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寧強核桃饃 慈禧太后曾讚不絕口

寧強核桃饃 慈禧太后曾讚不絕口

到過陝西寧強的人,對寧強王家核桃饃多有體會,多有說道。寧強王家核桃饃因其用料考究,加工精細,色澤澄黃,香酥可口等獨有的特點,成為寧強人饋贈外地親朋好友的佳品,也是外地人來寧必購的特色食品之一。

王家核桃饃原名滿漢龍鳳喜餅,以麵粉、核桃仁、核桃油或菜油、鹽、鹼等制餅烤熟,最難得的是放置十多天不變質。王家核桃饃一直是平民食品,之所以後來身價倍增,是因為一則傳聞:據傳在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在西安避難,羌州(今寧強縣)官吏曾將次饃做為貢品進陳御用,慈禧太后食後讚不絕口,賜名為「滿漢龍鳳喜餅」。

寧強核桃饃以王家核桃饃為正宗。隨著歲月推移,在寧強小城衍生了不下十多家核桃饃攤點和經營核桃饃項目的糕點鋪。核桃饃雖叫饃,實為餅。它一般分為大、小兩種。小的有口杯大小,顏色橙黃,味道濃郁,入口香酥,嚼之生津口爽。一般是精緻加工,按原料使用的多少和口感差別,又分為高、低兩檔 ;大的有碗口大,核桃、清油放得少,外焦里軟,為廉價實惠食品 ,主要為當地居民早點之用。

王家核桃饃自問世到1949年解放,已有兩百多年歷史。2006年、2010年,年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美食走四方》曾2次來寧為「王家核桃饃」製作專題節目;2007年5月,「寧強福興老字號王家核桃饃製作技藝」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更是名聲大振。

頭天將面發酵好,第二天和面時再加些灰面和適當的清油,搓揉至鬆軟,接著和做花捲一樣,分成大小塊,將面拉條擀至扁平。

麵皮上抹以核桃碎屑和清油混合的餡料(選上等核桃仁,將其烘乾去皮,搗成碎屑,加清油調成糊狀,加入適量花椒粉及鹽),捲筒,按成圓餅,再以掌股沿中心按壓,以成凹形,最後在表層覆上一層餡料。成型後放在爐灶上的平鍋里,爐下有炭火烘烤。

經兩三次翻轉,約十分鐘左右,便出來一鍋外面金黃,裡面酥脆的核桃饃。

將烤好的核桃饃晾3到5分鐘至涼,再裝袋裝盒,以免影響饃的酥脆。

一個小小的核桃饃,從發麵到成型,要搓揉幾十上百次。核桃買回來,如果是新的,必須先晾晒乾,晾乾一批,儲存一批,既防蟲蛀,又制霉變。到用時,再砸破,剝殼,潔仁,烘焙,搗碎。每一種調料從選購到加工,都是自己人工操作,嚴格炮製關,最後六七種調料才能加在一起調合成餡。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核桃 的精彩文章:

文玩核桃商自述 大部分都減價了但一些核桃還是大幾千一對兒
乙肝有剋星!黑豆、小棗、核桃仁配上蜂蜜一起吃,一治一個好
王俊凱生日禮物大公開,王源送單身被子,易烊千璽送大核桃!
外酥內軟、香甜可口的核桃粒香酥包
小核桃里的財富,核桃豐收農民笑不合嘴

TAG:核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