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衛戰:三輛德式戰車反退為攻衝破日軍旅團司令部
抗戰時期中國裝甲部隊雖然從數量和質量上遠遠落後於日本,但戰鬥意志和勇氣卻十分強大。
1933年長城抗戰中,20多萬中國軍隊面對擁有裝備戰車、裝甲車、重炮的日軍,傷亡慘重。戰後,第 17 軍軍長徐庭瑤寫了一份報告書,希望高層能建立現代化、機械化的部隊,以便在今後發生的中日戰爭中與日軍相抗衡。隨後當時的國民政府決定組建一支機械化部隊,但由於資金、人才、裝備等因素,直到抗戰全面爆發前夕才勉強組建完成。
蔣介石視察裝甲部隊
按照《國軍裝甲兵發展史》記載一共購買了 16 輛 德國1 號坦克。總團長為杜律明少將。德國1號坦克,是德國在於1930年代研製的一款輕型坦克。這款坦克是國軍當時性能最好的坦克,但於日本裝備的94式履帶裝甲車和89式坦克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德國1號坦克,裝備有7.92毫米口徑機槍,沒有裝備火炮,而日本94式履帶裝甲車有12毫米厚裝甲,這就意味著只有接近94式履帶裝甲車才有可能對其造成威脅,而89式坦克裝備有火炮,德國1號坦克更加不是對手。
德國1號坦克
日本89式坦克
這批德國1號坦克首次投入實戰,也是唯一一次實戰發生在南京保衛戰。12月6日,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12萬日軍發了瘋似地猛攻中國軍隊陣地,尤其是淳化鎮、方山一帶。日軍第9師團第 7 聯隊、第35聯隊、第36聯隊和第114師團第115聯隊、第150聯隊一部先後猛攻防守淳化鎮、方山的第74軍第51師。到了12月8日,日軍以第36聯隊進攻正面為重點,集中20多門41式75毫米山炮猛烈轟擊,隨後10多輛94式輕裝甲車在轟炸機掩護下,實施中央突破。在日軍炮兵、裝甲兵、航空兵聯合進攻下,淳化鎮核心陣地失守。
日本裝甲車在進攻
裝甲兵團戰車第 3 連接到命令增援淳化鎮第 51 師,連長趙鵠振命令戰車 1 排和偵察小組前去增援。獲得戰車增援的第 51 師,以戰車為突擊力量,掩護第 305 團反擊。在進軍中,突然和日軍遭遇。原來當時日軍進攻到管頭時,遭到管頭陣地上中國守軍的猛烈抵抗。日軍認為從正面進攻對部隊不利,於是命令第 1 中隊截斷道路,第 2 大隊和第 3 大隊迂迴至道路南側向上方鎮進攻。
中國裝甲車通過廢墟
就在日軍第 36 聯隊第 2 大隊、第 3 大隊迂迴進攻上方鎮時,中國軍隊 3 輛 1 號戰車,在 300 多名官兵的掩護下殺氣騰騰地沖向日軍。一陣激戰中,兵力屬於弱勢的中國軍隊漸漸不支,向後撤退,而就在這時,3 輛戰車不僅沒有向回開,反而強行攻破了日軍防線,隨即迂迴至日軍大後方。
德國1號坦克停在路邊
守衛日軍第 9 師團第 18 旅團司令部的第 36 聯隊第 5 中隊,本以為前線距離他們很遠,不會有中國軍隊突襲,但令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由於前方日軍部隊在發現敵軍戰車向後退避時,並沒有向後方部隊發出 " 有敵人戰車 " 的警報,導致後方日軍被中國戰車部隊打了個措手不及。面對中國軍隊戰車部隊突如其來的襲擊,日軍第 5 中隊士兵嚇傻了。一下子,日軍後方陷入危機,由於負責警備的日軍第 5 中隊不戰而逃,在後方的日軍第 18 旅團司令部一下子呈孤立狀態。
中國軍隊不退反進,日軍措手不及
攻勢兇猛的中國戰車部隊一下子就攻破了日軍旅團司令部。日軍旅團長井初少將慌忙向後方碉堡逃竄。淳化鎮一戰,3 輛戰車全部被日軍擊毀,排附王承德、老班長於振江等 4 人壯烈犧牲。雖然,3輛坦克未能扭轉戰局,但他們的大畏精神仍然值得我們銘記。
點擊展開全文


※盤點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漢奸,最後一個現在還被他國供奉
※人類起源的秘密,也許我們並不是猴子變的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面蛇身生物,是外星人的一種?
※圓明園有多美?看了這些老照片你就明白
※此地原屬於中國,卻被別國佔有,現如今成為重要港口
TAG:歪史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