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個外國人孤身赴死炸死日軍大將 讓中國人欽佩不已

這個外國人孤身赴死炸死日軍大將 讓中國人欽佩不已

不久前,韓國總統文在寅為光復節發表祝詞時表示,2019年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00周年,也是大韓民國建國100周年。他將1919年「定為」韓國建國年份的言論立即引發社會熱議。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到底哪一年建國可不能含糊。但在韓國,究竟哪一年建國,就連總統的說法也是互相打臉。文在寅主張韓國是1919年建國,而他的前任朴槿惠卻堅稱1948年建國。建國時間已成為韓國進步與保守陣營之間激烈爭議的焦點。韓國前總統金泳三曾明確表示,韓國建國的法統之根源便是上海臨時政府。

1910年,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廢除「大韓帝國」政府,設立「總督府」。1919年,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三一」反日獨立運動。此後,大批韓人流亡海外。1919年4月13日,流亡的半島愛國志士在中國上海法租界寶昌路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制定臨時憲法,由在美國的李承晚任總統,後來金九長期擔任臨時政府主席。1919年9月,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吸收了漢城臨時政府、海參崴的大韓民國議會政府,組成了新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1920年12月,李承晚在上海正式宣誓就任大韓民國臨時大總統。韓國臨時政府在華開啟了長達26年的抗日民族運動征程。在這26年間,韓國臨時政府共經歷了3個不同鬥爭時期,分別是「上海時期」(1919年至1932年)、「移動時期」(1932年至1940年)、「重慶時期」(1940年至1945年)。

「上海時期」被公認為是抗日成果最豐碩的階段,這時期制定的內政、外交、軍事、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一系列政策與方針,為日後臨時政府開展的抗日獨立運動奠定了紮實的體系框架與基礎。臨時政府成立後,最先著手辦理的就是創建兩個秘密組織「交通局」和「聯通制常設機構」,前者主要負責搜集和處理情報並籌集獨立運動資金,後者主要負責團結半島民眾開展復國抗日運動。在外交方面,臨時政府積極向國際社會號召韓國實現獨立的必要性和正當性,積極爭取讓各國承認韓國臨時政府的合法地位。其中,外交成果最顯著的一次是派代表團參加1920年在瑞士舉行的第二國際大會(萬國社會黨代會),並在會上通過了「韓國獨立承認決議案」,韓國臨時政府也得到了萬國社會黨本部的承認。由於對抗日鬥爭路線出現分歧,臨時政府內引發派系之爭,時任總統的李承晚於1925年3月遭彈劾、被罷免總統職務。此後,金九逐漸在臨時政府內確立了領導人地位,並於1930年1月創建韓國獨立黨。

其實,早在「三一運動」前夕,已有大批韓國志士居住在上海,他們都把上海作為開展反日獨立運動的重要基地,逐漸形成了小規模的韓僑社會,為臨時政府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礎。如半島著名的獨立運動家申圭植與中國革命黨人黃興、孫中山等人關係密切,並資金支持中國革命黨人,還聯絡各地的韓國人組織團體,開展獨立運動。

此外,上海還有很多獨特發展革命的優勢。首先是交通和通信便利,韓國臨時政府可以藉此與本國和海外獨立運動人士聯絡。然後是上海發達的媒體系統,對於臨時政府宣傳自己的主張非常有利,因為臨時政府初期採用的獨立運動策略就是喚起世界輿論對韓國獨立運動的同情,通過外交活動支持和幫助韓國擺脫日本的統治,上海的這種條件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再有就是租界的存在,特別是法租界是日本勢力無法滲透的區域,這也是臨時政府一直在法租界活動的重要原因。

1932年1月8日,由金九組織和領導的韓人愛國團成員李奉昌在東京試圖炸死天皇未遂,李奉昌的義舉傳到半島後,抗日火種在半島迅速蔓延開來。當年4月29日,日軍在上海虹口公園舉行天皇生日宴,當天作為韓人愛國團成員的尹奉吉混入活動現場後,向會場投擲炸彈,當場炸死侵華日軍總司令白川義則大將和日本駐滬留民團行政委員長河端貞次,此舉震驚了全世界。蔣介石對此讚歎稱:「連中國百萬大軍都做不到的事情,讓一名半島的年輕人做到了」,進而決定承認韓國臨時政府,並提供財政和軍事方面的援助。

尹奉吉炸死日本高官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開始瘋狂報復和打擊韓國臨時政府,甚至懸賞60萬元緝拿金九等韓國抗日人士,致使臨時政府從1932年5月至1940年8年間,不得不輾轉中國各大城市,並逐漸將根據地移至中國的西南。這段艱苦的「避難」過程中,韓國臨時政府得以繼續生存和發展,靠的是中國政府在財政和軍事方面提供的大力支持。韓國前駐華大使金夏中在其中文著作《騰飛的龍》中曾這樣介紹那段歷史,「1910年被日本奪去江山的半島愛國志士們,紛紛流亡到中國,建立臨時政府並開展獨立運動。在此過程中,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政府明裡暗裡的很多幫助。這些歷史增強了韓國人民對中國的嚮往。」

事實上,韓國臨時政府初期,獨立運動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夏威夷、美洲等地朝胞的捐款。但進入中後期,來自中共和國民黨政府的援助成為臨時政府得以正常運轉的主要來源。而尹奉吉炸死日軍頭目的壯舉直接成為臨時政府在華開展抗日運動的轉折點,從此受到來自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量資助。韓國高麗大學教授徐尚文稱,尹奉吉義舉之後,當年4月底至10月9日,中國社會各界向金九捐助的現金就多達2.92萬美元,而中國政府也決定自1933年開始每月向韓國臨時政府撥款。徐教授估測道:「將1941年至1945年8月期間的中國政府援助款換算成美元,相當於15億美元以上。」

1940年9月,韓國臨時政府輾轉到達重慶,自此結束長達8年的避難征程,在重慶落腳安營,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中國重慶政府的資助下,臨時政府於1940年9月17日正式創建政府軍隊——光復軍。至此,韓國臨時政府正式具備了黨(韓國獨立黨)、政(臨時政府)、軍(光復軍)政治體系,並於1941年11月制定「建國綱領」,為日後半島從日本殖民政府奪回領土、恢復主權、建設國家等各階段目標和進程勾勒出總體框架。

與此同時,臨時政府還在華盛頓設立駐美外交委員部。1941年12月10日,臨時政府以金九主席和外務部長趙素昂名義發表「對日宣戰」聲明。臨時政府想通過此舉獲得聯合國正式承認,並以聯合國成員國身份參加抗日戰爭。在1943年11月舉行的開羅會議上,中國政府極力強調給半島獨立的必要性,並最終將「戰後應該在適當時期實現獨立」的內容寫進了《開羅宣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賁營 的精彩文章:

731部隊殺人魔鬼如何逃脫審判?美日達成秘密交易
C919大飛機發動機重大突破 院士:將取代國外產品
中巴空軍演習都出動了什麼先進戰機?雙方都受益匪淺
美韓補齊薩德反導威脅有多大?專家:將成優先打擊目標
中國海軍為何在渤海舉行實彈演習?專家解讀背後原因

TAG:虎賁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