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南陽「仲景健康城」肩負八項任務48個產業項目,3年內將投資200億元

南陽「仲景健康城」肩負八項任務48個產業項目,3年內將投資200億元

  「仲景健康城」肩負八項任務48個產業項目,3年內將投資200億元

  中醫聖地,一座養生之城崛起

  南陽中醫藥產品(資料圖片) 南陽晚報記者 王林曉 攝

  「仲景健康城」躍入百姓視野,成為耳熟能詳的詞語,也成為眾人關注的話題。

  從陌生到熟悉,從模糊到清晰,從漠視到關切。深深感受著南陽緊緊抓住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機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建設「仲景健康城」列入全市九大重大專項建設之中,體現著大手筆規劃。

  仲景健康城的「城」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城市建設,不是再建一座新城,而是指在南陽市城市的功能上要體現「仲景健康」特色。為了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市委、市政府建立組織機構,由一名市委常委和副市長牽頭,有關部門和各縣區共同參與組織實施,並制訂了具體方案和配套政策全力推進。

  如今,「仲景健康城」正有序實施,中醫聖地,一座養生之城正迅猛崛起。

  「仲景健康城」肩負令人期待的八項任務

  在當下「中醫熱」背景下,健康城以其在中醫藥服務行業的專業性,越來越受到百姓的關注。

  那麼,我市的「仲景健康城」,究竟是什麼模樣?來聽聽項目實施方的雄韜大略。

  「仲景健康城」的空間布局為「一核、三園、多支點」「一核」指南陽市中心城區,「三園」指示範區健康園區、卧龍紫山健康園區和社旗國醫仲景艾草產業園區,「多支點」指以各縣縣城和鴨河工區、官莊工區、中心鄉鎮、種植基地、重點企業、知名景點、精品社區、美麗鄉村為基地和支點,打造城鄉各具特色的養老養生、醫療保健、健身旅遊網點。市衛計委項目實施人員介紹說,「仲景健康城」時間步驟上分為三個階段,從當前到今年底為規劃設計、布局和啟動階段,2018年和2019年為引導產業投資集聚階段,2020年為產業初步發展階段,屆時,仲景健康城框架初步形成,標誌性設施動工建設,重點產業項目基本建成。

  「仲景健康城」建設共有八項主要任務,包括發展中醫養生、中醫醫療、中醫康復和養老、中醫藥文化品牌、中醫藥健康旅遊、中藥材及其支撐產業、體育健身服務和健康管理等。確定實施48個健康產業項目,3年內投資200億元。另有9個公共項目,包括張仲景博物館、醫聖廣場、仲景書院等標誌性中醫藥文化建築和設施。

  「仲景健康城」的目標定位是:發揮南陽自然生態資源和中醫藥文化優勢,以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為載體,以打造一批名醫、名葯、名文化項目為支撐,通過3~5年努力,把南陽建設成為全國中醫藥強市、省際區域性醫療高地、中原地區重要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目的地、國內知名的以仲景品牌為標誌的仲景健康養生養老城,實現「中醫聖地、養生之城」的目標定位。

  醫聖祠 南陽晚報記者 蔣寧宇 攝

  保健養生服務1120家機構從業人數兩萬餘人

  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給「治未病」帶來重大發展機遇,讓中醫藥人才也在我市走俏。

  眼下,我市的中醫預防保健養生服務全面展開,中醫養生師、中醫美容師、中醫食療師、中醫按摩師、中醫針灸師、中醫推拿師十分搶手。正由於百姓的需求,市、縣級中醫院的「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科應運而生。

  在我市,無論你走到鄉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有中醫堂,溫馨提供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這些社會獨立保健養生機構備受百姓青睞。據介紹,目前全市從事中醫藥養生保健、調理、葯膳、艾灸等獨立養生保健機構1120家,年累計服務人數達800萬人次,相關從業人數兩萬餘人。他們的服務,為健康南陽建設奉獻了才智。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推進實施仲景健康城建設,健康服務業迎來了新的春天。我市將以健康養老為重點,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健康調理慢病防治等方面的優勢,要建立醫療、護理、休閑、養生四位一體的醫養結合模式,構建基本有保障、高端有品牌、模式有創新健康養老體系,以此來打造南陽中醫健康養老服務品牌。

  談健康,離不開中醫藥健康旅遊,健康旅遊在我市勢頭正猛。

  我市醫聖祠的中醫藥文化及宛西製藥的仲景健康旅遊已納入市內旅遊線路。淅川丹江大觀苑、西峽老界嶺、內鄉寶天曼以及依託全國農運會期間打造的「片、點、線」等旅遊景觀,正在著力打造知名景點,發展健康旅遊。依託特色中藥材種植基地開展的藥材種植園區觀光、中藥材採摘、製作工藝體驗等活動正逐步打造成為中藥健康觀光游。

  健康養生,健康旅遊,成為一種養生的時尚,在我市悄然而起。

  中醫藥科研骨針法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項目」

  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喜訊,在我市引發強烈反響,這是中醫事業發展的莫大榮譽,是所有從事中醫藥科研、教學工作者的希望之光。

  其實,我市的中醫藥科研也是碩果累累:

  ——我們開展的中醫藥研究,指導臨床實踐,是南陽中醫藥持續發展的原動力。近年來,南陽的中醫藥科研創新水平日益提高,共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80餘項,研製出仲景參術健胃丸等仲景方葯製劑39個,出版專著40餘部。

  ——南陽市中醫中藥研究所與中華中醫藥學會、河南省中醫研究院合作,中醫藥科學研究,承擔了《張仲景經典醫學研究》、《張仲景藥用本草研究》等科研項目,收集了1923年到2013年90年間國外有關張仲景研究文獻3000多篇,出版了《國醫論壇》、《張仲景研究》等中醫藥專業雜誌。

  ——南陽市中醫藥學會、南陽張仲景研究院、張仲景經方研究會、張仲景經方新葯研發基地、杏林尋寶工程等組成了南陽中醫藥科研的中堅力量。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分會在南陽揭牌,為南陽的中醫藥科研搭建了高端學術平台。

  當前,我市的中醫藥服務貿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

  通過張仲景醫藥文化節、仲景論壇和各種媒體宣傳張仲景文化學術,每年來醫聖祠拜祖的境外人士近千人;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學院、南陽醫專、南陽張仲景出國護士培訓中心等單位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對外中醫藥教育培訓服務。招收境外留學生進行短期培訓和學歷教育,在境外聯辦中醫藥大學,向境外輸送中醫護理、康復理療專業人員等每年超過500人次,中醫藥服務貿易出口金額約1000萬美元。

  讓人欣慰的是,南陽水針刀研究院吳漢卿教授研創的中醫筋骨針法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納入中「一帶一路中醫藥國際合作項目」,開展中醫微創水針刀專利技術的國際推廣活動,遠赴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馬來西亞、新加坡、巴西、印度、台灣、香港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講授中醫微創技術,招收國際學員、學徒近百名,開展專題講座30餘場。

  南陽,無愧於「中醫聖地,養生之城」之美譽。(南陽晚報記者王秀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