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中的討董卓聯軍為什麼會比歷史上多出五路諸侯?

《三國演義》中的討董卓聯軍為什麼會比歷史上多出五路諸侯?

在古典四大名著、著名小說《三國演義》的前期故事中,「十八路諸侯伐董卓」是非常重要的章節之一,著名的「溫酒斬華雄」和「三英戰呂布」也都是由此而來的。而且「十八路諸侯伐董卓」是確實發生過的,《三國演義》基本還原了史書的記載。

《三國演義》中的討董卓聯軍為什麼會比歷史上多出五路諸侯?

不過在《三國志》等史書的記載中,討伐董卓的聯軍一共是十三路。而小說《三國演義》中卻是「十八路諸侯」,比史書記載的多出了北海相(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五路。這又是為什麼呢?

《三國演義》中的討董卓聯軍為什麼會比歷史上多出五路諸侯?


孔融

在史書記載中,北海相孔融當時正在與黃巾軍余部作戰,沒有辦法參加討伐董卓的聯軍。但孔融後來是劉備領取徐州的重要推動者之一,也是曹操在朝中的主要反對派。「尊劉反曹」的《三國演義》要提高孔融的影響,將其加進了討董聯軍之中。

《三國演義》中的討董卓聯軍為什麼會比歷史上多出五路諸侯?


陶謙

在史書記載中,徐州刺史陶謙的立場是傾向於董卓所擁立的漢獻帝的,所以沒有參加討伐董卓的聯軍。不過陶謙後來將徐州讓給劉備,是劉備一躍成為與袁紹、曹操等人比肩的大諸侯,「尊劉反曹」的《三國演義》自然也要提高一下陶謙的形象。

《三國演義》中的討董卓聯軍為什麼會比歷史上多出五路諸侯?


馬騰

在史書記載中,馬騰當時是西北的起義軍,根本就不是西涼太守,而且與董卓算是同屬關西軍閥,不可能參加討伐董卓的聯軍。不過在《三國演義》中,馬騰既是衣帶詔集團的成員,又是五虎上將馬超的父親,地位和形象自然要得到提高。

《三國演義》中的討董卓聯軍為什麼會比歷史上多出五路諸侯?


公孫瓚

在史書記載中,公孫瓚當時正在與烏桓、鮮卑等軍隊作戰,沒有條件參加討伐董卓的聯軍。但公孫瓚是劉備早年的同學和最主要的支持者。更重要的是在《三國演義》里劉備是通過公孫瓚才參加聯軍的,所以公孫瓚是必須要參加討董的。

《三國演義》中的討董卓聯軍為什麼會比歷史上多出五路諸侯?

張楊

在史書記載中,張楊當時只是個兵力僅數千人的小軍閥,而且處在流動之中。雖然張楊在歷史上參加了討伐董卓的聯軍,但只是袁紹的附屬,根本配不上一路諸侯。不過張楊後來對漢獻帝不錯並與曹操為敵,《三國演義》提高了他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扁鵲到底給誰看病:中國歷史上為什麼有兩個「齊桓公」?
日漫、日劇與日綜的發祥地:日本最大的六家電視台
曹操迎奉漢獻帝的時候,其他有實力的諸侯軍閥都在幹什麼?
友情的火焰:夢比優斯奧特曼里GUYS隊的其他武器
既然古代戰爭很少單挑,為什麼小說里還會對此大量描寫?

TAG:鬼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