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此一句橫超三界,不落人天,何況落三惡道?金剛菩提海

以此一句橫超三界,不落人天,何況落三惡道?金剛菩提海

難信之法 一句橫超

比丘尼恆慎 文

摘自《金剛菩提海》NO.522

《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贊品》云:「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眾生於日用當中常念俗務、煩惱、塵勞、人我、妄想,故不能回複本自清凈之佛性,不與佛相應。佛初成道時三嘆奇哉言:「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堪作佛。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十法界不離一念心,念佛之殊勝處,即不於九界做生因,唯生佛界;以此一句橫超三界,不落人天,何況落三惡道?一生即位階不退,於凡聖同居土又再次橫超,直入常寂光凈土,直至成佛。如上人偈誦:「一句彌陀萬法王,五時八教盡含藏;行人但能專持念,直入寂光不動場。」由此得知:欲成佛道,當念佛的功德、智慧、德相。念佛者現前當來畢竟見佛,則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

修行人發心上求無上菩提,下化法界有情,此乃是三千大千世界中最殊勝事。然菩提路遠,如人遠行,欲達王城,須知步行、水路、陸路、空行等交通難易,資糧多少,車乘遲速。法門亦同,若於凈土法門了解不深,則信願無力,何得而行?故今就自力、他力之差別及難易,略做分析。

通途自力修行,如步行欲達王城,勤苦久修而猶難得。如《菩薩瓔珞本業經?佛母品》:「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住心。」

從此之後,才開始進入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俱舍論》云:「於三大阿僧祇劫,一一劫中皆具福智資糧,六波羅蜜一切諸行,一一行業皆有百萬難行之道,始充一位,是難行道也。」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則如《攝大乘論》「入因果修差別勝相」中所明:從十住位、十行位,至十迴向位滿,是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從初地至第七地滿,是第二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從第八地後漸得無相無功用行至十地滿,是第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吾人於此三大阿僧祇劫中之修行,亦是進進退退不定,多諸留難,況乎連三大阿僧祇劫的門檻都未進入?修行人於濁惡時世求於菩提,壽命短促,捨身、受身,退多進少。如蕅益大師言:「即悟門深遠、操履潛確之人,儻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這意思是生死關頭最難把握,臨命終時第六意識不行,為亂心位,八識中習氣亂髮。無實行者且置不論,即使是有修行的人,若淫慾習氣、名譽習氣、文字習氣有分毫未除,不免隨習氣墜入各趣輪迴。

如:五祖師戒禪師再來為蘇東坡;宋朝草堂青禪師轉為曾魯公;大溈真如慕喆禪師死後乃生大富貴處,一生憂苦;誦《法華經》的比丘尼後身作官妓;雁盪僧轉生為秦檜,造諸惡業。即使不墮落再生而為大法師,弟子圍繞,轉大法輪,亦未如生凈土而化娑婆。且我人畢竟有多少把握能不墮落?若落為常人、落為女人、落為惡人,展轉下劣,甚可懼焉!如一杯濁水暫得澄凈,不去底泥,又數數攪動,終不可清。不退位的菩薩來入娑婆化眾生,就如去底泥的清水,不為五濁所擾。

白雲法師云:「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寵辱悲歡何日了?是非人我幾時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漚;縱使英雄功蓋世,只留白骨掩荒坵,何似早回頭?」印光大師云:「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以一生中所造罪業,不知多少?別且勿論,但殺生食肉之罪即甚多。」即不殺生食肉之人,經營世利不知止足,善惡妄想紛飛,隨念流轉三界,亦大辛苦。

明袁宗道〈西方合論序〉云:「眼前一念瞋相,即怪蟒之形;眼前一念貪相,即餓鬼之種。無形之因念甚小,有形之果報甚大。一念之微,識田持之,歷千萬劫終不遺失。」以一念三千故,可不警懼謹慎!故切勿將世間之小事看得太大,而將生死大事看小了。

如慈悲人不會水性,見人溺水,便跳入水中救人,二人同時溺斃。未得究竟解脫而欲度生,其過亦復如是。何如去極樂世界得不退轉位,見佛聞法,再來人間度化有情?極樂世界的人民具三十二相及金色身,具足神通、智慧、福報,一切供具隨所需應念而現。具此智慧福德,豈非更易度生?修行何能只仗自力?

徑路修行,依於他力及自善根力;此善根力,謂一信之後,永不再疑。《佛說無量壽經》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雖說如此,亦有十惡五逆之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臨終得善知識開導,一念敬信,而得往生,如《無量壽經》下品下生中說。信心之力,猶如凡夫乘轉輪聖王馬寶、象寶空行;欲達王城,須臾即至,不費多時。亦如今時飛機速於步行。世間智慧尚得如此,何況阿彌陀佛本願力、功德力、智慧力及神通力,豈不屈伸臂頃便至蓮池?故廬山〈遠公念佛三昧序〉曰:「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玄音叩心,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與於此哉!」

阿彌陀佛於因地發心成就極樂凈土時,由世自在王佛神通力故,先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及國土粗妙。然後思惟具足五劫,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莊嚴、佛國清凈之行,而發四十八大願,成就極樂世界;使一切眾生易得往生成就,乃至地獄、餓鬼、畜生亦生凈土。如此簡易,是謂小功而得碩果;故釋迦牟尼佛言「此是難信之法」。而佛是實語者,故得廣長舌相。眾生若信,則速入彌陀願海。智者大師臨往生時,合掌贊曰:「四十八願,莊嚴凈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何況戒慧熏習,聖行道力,決定功不唐捐。」極樂世界的人民,能以不退位菩薩的身份來娑婆世界度化眾生,這即是往生凈土最大的利生效應。

古今往生之例子不勝枚舉,如〈往生傳〉及〈西方公據〉所載。佛有神通,當眾生憶佛、念佛時,佛悉知悉見。

晉朝劉程之,號遺民,以孝順有德聞名於時。入慧遠大師所創蓮社半年,修習念佛三昧,即於定中見佛紫金色身以臨其室,其光照地皆為金色。居蓮社十五年用功,又於念佛時見阿彌陀佛玉毫光照。佛告之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劉程之悲欣泣白佛曰:「可得如來手摩我頂?」俄而阿彌陀佛即摩其頂。又言:「可得如來衣覆我體耶?」佛即引袈裟以覆之。他日念佛,見自身入七寶池,蓮華青白相間,其水湛然若無畔岸。一人頂有圓光、胸有卍字,指池水曰:「此是八功德水,汝可飲之。」程之掬水飲之,甘美非常;及寤,猶覺異香發於毛孔。

嘆曰:「此吾生凈土之時至矣!誰致六和之眾與我證明之?」廬山蓮社諸僧既皆來集,程之乃對佛像焚香拜祝曰:「我以釋迦遺教,故知有彌陀慈父。此香先當供養釋迦牟尼如來,次供阿彌陀佛;然後供養法華會中佛菩薩眾,至於十方佛菩薩。願令一切有情俱生凈土!」乃與眾上人敘別,西向端坐往生,異香郁然七日乃息。此人孝順,乃至臨終猶念佛恩;又願令一切有情俱生凈土,則視一切有情猶如父母矣!

《五停心觀》云:「多欲有情不凈觀,多瞋有情慈悲觀,散亂有情數習觀,愚痴有情因緣觀,多障有情念佛觀。」佛法有三時,佛滅度後五百年人多禪定解脫堅固。又後一千年,人多修習有為善法。又後一萬年,人多諍競。佛日已遠,去今三千多年。今正其時,眾生多諍多障。本來法無高下,對機為上。如守墳人及鐵匠出家,阿羅漢教守墳人數息,教鐵匠習不凈觀;久修無成,各欲罷道。二人詣佛欲還俗,佛令二人互換修法,而各得證悟。今人心多雜亂,專心於念佛一境,則易得往生;往生見佛,則易得開悟。普願法界一切眾生,執持名號,同願往生。舍醜陋形,得妙色身;出生死海,入彌陀願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珍寶瓔珞屬於財施,怎麼變成法施的?宣化上人原聲音頻
得到柔軟食物時,應該這樣發願宣化上人語錄精選
知足的人,就好像顏回那樣宣化上人原聲音頻
為何有超人的智慧?為什麼會有難思的神通?
《楞嚴經淺釋》86.二十五聖圓通境界—五根圓通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