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大動漫時代」,職校要有全產業鏈眼光

「大動漫時代」,職校要有全產業鏈眼光

《影視動畫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顯示,我國職業院校中開設影視動畫、動漫設計與製作專業的較多,而產業前後兩端專業較少,制約了影視動畫完整產業鏈的形成

動漫產業,被稱為「21世紀知識經濟的核心產業」,也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按理說,相關的專業人才應該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麥可思公司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卻顯示,近10年來,影視動畫專業已經三次入圍失業率最高專業前三名,2010年時動畫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失業率竟然排名第一。是培養的人才供大於求了嗎?當然不是,許多動漫企業急需人才卻招不到適合的人。調查顯示,相關人才培養存在著結構性失衡和培養質量不高等問題。

為了解影視動畫行業的人才需求,向職業院校提供富有針對性的專業設置建議,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日前組織專家組進行調研,形成《影視動畫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

產業「換擋轉型」,動漫+互聯網重塑產業鏈

提到國產動畫片,你會想到什麼?80後可能會想到小時候看過的《黑貓警長》《舒克和貝塔》,90後則會憶起兒時的經典《西遊記》《虹貓藍兔七俠傳》……而近幾年熱映的國產動畫大電影《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熊出沒》,則完全顛覆了過去動畫片是拍給兒童看的概念,「全齡化」動畫逐漸成為內容生產的主流。電視動畫產量下降,動漫企業加快進軍電影市場,動畫電影已成為新的增長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子商務、視頻網站等互聯網商業模式與動漫產業嫁接,改變並重塑著動漫產業鏈。不僅內容製作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全面實現了CG(計算機動畫)數字化,而且從項目策劃階段互聯網就深刻介入,大數據成為重要技術手段,觀眾通過網路參與並影響著動漫內容,而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此外,影視動漫營銷也從平面、電視廣告和影院、戶外推廣向互聯網遷移,社交網站成為動漫信息推廣和口碑爭奪的重要陣地。

伴隨著這些新業態、新產品、新技術、新平台井噴式地呈現,我國影視動漫產業正迎來以跨界融合為主要特徵的轉型升級期,全面步入「大動漫時代」。專家報告顯示,影視動漫產業從過去的分業經營轉向混業經營,與展會、圖書出版、衍生品等產業聯動發展。動漫衍生品市場規模逐年增加,其中動漫玩具市場規模占衍生品整體市場的一半以上,動漫服裝和動漫出版則分別佔16%和4%。

專業人才缺口較大,行業布局面臨調整

「大動漫時代」的到來和資本市場對影視動畫行業的追捧,加上國家對動漫產業的大力扶植,使影視動畫、網路動畫、動漫遊戲、動漫衍生品設計開發等得到了快速發展,進而帶動了相關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

報告中預測,未來幾年影視動畫行業的技術技能人才需求量估計每年在七八萬人。而目前高等院校每年畢業生約一萬人,專業人才缺口較大。三維動畫師、原畫師、場景設計師等人才需求旺盛,前期創意、導演、技術總監及後期製作(調色、剪輯合成等)、衍生品開發及營銷人才缺乏,尤其是創作兼技術實現的複合型技術人才更是稀缺。而目前,絕大部分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單一、專業與產業銜接不夠,各院校中開設影視動畫、動漫設計與製作專業的較多,對應產業前後兩端專業較少,人才奇缺,制約了影視動畫完整產業鏈的形成。

目前,影視動畫行業呈現產業集群化分布和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的態勢,即從東向西發展,從各區域的中心城市向周邊區域輻射發展。報告顯示,具備良好發展態勢和產業基礎的深圳、廣州、北京、上海、杭州、長沙、成都等城市將成為華南、華北、華東、華中和西南地區國內影視動畫行業發展的五大核心區域。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加快推進,西部、西北部也將成為中國動畫發展的新亮點,甘肅、新疆等地區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

依行業崗位新變化設置專業和專業方向

動畫產業以跨界融合為主要特徵的轉型升級和產業鏈的初步形成,使產業上下游新興的典型工作崗位不斷出現,市場不斷細化,對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多樣性。原有傳統影視動畫、動漫設計與製作等專業已不能滿足「大動漫時代」人才多樣性的需求,遊戲開發與製作、電影后期製作、建築動畫、動畫編導(劇)、動漫衍生品設計與開發等專業或專業方向都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報告建議,高職院校應以「大動漫觀、全產業鏈」的發展思路,根據自身條件和區位特點選擇性地開設傳統影視動畫類專業和新興動畫類專業。

而影視動畫網路化、移動化、多屏化、碎片化的發展變化,使得傳統的典型崗位也在不斷變化。報告建議高職院校根據這些新變化、新特徵設置新興專業和專業方向。如錄音技術與藝術、影視燈光藝術、調色、剪輯合成、人物造型設計(動漫方向)、漫畫(情景漫畫方向、幽默漫畫方向等)、出版與發行(動漫方向)等。

報告還指出,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要主動適應本地產業結構,並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推動作用。高職院校要主動與影視動畫類企業,如動畫公司、遊戲公司、影視製作公司、網路公司、媒體廣告公司、電視台等合作,根據合作企業的需求聯合設置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為企業定向培養專業技術技能人才。(本報記者 翟帆)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6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合作引發連鎖效應
「橙色書包」里不該有偏見
打造「兩鏈」,找准診改的起點
因為智慧課堂,民辦校飛得更高
職教集團利益共同體的形成還缺點兒「資源」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