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趙涵:心系武漢城的年輕志願者

趙涵:心系武漢城的年輕志願者

點擊關注,中國最專業、有趣的運動健康自媒體

2017年1月17日,19歲的趙涵坐在從武漢回河南的火車上,戴著耳機聽著歌,盤算著寒假應該如何度過。她已經忙碌了一整個學期,此刻終於得以放鬆,回去和家人一塊兒過年。

手機QQ推送了一條新消息,是蔣帆的。趙涵有股不詳的預感。她點開對話框。消息不長,寥寥兩行:

「趙涵,資料還是有毛病,還得再改。」

1

趙涵是武漢體育學院新聞系的大三學生、青年志願者協會主席,同時她也是2017年武漢馬拉松志願服務會的武漢體育學院負責人。去年11月中旬,趙涵接到開始漢馬志願者報名工作的通知。

漢馬志願者報名有兩個渠道,一個是社會渠道,一個是合作單位。武漢體育學院是合作高校之一。組委給每個合作高校分配了一定的名額,學校根據名額,對學生進行引導網上報名。

趙涵的工作就是負責收集同學們在網上提交的報名表資料,然後發給組委審核。審核過了之後,再進行篩選。

儘管學校裡面負責志願者報名事項的不只有趙涵,但聯繫修改對接的工作卻只能由她一人來完成。

「人一多,責任一分散就容易亂,出了紕漏難說清楚是誰來負責,不好明確。」考慮到這個問題,趙涵寧可選擇「笨法子」——一個人埋頭解決。

報名表裡涉及的項目比較多,但凡有一項信息填錯,都會被組委會打回來要求修改。人多了,填寫項也雜,紕漏也在所難免。儘管趙涵和學工處的同學已經把每一項應該怎麼填都說得很清楚,然而還是有人連身份證號都會輸錯。那段時間,趙涵每天晚上都要統計信息到兩三點多。

2016年12月底,志願者資料收集告一段落。2017年1月16日,放寒假。

2

儘管來到武漢上大學,其實剛開始,趙涵對武漢並沒有很喜歡。畢竟無論氣候還是飲食,和她的家鄉差別都太大。

「我當時真的非常不適應,我想回家。」後來在求學的日子當中,趙涵逐漸從一些小吃,比如熱乾麵、糯米包油條等,到武漢的旅遊景點、各種大街小巷,慢慢去體會武漢,才開始接受了這座城市。

大一的趙涵加入了青年志願者協會。去年的馬拉松忙完之後,趙涵也真正喜歡上了武漢。她說,這裡是她的第二故鄉。

2017年1月17日,趙涵在放假回家的火車上,組委會負責志願者對接的蔣帆忽然通知她,志願者資料還是有些毛病,要再修改。趙涵只好嘆嘆氣,取出她的電腦。

所幸問題不多,都是些收尾工作,最後一遍修改完就可以。1月20日,趙涵的漢馬志願者第一階段任務正式宣告完成。

然而事情並非就此一帆風順。儘管志願者在二月底已經基本篩選完畢,可是已經審核並成功入選成為武漢馬拉松的志願者裡面,不少人開始打了退堂鼓。

「他們可能都有自己的計劃。比如說要考雅思托福、出去代課、申請學校,就沒法參與了。」趙涵操著一口武漢腔普通話回憶道。在武漢待久了,她連口音都被傳染了。

有人走了,就得有人補上,趙涵只好回去翻閱之前落選的報名者資料,重新從裡面尋找合適的人選。

離武漢馬拉松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趙涵想起來,自己第一次參與馬拉松志願者時工作的情形。2016年4月9日,她作為志願者的一員,在32.5公里處的補給點,為路過的參賽者們分發運動飲料、提神杯子、能量條、小番茄等補給品。

那也是武漢第一次舉辦馬拉松比賽。「去年很多準備工作做得不夠好,比如說運動飲料和杯子的問題。畢竟是第一次辦。」趙涵覺得,志願者五千多人,跑者兩萬多,可組委會才十幾個人,什麼事總是要一步一步成長。

她相信,比賽肯定會越辦越好,而舉辦方也沒有令趙涵失望。

今年3月初,2017年武漢馬拉松志願服務會第一次正式會議召開,各高校負責人聚在徐東片區中鐵科技大廈的辦公樓,這是組委會的地界。

各高校負責人收集了往屆的武漢馬拉松志願者們的反饋,向組委會提出了不少改進建議。比如去年的第一屆比賽中,由於運動飲料瓶子攜帶不便,在後面的路段里,很多領取了飲料的參賽者們不得不隨地丟棄飲料瓶,或是直接把其中液體倒掉。造成浪費不說,連賽道也變得黏滑,扔得到處都是的塑料瓶也給後面的跑者造成了一定影響。

對於大家提出的建議,組委會也都一一認真記錄了下來。今年的飲料補給也改為了倒在紙杯里分發,跑者們在補給點一兩口喝完,即可直接扔進大垃圾桶。

令趙涵意外的是,她原以為組委會的人都是一群三四十歲的人,接觸之後才發現,大家都是年輕人。和趙涵對接的蔣帆就是在組委會實習的武漢大學在讀生,而蔣帆的上級、志願者主管桐姐也只比趙涵大一歲。「因為前期工作都是在網上溝通嘛,沒見過面。所以直到3月份,才第一次正式見面。大家都笑稱這是『網友見面會』。」趙涵笑道。

回去以後,她開始清點人數,明確各人崗位。武漢體育學院包括趙涵和另外的兩名負責人在內,總共有416名志願者。比賽當日,這416人將保證第30公里、32.5公里和35公里補給點的正常運作。

終於,4月9號到了。

3

凌晨4點鐘,趙涵來到學校行政樓前。按計劃,武漢體育學院的416名志願者會在此處集合上大巴,再前往他們各自負責的補給點。天還很黑,四百多號人零零散散地陸續過來,很多人和他們崗位的接頭人之前沒見過面,一時間集合點到處都是喊話聲。趙涵則不斷追問各小組組長,「人齊了沒?」「還差誰?」「啥情況?」「快打電話再催一下!」 有些同學當天身體不適,臨時也拜託了室友幫忙頂替。最終,儘管人員組成方面與原先略有差異, 「416人」 反而一個都沒少。

4點20分,大巴出發了。

4點半,大巴抵達賽道口被攔下,此時離比賽開始還有3小時。

5分鐘後,停下的大巴重新啟動,繼續向前開去。

5點鐘,趙涵抵達35公里處的補給點。此時天正下著雨,風也猛烈地刮著。大風當中沒地方擋雨,加上太陽沒出來,體感溫度不到20℃。趙涵與其他的志願者們一同艱難地布置著物資。「風非常大,我們互相說話都聽不到聲音。還有同學發燒了。醫護人員說讓他歇著,他趴了一會兒又堅持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後來被問到累不累,趙涵搖搖頭。「其實這些真的充實了我的大學生活。起碼若干年之後回想起來,我會不後悔。」 她表示,自己享受著這種狀態。「畢竟它所代表的,不僅僅只是一場馬拉松,也代表了武漢,更代表了武漢精神——敢為人先,追求卓越。」

9點12分開始,趙涵的補給點迎來了第一批的選手。在風雨中站了許久,趙涵的膝蓋已經麻木,一隻手撐在桌子上。然而一想到面前這些人能夠堅持到三十多公里,他們差不多也已經到身體極限了,趙涵不由得振作起來,由衷地為選手們加油。「越是這種時候,他們越需要精神上的鼓勵。最後支撐著他們跑下去的,可能並不是他們自己,而就是身邊人給他的鼓勵。」說到這,趙涵變得激動起來,「作為我們志願者而言,我們是服務他們的,不管我們自己怎麼樣,要讓他們感覺到我們的熱情,他們不是一個人,還有我們這麼一群人在陪著他們。」

全長42.195公里的馬拉松是挑戰人體能極限的一項運動,對身體素質的要求非常高。儘管趙涵高中時參加過田徑隊,也有一定的長短跑甚至是跨欄的經驗,但面對馬拉松,她還是抱有一定的敬畏之心。「我覺得它最重要的不僅僅是對身體,更重要的是對於精神的要求。」

從未參加過馬拉松的趙涵,在進行志願服務的過程當中,逐漸對這項運動有了更清晰的見解。「大家都說,馬拉松是一場孤獨的比賽,是一個人的比賽,這個確實。這麼遠,沒有人可能陪你一路跑到底。只能自己一個人堅持,直到終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選手已遠去。中午時分,天氣好轉,來到補給點的跑者已是大部隊里靠後的。趙涵發現,前面的第一第二梯隊,大多是專業的跑者,有些還帶著自己的經紀人,主要都是奔著好名次來的。而後面區段的選手,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參與的人越來越多。「這樣蠻好的,不給自己什麼壓力,能跑多遠就跑多遠。」 趙涵也偏向於這樣的心態。

4

趙涵答應過隨行記者李嘯,在終點線配合他拍攝一段賽事宣傳視頻。然而等待許久,負責接送的大巴卻一直不見蹤影。眼看著跑者越來越少,離比賽結束只剩下不到二十分鐘。

時間已不多,心急的隨行記者決定拉著趙涵跑過去。穿著志願者工作服的趙涵就這麼被生生拉出了35公里的補給站。好在當時比賽已接近尾聲,補給站也變得異常清閑。七公里的距離,他們抄著近道在路上狂奔,兩三公里過後便來到了終點附近的賽道上。

接近終點時,沿途的加油聲越來越多。「聽到加油聲的時候心情很爽。而且我當時是穿著志願者的衣服跑過去的,他們知道我不是一個跑者,但仍然會為我加油,真的很感動!」 不過趙涵也坦言,這次並沒有跑過癮。

「一年參與,一年組織,漢馬志願服務圓滿了。畢業之後不一定在武漢,所以明年也想真正跑一回。」趙涵認為,如果她大學不跑一場漢馬,可能會遺憾一輩子。她打算慢慢訓練,慢慢去適應,爭取明年能中籤。

「除了我自己的家鄉,武漢就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了。我一定要在這裡跑一回馬拉松。明年不中,後年再來!肯定會有一次中的,對吧!」趙涵笑著說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生勇氣 的精彩文章:

尷尬了!央視鏡頭下秀恩愛的馬拉松情侶可能是「套牌蹭跑」
跑步有多上癮?看看這些馬拉松跑者就知道了
你現在用的跑步APP是什麼?
從金融精英到馬拉松辦賽者,胡剛圓夢武漢馬拉松
賽後回顧:玉門魔山越野挑戰賽評測

TAG:天生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