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泗溪姐妹橋,不用釘鉚,只用相同規格的桿件,頂別撐壓,搭接而成

泗溪姐妹橋,不用釘鉚,只用相同規格的桿件,頂別撐壓,搭接而成

泗溪姐妹橋即泗溪鎮北澗橋、溪東橋,人稱「泗溪姐妹橋」。

北澗橋,位於泗溪鎮下橋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

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後經6次重修,至今容顏不改。

溪東橋,位於浙江溫州泰順的泗溪鎮白粉牆村,為疊梁式木拱廊橋。始建於明隆慶四年。清乾隆十年、道光七年重修。

泰順泗溪姐妹橋在世界橋樑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與它們同樣受橋樑界青睞的還有三魁薛宅橋、仙居橋、筱村文興橋、三條橋。利用受壓產生的摩擦力,構件之間越壓越緊。這種結構,不用釘鉚,只需用相同規格的桿件,頂別撐壓,搭接而成。

北澗橋原建在它上游30米處的地方存有舊橋遺址,400年前的一天,一名老婦手牽她的孫兒智周欲過北澗橋。其時恰有兩位仙人在橋上下棋,老婦便說:「請二位讓我孫兒智周過橋。」仙人誤以為老婦說的是「知州」,便隨口吟道:「八十婆婆到此游,手牽孫兒稱知州,此人若有知州做,北澗橋頭水漂流。」十多年後,這名孩子竟真做到了知州。他當知州的那年冬天,一場大水,把北澗橋沖走了。康熙十三年,重新建造了一條木拱橋,即北澗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遊驛站 的精彩文章:

「中國天眼」,幫助人類聆聽更多來自遙遠星球的聲音
王硇村,石頭建成的古村落,最早源於明朝晚期
天梯山,山勢突兀,雄渾險峻,千餘級石階直上雲霄
海螺溝紅石不僅神秘,而且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奇觀

TAG:旅遊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