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姐姐三次回故鄉

姐姐三次回故鄉

韓城微文學第一隻眼

1948年,18歲的叔父作為學生黨員,隨地下黨員的老師北上延安,從此韓城就成為故鄉。抗美援朝回國後,叔父的部隊駐守廈門,與時為小學教師的叔母相識相戀,生下姐姐哥哥。

年近60歲的姐姐,前後三次回故鄉韓城,留下許多不一樣的記憶。

第一次,1968年

黃土高坡和渾黃的井水

叔父離開家鄉20年後,於1968年帶全家從福建回韓城省親,10歲的姐姐和7歲的哥哥對北方充滿了好奇。當年交通不便,輾轉一個月才回到韓城。家在農村,從芝川回塬上的堡安,是騎著毛驢上來的。唯一的兄弟回來,父親非常興奮,把家裡最好的房子騰出讓叔父一家居住。

叔父一身軍裝,叔母和姐姐哥哥都是南方城市人的穿戴,村裡的鄉親潮水般湧來看望。叔父一家人早上刷牙都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磚瓦房、土炕、四合院、井水、麵條、蒸饃、玉米面、老碗、黃土高坡……一切都與南方不同。但好奇心過後,每餐必麻辣、沒有大米吃、渾黃的井水、洗不了澡、蚊蟲叮咬、氣味難聞的土廁……讓適應不了北方農村生活的叔母度日如年,叔父一家只住了五天,便踏上了歸程。

第二次,2000年:

環境污染不是宜居之地

2000年,時隔32年,已經旅居澳洲的姐姐再次踏上了故鄉的熱土。

回來前,姐姐不止一次在電話里問我:韓城是不是還吃渾黃的井水?當年,我已在城裡買了房,告知她住城市並吃的是潔凈的自來水,她才放下心來。

到咸陽機場接到姐姐,一上汽車,姐姐先給司機發100澳元小費,司機老賀推辭不要,她問後知道我借的是單位的公車,堅決不坐,說:「怎麼能用公家的車,這在澳洲是要被開除的!」

從小生活在南方的姐姐,不吃麻辣,飯食以清淡為主。第二天早上,我請姐姐到當時吃早餐最好的地方東方快餐去吃飯,一下樓,姐姐就咳個不停,嗓子難受。2000年,是韓城煤化工高速發展時期。拉她去看黃河龍門,一路上,她看到國道上的揚塵和罩在煙霧下的龍門鎮,到大橋邊堅決不肯下車,隔著車玻璃遠眺了一下龍門,就匆匆離開了。住在韓城的日子,每出門,她都用手帕捂著口鼻。假期沒到就要提前離開。送別的飯桌上,她說:「污染太嚴重了,這裡已經是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第三次,2017年:

想在南湖邊買房度假

微信拉近了遠隔重洋親人間的距離。近三年,旅居澳洲的姐姐,從我的微信中看到故鄉的巨變,不是太相信,認為媒體總有誇大的成份。但是,不斷推送的好消息,還是勾起了她的故鄉情懷。4月份就決定,回故鄉看看。

叔母和哥哥已是近50年沒回過韓城,姐姐也有17年沒回過故鄉。一周的行程,姐姐卻只安排了3天在韓城。兩次回故鄉留給她太深的記憶,她心中仍有疑問。從西安回到韓城已是晚上8點,在高速路出囗,從車窗看到城市亮麗的夜景,她都不能相信。車過新城區,她一直看著窗外。

3天的時間只有兩天可以遊玩。住在文淵閣酒店,游古城、司馬遷祠、國家文史公園、黨家村,順著沿黃公路去壺口,夜遊南湖公園。每到一處,姐姐不停拿出手機拍照,邊游邊發微信,兩天時間圖文並茂競發了6組,不斷告訴我有多少人點贊、有多少人問韓城怎麼去?她說她現在是韓城的義務宣傳員,把韓城通過微信推銷到澳洲。在南湖,觀看激光秀表演後,問南湖周邊的房價,想買個小面積房,澳洲冬天時來韓城度假。

潔凈的城鄉環境、厚重的人文景觀、江南水鄉般的湖泊水系、到處熱火朝天的項目工地、熱情文明的市民……成為姐姐談論的熱點話題。游遍世界名城的姐姐說:「韓城目前比日本和澳洲的一些知名小城還要好,照這樣發展下去,必將成為宜居之城、旅遊名城。」

哥哥從下飛機就想看一看「黃土高坡」。「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這句歌詞和1968年住老家時的體驗對他影響太深了。但是,從南走到北,滿眼綠色,城鄉良好的植被讓他多少有些失望。

臨別,姐姐說,我會再回故鄉!

版權聲明: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打開下方標題閱讀美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城文學 的精彩文章:

我們將共同開啟「讀書時間」!
夜晚的環衛大爺
讀書時間」報名
什麼樣的文字算是好的
我們的"大學時代

TAG:韓城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