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自已能生產殲20戰機:那為何還要花大價錢購俄羅斯蘇35呢

中國自已能生產殲20戰機:那為何還要花大價錢購俄羅斯蘇35呢

2015年,中國採購蘇35的消息也許最轟動性效果的事件,引起了不少猜想,也出現了不同版本的說法,直到今天各類不同的說法也沒有中止過。對於是否應採購蘇35的問題,其實也沒什麼太難理解的,畢竟中國自已能生產五代機的殲20戰機了。那為何還要購俄羅斯的蘇35戰機呢?要知道蘇35並不便宜的,單價超過8000萬美元,絕對是花大價錢採購。

大家太過重視於考慮蘇35的性能如何,忽視了其它因素,它們才是真正決定採購的原因,軍事裝備的更新換代是需要有一定的節奉與速度,性能不是唯一的因素,規模、結構、時間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國採購蘇35,主要問題還是要解決產能問題,以及殲20形成戰鬥力之前的過渡。不要光考慮性能,把眼光轉向時間問題。殲20項目進展上快,今年服役已成定局,但是做為一款新機,先要形成一定的裝備規模,部隊也需要時間來掌握它,這個過程也許需要2年到3年時間,不可能更快了。同一時期,海軍需要殲15艦載機,空軍還需要殲16來擔任攻擊機,如此一來,制空型戰鬥機的補充只能依賴於輕型的殲10,重型的制空戰機補充出現了缺口,這顯然也不是空軍願意接受的。

這時引入一款制空型戰機來彌補這個空缺就談不上什麼意外,蘇35的性能不錯,怎麼說也是俄能拿得出手的最好戰機,比它再好的只有T50。更重要的是,蘇35與蘇30,蘇27等,我軍現役機型非常接邊,換裝會非常順利,也會快,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這就不影響我們的裝備更新了。

至於說仿製,有關說法是俄方非常怕心中國仿製蘇35,甚至有所謂俄方提出種種限制條件等,以筆者看來,傳說的成分更大。也許在許多人眼中,中國技術水平太差,只能依賴於仿製別人才有發展,中國既然已能生產出殲20,還會去仿製落後它一代的蘇35嗎?至於仿製蘇35的發動機與雷達等,更有問題。

蘇35使用的雷達代號:雪豹,相控陣雷達,可以同時探測30個空中目標,並對其中8個進行攻擊;可以同時探測4個地面/海上目標,並對其中2個進行攻擊。這個水平確實不低,可是你知道中國最先進的雷達技術水平嗎?如果詳細了解一下的話,殲20所安裝的最新一代國產雷達技術水平比它還要高不少,所以我們不可能返回頭去仿製技術水平更差的東西。

蘇35所使用的117S發動機確實不錯,可是仿製它的可能性也不存在。117S發動機其實並非什麼全新的型號,只是蘇27原型機即開始使用的AF31發動機加上矢量噴口,重點也就是這個矢量噴口。不說簡單地以為,只要有了樣子即可以弄明白它,否則發動機技術也不會一直因擾我們了。十幾年前,俄方即對外公開推銷安裝有矢量發動機的蘇30,結果被印度相中,這就是蘇30MKI上,中國則選擇了蘇30MKK,沒有安裝矢量發動機。也沒有任何證明,俄方拒絕向中國供應矢量發動機,相反俄方一直希望中國採購。實際上,中國一直在開發自已的矢量發動機技術,估計很快會有成果了。

至於說,俄方會提供簡化版的蘇35,那是俄方不打算做生意,蘇35合同的達成可不是中方不計代價求取,而是俄方一直在爭取中方簽約。至於推遲交付,這不算什麼,合同執行上出現小問題很正常,也就是推遲幾個月,再多就不可能了,如果真如傳說中,2018年以後交付,那麼我們採購蘇35的意義也就沒有了,俄方等著付賠償金吧。今日不同於往日,俄方再人為製造麻煩,吃虧的只能是自己,如果一切順利,也許我們還可能追加訂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事解說 的精彩文章:

為何伊朗要用最大油田換中國反艦導彈?跟巴鐵親密一樣成鐵杆兄弟
為何美空軍一直不敢出手炸毀伊朗核反應堆:竟是中國造導彈幫大忙
中國曾重金買下四大金剛今只能打醬油?俄為是否引進052D猶豫
烏克蘭搬空家底把全球最大運輸機賣給中國:最生氣的還真不是美國
這才是中國鐵杆的朋友:世界最強導彈車送巴鐵 印度乾瞪眼拿不到

TAG:兵事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