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丈夫出軌,兒女養廢,家庭毀滅——「強勢女人」,你還要背多少鍋?

丈夫出軌,兒女養廢,家庭毀滅——「強勢女人」,你還要背多少鍋?

(一)奇文共欣賞

跟大家分享一篇名為《深度分析:母親越強勢,對家庭毀滅性越大》「奇文」。

先看開篇作者對「強勢女人」定義:「強勢女人不等於女強人。我們所說的強勢,更多指的是性格上而不是事業上。很多女強人工作中是「鐵娘子」,回家就變「小娘子」,反倒婚姻很幸福。相反,有些女人事業未必做得很大,但脾氣很大,氣勢很大,特別喜歡在家裡說一不二,我們把這種在家裡喜歡做「女王」的妻子稱之為強勢女人。」

忍不住很想弱弱地問一句:「在外鐵娘子在家小娘子的女人,就能獲得婚姻幸福。」那對應的另一半是不是「在外當孫子在家當爺的男人,更容易獲得婚姻幸福」呢?

強勢女人」背的第一鍋——丈夫出軌:「女人越強勢,丈夫會很有壓力、夫妻不和諧、甚至丈夫有外遇的幾率高,因為丈夫在你這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只好到外面的女人那尋找安慰。」

對這個從垃圾堆里翻出來的「丈夫外遇女人有罪論」,我已無力吐槽。我感興趣的是,也許在作者看來男性出軌顯然是無辜的,男人出軌不足以毀滅一個家庭,女人把兒女養廢了才是大罪過,於是作者用了極大的篇幅來「深度分析」他眼裡的「強勢母親」。

先來看強勢母親」的定義:強勢母親指的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母親(注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對家庭以及孩子的控制)。

「強勢女人」背的第二鍋——兒子軟弱:「近些年,我們只要看情感節目大家就能發現,家庭里女人過於強勢,不僅老公受到壓制,對兒子的成長也非常不利,甚至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女人越強勢,培養出的兒子不僅不會像她一樣堅強,反倒越懦弱。」

「強勢女人」背的第三鍋——女兒強勢:「心理諮詢發現,一般來講,當父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後,母親就會變得日益強悍甚至說一不二。從孩子總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這個角度來看,女兒就會向強悍的母親認同,久而久之,女兒也會變成強悍的女兒。」

強勢母親」教育的八大問題:男孩難於男性化、使孩子不敬重權威、使孩子受到過度保護、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讓孩子難於獨立、孩子學會消極抵抗、孩子難於學會社會交往、導致「戀母情結」出現。

「兒女養廢」的論述之後,作者的結論又是什麼呢?是呼籲父親參與育兒,積极參加到家庭事務中來,減輕母親育兒的負擔嗎?顯然不是的。

翻到文章的最後兩段:「實際上,一個聰明的母親,總是會給父親機會,讓孩子隨時感到父親的存在,而自己尊重丈夫,則是最好的體現父權的方法。當然,做父親的不能逃避責任,也要爭取多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上來。」

卒章顯志,作者的落腳點在:母親要尊重父親,帶領孩子尊重父親,目的是體現父權。父親要參與家庭決策(注意是決策,而不是育兒)。作者的結論還是控制,不過是由母親控制改為父親控制而已。由此可見作者反對的並不是控制子女,而是母親控制子女,父親卻得不到控制權。這樣落伍的家庭教育觀念,如果不是借著輿論指責「強勢母親」的東風,怎麼也不可能沉渣泛起吧?

再看文中關於「父權」的論述,不難猜出作者的目的:「現在的母親,有許多是非常能幹的。在統御和支配家庭上,往往也是靠母親的意志和領導。這樣的結果,是使父權無法體現自己的領導地位,如果一家想維持相對和諧,對於母親的意見和建議,父親只能是「堅決擁護」,否則就是爭吵或冷戰。於是乎,弱勢的父親把本來屬於自己的家庭領導地位拱手相讓。」

再來一段:「母親強勢使孩子不敬重權威。父權喪失的家庭,會導致孩子不僅不能從父親身上學到尊敬權威、明白等級,而且還會認為男性就是和父親這樣的。同時在功能不完善的家庭中,孩子面對強勢的母親,往往會本能的討好「強者」,尤其是男孩,他們也會跟著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反抗父親,不重視父親的意見。」

看到這裡,我們是不是明白作者擔憂的是什麼呢?他眼裡的家庭毀滅並非是源自兒女不成才,而是父權不彰,男人不能夠佔據家庭的領導地位。「權威」「等級」這樣的字眼都能在家庭中重新出現,只能說作者為了幫助父權重新在家庭生活中建立權威、為了喪偶式育兒不至於損害父親的利益,實在是用心良苦。

(二)「強勢母親」遭遇了什麼?

作為奮鬥在教學一線已經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幾乎沒有看到所謂的「強勢母親」,我最先看到的卻是一些焦慮不安的心神俱疲的媽媽。

我曾遇到過家長會拿著孩子退步的試卷泫然欲泣的母親,「孩子退步這麼多,我怎麼跟他爸交代?」她反覆念叨著。我也遇到過父親常年在外賺錢,被大兒子的叛逆期與小兒子的嬰兒期折磨得心力交瘁,還要被偶爾回家的父親責難不會教育孩子的母親。我還遇到過完全不懂得尊重母親的兒子,母親提醒他不要總玩遊戲的時候,他眼睛一瞪,母親就不敢說話了。因為他的父親就是這麼對待母親的,長大了的他不敢反抗父親,卻可以欺辱母親......我不清楚這些母親在家庭里是不是「強勢母親」,我只看到了她們在孤立無援里內心無奈的酸楚。

教育孩子維繫家庭從來都是夫妻雙方共同的事,喪偶式育兒流行的今天,許多母親迫不得已獨自承擔起育兒的責任,而輿論竟然順勢將教育孩子所有的壓力都強加給了母親,甚至有些母親自己也認可這種既不科學也不合理的所謂「家庭分工」。父親缺席家庭教育成了常態,男孩所謂的男子氣概竟然要靠免費師範男生來獲得,這不能不說是絕妙的諷刺。

隨手一搜「家庭教育」,媽媽與家庭教育聯繫起來的文章簡直不要太多。 教育孩子成了母親沉重的精神枷鎖,輿論越是苛刻母親,母親越是焦慮。母親越是將大量時間精力花費在教育孩子上,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內心越是不安,就越容易敏感容易情緒不穩歇斯底里,這明明就是喪偶式育兒造成的悲劇,你卻跟我說是因為母親太「強勢」?

如果母親出於性格上的強勢應該被指責,那麼父親的粗暴是不是就不該被美化為「男子氣概」?父親們「強勢」了幾千年,都沒有「養廢子女毀滅家庭」,那麼零星所謂「強勢母親」又憑什麼背「養廢兒女毀滅家庭」的鍋?

有些人不過是窺見個別家庭喪偶式育兒背景下現出的父權旁落的蛛絲馬跡,這就如坐針氈了。一面鼓吹父親在家庭里應有重大的權威作用,一面指責母親強勢妄圖通過打壓母親來規避父親缺席的現狀。既不想參與育兒與家庭生活,還想要將家庭實際的掌控權牢牢捏在手裡。

光天化日之下,這種想得美的事兒,竟然就真的能堂而皇之地寫出來,還被當作「至理名言」般傳播,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三)

朋友說我寫這種評論性的文字從來都不提解決方案,這是不對的。其實我不是不想提解決方案,而是我知道我在現階段根本找不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想到微博一個帖子,《女孩有沒有可能避開追求者的無妄之災?不存在的》,那些指責受害者不夠完美的姑娘們,她們隱藏的恐懼與不安,在狗血的社會現實面前,根本無從解決。

「女性該如何擺脫喪偶式育兒的困境?」「女性該怎麼做才能擺脫「強勢」的污名?」對不起,我找不到答案,也許很長一段時間不會有答案。我能做的,大概就是對女性少一些道德上的苛刻,多一些理解與體諒,能夠清醒地認清楚現實,隨時對男權保持警惕,不要成為性別壓迫的幫凶。是的,這很辛苦,但值得。

最後,作為一個結婚生子家庭生活還算幸福的自我認可的女權主義者,願姑娘們經濟獨立思想自由,不被陳腐朽爛的思想綁架,還有,結婚生子要慎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柯語 的精彩文章:

TAG:南柯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