二年建到十八年,花了八百萬兩銀子,而明朝也是在他手裡開始走下坡路。明十三陵據說是風水大師推薦給明成祖的,說這裡風水最好,但明朝的皇帝沒幾個像樣的,最後一位弔死在景山。

研究風水學的話,有本書是第一要看的,那就是郭璞的《葬書》。《葬書》是國內首先提出的一個「生氣」理論的著作。書中說「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謂之生氣。」 也就是說《葬書》是系統的,理論化的總結了之前晉代以前道教和民間對於風水的各種觀點。此後無論是《撼龍經》《望龍經》還是《堪輿漫興》等大家著作,都離不開《葬書》的根基。明末清初玄空派(風水流派)道士蔣大鴻還專門撰寫了《水龍經》,論證了「水」在風水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常說的藏生氣,無論是陰宅陽宅,都要講究生氣。

這個生氣,對活人來講就是氣場。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認識到人體存在著一種維持生命所必需的能量場、他們把這種能量場稱之為「氣」。直到現代1911年,英國科學家基爾納通過色隔板和濾色器看到了人體能量場的現象,第一次向全世界描述了有關人體能量場的研究結果。他認為:沿著全身這位緞帶的鮮明的「惡」,分為三層:最靠近皮膚的,是四分之一英寸厚的暗色層;它外面是兩英寸厚的,顏色較淡的一層,這一層的紋理垂直於身體;最後,再向外一圈外輪廓顯得模糊不清,大約六英寸厚的外部弱光。基爾納還發現,「氣」的強弱和顏色會因人而異,並取決於被測試者的年齡、性別、智力、健康情況等等。某些疾病也可以通過「氣」的斑點顯示出不規則的排列情況。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人佳-高健斯發明了體光攝影,他通過特殊攝影方法,就可以把人體的這種能量光拍攝下來。有趣的是,人在健康和精神時候,所拍下的光譜,和在疲勞或生病時所拍下的,有著名明顯的區別。也就是說,一個人身體的健康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包裹著他身體周圍的能量場的強弱。而這種人體能量場的強弱,又會直接影響它對人體保護作用的大小。所以我們要讓自己身體保持一定強度的能量場,十分必要的。

所以活人講生氣,要做陽宅風水,要藏生氣,避死氣。陽氣中的生氣就好比陽光和煦, 萬物生長, 死氣就好比陽光暴晒, 沙漠一樣。也就是說人的居住環境要舒適,人本身的氣場要適合周邊的自然環境的氣場,而房子和其他建築,會影響環境的氣的流通,如果這種狀況影響到了人本身的氣場,人就會覺得不適。陰宅風水同樣也要藏生氣,避死氣。但是這個生氣就是陰氣中的生氣,陰氣中的生氣就好比婉轉流淌的小河, 死氣就好比臭水溝。陰者,蔭也。所以這個時候選擇風水好的地方,藏陰氣中的生氣,就是要蔭庇後人,使後人就是坐享其成,,也叫做倚貴格。

風水,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盲目的迷信風水,古代人對於世界認識不全面,所以做出了片面的結論,如今各種測繪方式都很發達,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也逐漸多樣化,認識面更加拓寬,能用科學解釋的就走科學的路子。至於民間傳說中的龍脈與中原王朝興衰更替,就是後世風水先生單純的穿鑿附會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水 的精彩文章:

這3大禁忌我家全中!有錢人都這麼做!怪不得年底越來越窮!
住地為何不能選上風上水?陽宅陰宅有講究
化解陰宅不順的風水

TAG: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